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然
农村高中心理教育教育校本模式的探索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时代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从当前教育的实际出发谈一谈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改进的教学措施。
二、 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误区。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广大农村的多数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教学中,依旧固守“桶罐理论”,将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情感、人格的等待被填充的物体。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主客体关系,彼此缺少沟通与交流。
2.德育化倾向严重。一些中小学教师倾向于用德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了德育化的道路。
3.缺乏适合教学模式。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然而,由于教育体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教学方式与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仍较缓慢。因此,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目标、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4.师资力量的匮乏。师资匮乏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5.工作过于形式化。有的农村学校尽管开设了心理课,也有专职的教师,但是工作无成效,存在着做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三、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
(一)构建“五结合”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
1.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量相结合。心理测量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对学生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便于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其内容主要是学绩测验和人格测验。
2.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心理咨询还可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
3.心理辅导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个别辅导矫正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以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的辅导。
4.心理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一言一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但要有广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学生个体咨询与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相结合。我校一直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自2011年起,每学期都举办“人际交往训练营”,提出了“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口号,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我们还分别在不同学期陆续举办了“生涯探索”、“情绪管理”、“感恩能力”、“自我成长”等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提供同辈交流和互动的有效平台,以此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的素质。
(二)“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下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实施途径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特点。
1.目标。该模式要实现的目标具有以下三个层次: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
2.内容。该模式的内容具有实践性与针对性。中学阶段,学生心理常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学习问题,如考试焦慮、成绩不理想、升学受挫等等。人际关系问题,如交往恐惧、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良等。青春问题,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性幻想、自慰、与异性交往的恐惧等。自我意象问题,如自恋、自傲、闭锁等不良心理的出现。择业问题,如人生目标渺茫,对未来社会生活感到茫然,缺乏就业心理准备等。
此外,还有来自家庭方面以及个人身体的疾患而引起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中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高一年级: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高二年级:人际关系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受挫心理教育。高三年级:“学习心理”知识教育;应试辅导;挫折心理教育;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3.原则。“四结合”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
4.实施途径。根据上述模式的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途径,首先学校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心理咨询意味着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识,鼓励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3)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心理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