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

2014-05-30 07:32谢荣幸包蓉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人居环境民族文化

谢荣幸 包蓉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的生存环境,建立起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本文着重分析了傣族村寨和哈尼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希望能对符合现代发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人居环境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时时刻刻都在同自然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种文化的呈现,都是人们遵从自然,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文明正迅速席卷全球,外来文化蜂拥而至,民族特色文化正受到强烈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人居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不再和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即将来临之际,如何解决日见突出的特色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其实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长机制。这种文化生长机制建立起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1]。

这些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以及很多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傣族村寨和哈尼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希望能对符合现代发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1 傣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

傣族谚语说到,“没有一条河流,你不能建立一个国家。没有森林和群山的山脚,你不能建一个村寨。”所以,而自古以来,傣族选择寨址时考虑的主要是具有山林、江河和坝子等元素的生态环境。在西双版纳,傣族一向聚居在大小不一的“坝区”,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构成了“林——水——田——粮——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环境。

傣族村寨的生态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森林,在远古时期,森林就是傣族先民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获得了庇护,有采不尽的丰盛果实,有捕捉不完的禽兽……傣族人一直把森林当成“父亲”,村寨旁边一般都留有一片原始林,叫龙山林,龙山林是埋葬傣族先民的地方,另外村寨其余边界种植竹林,整个傣族村寨被森林围绕,起到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2]。

其次是水,傣族人热爱水、崇拜水,在他们看来,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圣洁物质,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由此可见在傣族社会中,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傣族选择寨址时一定会有江河,他们依水而居。

这些水资源在保持傣族居住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江河成为“善种水稻”和以渔猎等为生的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文体活动等的重要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以森林为源的传统水文化[2]。

再次是稻田,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有很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坝子。它们大多是由江河冲积而成的台地,具有高温、湿润、静风的气候,具有肥沃的土壤,也具有来自山地森林的终年不绝的箐沟水,是发展水稻生产的理想之地。这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傣族人民通过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其主动调节,创造了一套与森林密切相关的、闻名的稻作文化[2]。

由此,傣族村寨构成了“林——水——田——粮——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非常科学的生态循环系统,他们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傣族人在对环境的生态阐释中,构建了人地和谐的认识模式和行为模式。保证了傣族上千年来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平衡和谐,也保证了傣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长盛不衰。

2 哈尼族梯田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

哈尼族人敬畏自然,从而形成了朴实的自然生态观,重视环境保护,严禁滥砍滥伐、严禁过分掠夺森林资源等。哈尼梯田文化是人类利用自然又遵从自然的典范,体现出天人合一及人与人的高度和谐。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树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4]。

由此可见,梯田、村寨、树林和村民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达到一种整体的生态平衡。

哈尼族梯田村寨文化是人类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利用自然的创造,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同时也是民族特色突出的范例。

综上所述,各个民族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往往是在他们的利用过程中潜意识地进行的,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这些朴素的民族生态观和实践往往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是非常科学合理的。然而,在近些年的开发建设中,人们过多的注重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很多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发展必須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力,协调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以不破坏原有的景观以及生态环境为前提,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面貌和形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发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单江秀,刘祖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适应.艺术探索,2008(5).

[2]许再富,段其武,杨云,周惠芳,赵文娅.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及成因的探讨.广西植物,2010(3).

[3]李期博.哈尼族梯田文化论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4]杨崇广.元阳哈尼梯田:天人合一的农业景观.地理教育,2011(11).

[5]许建初.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探讨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周边民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生态学杂志,2003(2).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人居环境民族文化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浅谈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