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莉
摘 要:在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潮流中,本土地域性因素的融入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讨论的话题。本土地域性包括人文及自然两方面,建筑作为一个凝固的记录着,记载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它集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观念、科学技术等为一体。翻開中国建筑史,会看到中国传统人文理念灵魂深深的印在建筑中的每个角落。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现代建筑本土地域化的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本土化;地域性;传统文化;建筑设计
1 现代建筑中“中国人文”的缺失
自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之后,现代主义建筑便以不可抵挡的步伐风靡全球,应该说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历史选择了它。现代主义风格经历过人们对它疯狂迷恋时的高峰期,经历过现代主义风格与本土传统文化的矛盾期,经历过建筑师们对它的理性反思期,再到二战后大量建筑师开始探索现代主义建筑与本土地域化的探索期。由于历史等原因,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缺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我们现代建筑的发展与西方是不同步的,当邻国日本在研究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风潮中。而当我们开始大量的接受西方成熟的现代建筑思潮时,我们慢慢的开始变得拿来主义,因为大量的建设量,因为高速的经济发展,我们慢慢的忘记我们来自于一个有着优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原来有着我们自己的一套生活思想理念。
王澎曾断言“中国没有现代建筑”,虽然有人觉得他下这样的论断过于武断,但这的确体现了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建筑有着它强烈的地域性和本土性,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思想占了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看现在国内的建筑业,同样的建筑立面,同样的住宅设计可以从南方到北方通吃,在北方寒冷城市依然可以选用大量露台及退台的明快的地中海风格。再看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所有地标性建筑大部分均为境外事务所作品,同样的房子放在中国跟放在国外没有区别。但是当我们看到日本的现代建筑,会感觉到强烈的本土特色,他们自古以来特有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全部很好的融入进去。例如日本的住宅很好的保留了和式住宅的特色,因为日本本土位于多地震带,在抗震性方面日本建筑也位列世界领先水平。在大刀阔斧搞建设的今天,也许我们很多的建筑师们还做不到去思考建筑的本土人文地域性,也感悟不到当这大量的千篇一律的建筑从中国大地破土而出时对我们沉淀了千年文化的伤害会有多么大,但是可以预想,当后人研究这段建筑发展史时,会感受到我们的文化在这股建设潮流前是多么的弱小和失语。
2 如何理解“本土地域人文”,实现在建筑设计中创新
2.1 关于对“本土地域人文”的理解
(1)对于我们现代建筑中到底要如何结合本土地域人文精神,建筑业界内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套上中国传统建筑立面的一些元素,例如大屋顶、马头墙琉璃瓦,砖墙等,诚然这些的确是本土的特色,我们不可否认当我们把这些中国古典建筑的立面元素用到极致时,做到了对传统的承上,但是如何启下呢?没有创新如何传承,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在国内建筑中,有不乏在这方面做的不错的例子。例如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馆的宁波滕头馆案例,整座建筑风格很明显的现代主义建筑,但是你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建筑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的,全部来自于宁波各个村落。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也是一个建筑地域性很好的实践者,他的建筑广泛的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例如木头,砖等软材料,但表现出来的却是现代建筑。他的建筑具有相当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去除了现代建中冰冷的一面。
也有人认为我国本土建筑文化与当下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格格不入了,当下建筑无法更多的继承。尤其是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中国悠久的建筑文化体系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些立面元素,还有深层次的浸透在国人骨髓中的中庸观念,生活方式习惯等都会反映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原因正是本土人文精神的体现。
(2)事实上我国以人为本、施法自然、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人文精神正是西方现代建筑的追求方向。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非常具有本土特色,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讲究因地制宜,例如唐代长安城的规划。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在逐渐失去地域性,流水线生产的建筑慢慢的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城市。中国幅员辽阔,而现在我们看到南方和北方城市几乎长得一样,大部分的乡村也在慢慢的变得一样,这足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本土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
2.2 关于实现我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
(1)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的潮流我们也应更好的融入。对待外来文化,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设计中应遵循建筑创作的基本准则,要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
(2)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曾有过很好的范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唐宋的寺塔,均非我国固有,而是从印度传入,经融合发展而具有我国的特色。我们的近邻日本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中,日本建筑师逐渐走向成熟。如今,他们成功地运用现代技术自然的表达本土人文精神。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借鉴外来建筑理论和优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处理好本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日本现代建筑。除去日本,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在现代性与地域性结合的探索上,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例如为穷人解决住宅问题的埃及建筑师法赛;致力于墨西哥传统建筑的路易斯.巴拉干等。
3 本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内在统一问题分析
建筑艺术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设计的理念往往与当时社会的人文思想息息相关,互为因果。按照一般性原则,本土人文为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特点的社会因素,如艺术、风俗、思想、道德、制度等。应该说没有本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现代。而没有现代,也无所谓本土地域性,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文化全球化效应下,各民族都开启了文化自觉之路,而建筑设计就成为了这种文化自觉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关于现代建筑理念在创新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继承问题,包括了现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区域性与多元化问题,以及在新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与开拓性的建筑理念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保持建筑艺术与内涵的延续性的多方面路径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建筑设计者和理论工作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师营造各种各样的建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供人生活和使用的空间,一个不仅是遮风避雨的空间,更是一个能让人们精神情怀可以寄托的空间。正是这种世界各国不同的精神情怀,才会早就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侯斌.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9(2).
[2]张葛.我国传统建筑亮化设计中的文化意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