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燕燕 高俊峰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隧道一般坍塌事故处理处理步骤及方法作出了简要阐述,为今后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经验。
隧道坍方是隧道施工中,洞顶两侧部分岩石(或岩体)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崩落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完全避免坍方,在目前施工条件和掘进水平下是很难做到的。
1 防止坍塌扩大范围
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继续扩大:
(1)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
(2)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3)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
(4)加快衬砌。对坍方两端应尽快做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方不再扩大。
2 处理坍塌措施
(1)如坍塌体积较小,且坍塌范围内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的逐渐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随架设临时支撑支顶;
(2)如坍塌体积较大,或地表已经下沉,或因坍塌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
(3)处理坍塌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坍先治水”。
3 处理坍塌方常用支护形式
3.1 喷锚处理
采用喷锚处理较大型坍方,较之采用架设支撑,更加安全快速,且省工省料。
(1)由外向内、由上而下,逐段随清坍渣随向岩壁先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宜分层厚5cm左右;
(2)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在喷射混凝土上;
(3)坍渣清除后,隨即做好衬砌。
3.2 构件支撑处理
(1)在坍体不太高、坍穴略呈锥形、坍壁不太松散的情况下,使用人字架支撑(如下图所示)。
(2)当坍体较高,但坍体两侧壁形状比较整齐,且侧向不大时,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线的方向架设横向排架。现将坍体顶的石渣扒平,铺上横梁,再在其上架设排架。排架间距根据坍穴围岩情况而定,一般为1~2m左右。须注意在排架间用剪刀撑撑稳,下部横梁要随坍渣的清除随时倒换撑稳(如下图所示)。
(3)当坍塌方较大,且围岩压力也较大时,宜在坍方范围内全部用纵向棚架支撑。现将坍渣顶部适当扒平,沿隧道中线方向平行设置纵地梁数根(地梁下预铺横梁),于纵地梁上按照导坑支撑的形式以1m左右的间距架设箱形棚架。以后逐层向上架设至坍方顶部,用填塞木塞紧。随着坍渣的清除,加设立柱,并以纵撑撑好(如下图所示)。
(4)当坍塌方直至地表而深度不大时(小于10m),可设置井箍。由地面向下逐步清除坍渣,随即架箍架支撑。箍架的形式可为多边形、矩形或方形,视坍穴的形状而定,架距不大于1m。
当坍方较深时,则可先将井口至坍渣顶面一段箍好,不进行清理坍渣,而在洞内采用穿过坍方的施工方法。
如坍井较大,宜采用喷锚支护井壁的方法。
(5)当坍塌穴成斜孔时,处理方法根据斜度而定,倾角小于等于30°,可按斜井的施工方法进行出渣及支撑;倾角大于35°时,运用井箍支撑及由上而下地清渣。
4 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
4.1 衬砌施工
(1)随着坍渣的逐渐清除,衬砌逐段推时,快速成环。最好由坍体的两端对向施工,随即回填密实。在坍穴最高处或两端衬砌接头处应预留回填及进出料孔。
(2)如坍塌范围的围岩不够稳定,在处理坍塌方中有继续坍塌的可能时,可在坍方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做坍体护拱,以掩护施工操作。护拱上应以碎石铺填2m厚左右作为缓冲层(如下图所示)。
(3)如坍体未进行预先注浆加固,而采用“穿过”的施工法时,拱角处的衬砌圬工应加宽灌抵开挖轮廓壁(开挖轮廓不过大时),以便保证拱脚稳固。
4.2 坍塌回填
(1)坍塌清除坍渣后,则拱背应先以浆砌片石回填2~3m厚,其上再用干砌片石回填,回填高度应尽量填满坍塌范围,坍体内木支撑应尽量拆除;
(2)在坍塌体的护拱与拱圈间应全部回填密实,坍体护拱以上回填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应小于2m;
(3)如坍塌范围高大,在坍塌穴内进行回填操作不便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另行开凿专供回填用的坑道;
(4)如坍塌方直达地表,除按规定做好拱部回填外,另用一般土回填夯实至距地表1~2m,再用粘土回填至略高于地表并向四周倾斜,周围做好排水沟。
5 结束语
隧道施工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提前预测易坍塌段落,并加强施作超前支护,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及时制定合理有效处理措施,加强现场控制,确保隧道坍塌处理施工安全,以达到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