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晓阳
摘 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北京大栅栏这一典型街区为例,通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求街区规划发展理念。结合改造实例对大栅栏内的传统院落改造与更新手法进行探究,并研究其改造价值与可能性。
关键词:历史街区;大栅栏;改造
1 引 言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尤其是街区内的传统院落,其通过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反应出城市的肌理与发展脉络。北京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聚集地,北京旧城的结构、肌理、尺度体现了老北京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区,街道的结构以及院落的形态基本保持原状。本文选取大栅栏为研究对象,通过它的更新发展道路总结对历史街区更新的规划思路,探究传统院落的改造手法,并研究其改造价值与可能性。
2 正 文
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自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在这条街上,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在大栅栏有不少国内外闻名的老字号,如经营中药的同仁堂,经营布匹绸缎的瑞蚨祥,经营帽子的马聚元等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1]
2.1 大栅栏的发展现状与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开发建设大型商业中心,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使得大栅栏作为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由于长时间缺乏有效管理,传统四合院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与修缮。环境阴暗潮湿、街道偏于狭长、基础设施缺乏、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等现状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与工作需要。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发布的《北京城区角落调查》显示,大栅栏商业区内三、四、五类危旧房面积比例逐年增大,已达到90%以上,其中四、五类危房已达到30%以上。[2]
2004年7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和城市研究所联合编制了宣武区大栅栏煤市街以东地区城市设计代控制规性详细规划《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保护、政治、复兴规划》说明书。这份规划说明书内提出,规划以科学保护历史街区,局部合理有机更新,激发传统商业活力,提高空间环境品质为规划目标。[3]对大栅栏就土地使用功能规划、人口疏解、保护与更新、绿化及公共开敞空间、道路交通规划、建筑高度控制、底下空间利用、商业复兴规划、旅游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沿街立面设计与节点设计这11个方面提出了规划意见。然而在之后几年的实践中,由于城市改造由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为主,房地产商在获得划拨土地后,为缩短项目周期,多数采取一次性大面积高强度开发。因此,大栅栏商业区仍旧没有避免大量古建筑遭受破坏的命运,仿古建筑逐步取代了真正的古建筑。同时,政府出于方便管理实施的考虑,在规划期间仍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对居民进行管理实施,大量人口被迫迁移、老字号商铺逐渐关门等“人去楼空”的现象随之产生。街区规划走向了“人房分离”的道路,建筑群离开了其生长的环境与肌理,规划与保护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正如纳赫姆·科恩(Nahoum Cohen)曾在《Urban Planning Conservationand Preservation》中提到:城市规划与保护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没有保护观念的城市规划师不完整的。[4]
2.2 大栅栏地区保护与复兴的规划理论
应对这一现状,《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的边春兰提出以“院落”为单位进行渐进式小规模有机更新为合理地规划手段。[5]最理想的保护方式是政府通过良性接入,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服务,持续做公共空间的改造,以此带动地段升值。这一观点恰与吴良镛先生的“有机更新”理论相契合。“有机更新”概括为三方面:①开发改建现有环境中质量低劣的建筑;②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调节,仅作局部的调整与改动;③保护现有格局并加以维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模式取代原有的大面积整体改造模式。而实践“有机更新”的具体手法则是对建筑与空间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更新与改造,通过对街区内的各个节点逐一进行研究,将大栅栏视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通过节点串联的方式产生网络化触发相应,实现由节点——节点簇——整个片区的发展脉络,进而将整条街区激活,既延续了大栅栏的传统京味文化,又注入了现代化的功能与活力,实现了大栅栏商业区的复兴。
2.3 大栅栏传统院落的改造方法
2011年大栅栏更新计划启动,为避免继续出现之前改造中的问题,此次对大栅栏的改造模式由“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软性规则,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區域改造”的被动状态,化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这一更新计划为“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寻找特定的方法去解决特定的问题。以下就针对大栅栏内的典型建筑四合院的改造与更新手法来进一步说明。
传统大栅栏四合院由于商业文化、居住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种类的交融而具有独特的空间丰富性。但因居住人口杂乱密集,四合院内存在多户人并用四合院的现象,四合院内私盖房屋杂乱无章,缺乏基本的生活功能分区及交流活动区域。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将大栅栏设为活动展区,将多个针对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展出,其中设计师张珂就传统院落的改造给予了解答。张珂利用杨梅斜街的一处四合院设计了“微胡同”项目。建筑占地约30m2,高5m,由五个向庭院突出的体块构成,把院内的空中空间尽可能利用起来。突出体块间的空隙看起来像院中的胡同,从而得出了“微胡同”这一名称。微胡同的设计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户的可能性。这一概念最大程度的扩大了室内空间,五个体块明确的划分出室内功能房间,同时多出来的室内空间合理利用了院落而又不占用院落。
3 总 结
尽管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大栅栏进行试点性改造试图寻求不同的解决思路,但改造是否能得到公众认可,建筑能否得到推广实施还值得研究。然而,这些改造将继续在保护旧建筑形态空间,维持原有历史街区肌理,保护大栅栏商业区传统文化,尊重人们的习惯及心理上进行。
参考文献
[1]引自网页:http://liondance-dragondance.org/c4.asp?d=19736.
[2]朱明德.北京城区角落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7.
[3]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2004.07.
[4]高一涵.北京大栅栏地区小规模整治与改造初探.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6.
[5]王军.北京的死与生.瞭望新闻周刊,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