赵勇
哲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也是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起源,哲学正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探讨,力求找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而不断审视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曲折发展,渐进式前进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说,哲学即是人生观,也是价值观,哲学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是生活的态度,因而掌握哲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也就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开阔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哲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可以终身受益的力量源泉,掌握哲学思想将对我们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结合学过的哲学知识,谈点肤浅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把钥匙,回答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矛盾对立面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革命实践总结提炼出其哲学精神的精髓----矛盾论。它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即矛盾存在着普遍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是与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又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随时保持进取的心态。
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哲学上一个重要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也总是处在不断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就企业而言,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客观发展规律,站在文化的角度来看,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这无疑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除了具备发展的硬件如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外,更要不断创新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世界观、价值观上要更商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我们的工作,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无论个人还是企業,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要辩证地看待一切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精髓的就是“辩证法”、“矛盾论”,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运用哲学的观点,就能全面分析事务发展变化的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思维方式。矛盾则为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方向带来了新思维,这其中,我们要首先认识到矛盾是一切事务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根源,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进步,没有矛盾,事物发展就陷于停顿,矛盾无处不在,无法回避,因此要正视矛盾,正视问题。企业一旦选择了发展方向,在达到目标之前的过程中,始终都会有矛盾的紧紧相伴,当企业朝着预期目标发展顺利时,就应该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如果发展道路比较坎坷,就要集中精力反思,查找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时化解矛盾,寻找最佳发展途径。
四、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分析”中提到,现象与本质是相互联系的,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他的实质,而把他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他的实质,只有如此才能抓住根本,才能有的放矢,使矛盾迎刃而解。我们知道,表象是纷纭复杂、甚至是杂乱无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处理现象时,要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和必然性,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我们常讲要主观符合客观就是要做到情况明、判断准。
哲学为我们更新工作理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创新工作方法提供了经验借鉴,为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当然,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我们所能得到的远远不止上述所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勇于探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哲学的指导意义,才能为企业发展、个人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