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芬玲
摘 要:孩子开始上学了,家长就开始着急了,总是抱怨孩子学习不自觉,贪玩、粗心,字迹潦草、爱看动画片、作业动作慢等等。特别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信心。作为一个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这是值得广泛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错题本一、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孩子在家要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这里就是孩子学习的空间,父母和孩子一起列出学习时间段,每30分钟休息10分钟。作业的时候什么杂事也不要干,父母可以自己拿本书,坐在离孩子远点的沙发上看。同时指导孩子把学习与玩的时间安排好,每天先做功课再玩,做功课的时候集中精力,玩的时候尽情地玩。只要孩子专心做,做得好,做得快,“节约”出来的时间就归他支配。绝对避免孩子作业完成了又给他加作业,这样会导致孩子不想完成作业,而导致拖拉,动作慢。
二、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因此家长要求孩子养成:
1.规范的书写习惯
作业的格式、书写、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特别是语文中的生字笔画,要认真书写。铅笔盒内时时带着小尺子,需要画线时都用上小尺子。
2.良好的作业习惯
要独立思考,不懂不要马上求助,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翻看后面的答案。
3.良好的审题习惯
读题时养成圈、画、做记号的习惯。培养学生做试卷时有很好的审题习惯。
4.認真检查的习惯
在作业过程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给孩子准备一支红笔,让孩子自己学会检查,寻找错误的原因(可以指出此题错了几道),及时改正,比家长或老师找到让他订正强一百倍,长此以往,他会逐步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5.作业又快又对又清楚的习惯
作业时,准备一个小闹钟,给孩子计时。每天让孩子自己记下作业时间,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时间、态度给予星级评价。
6.培养孩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一般的,老师都会给孩子做预习指导,请您把孩子的预习方法贴在孩子的书上,孩子在预习的时候,会碰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建议孩子制作一些预习符号。如:“?”表示疑问,“—”表示不太清楚,“■”表示不懂的词语。这些问题可以让孩子明天上课认真听,还不懂再请教老师或同学。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的形式,促进孩子复习,比如问孩子学到什么知识,教你学习,孩子也会很有兴趣地当起小老师,把学到的知识回忆一遍,既可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对接下来所学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建立错题本的习惯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将典型错题收录进去,供平时和期末复习使用。这个方法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方法。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掌握孩子在学习上的难点,也可以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掌握孩子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错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在我教学时对孩子的错题统计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第一次错了,类似的题还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都很难纠正,到期末考试时,试卷上的错误也还是孩子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错题本不妨经常翻出来,让孩子反复和强化。
四、引导孩子背书的习惯
三、四年级的家长,很头疼的问题是经常发现孩子还没有形成好的背书习惯,总是费劲得很。于是一些家长就问,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背书的作业,把背书改为读三遍多好。在这里,我也和大家谈谈,其实,背书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讲,善于背书的孩子,往往听知觉能力也较高。为什么呢?
1.背书可以训练儿童听觉记忆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可以扩充儿童记忆的广度,这对儿童上课接纳较长的语言信息是很有帮助的。在反复的听说过程中,孩子的听觉记忆力、听觉的编序力、言语表达力也自然会有所提高。
2.背书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增强其理解力
背书应以儿童能够理解的内容为主,这有利于儿童扩展有意义的词汇。因此也建议家长帮助孩子理解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背诵。
3.背书可以帮助儿童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及体会文章的韵味
儿童平时经常背一些儿歌、童谣、唐诗,多体会其中的韵味和精炼的语言,对提高儿童的语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主要意思就是“熟能生巧”。读多了,模仿、转化、借用、引申都是一种熏陶,都是一种积累。讲究“熟”字,到了张口就背诵,提笔就写得出,别人讲了上句,我们能够接出下句,在文学、语文、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会有长足进步的!
4.记忆力与智力同等重要
据统计,高考试卷、公务员考试试卷有30%左右的内容还是靠机械记忆的,因此,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与训练智力是同等重要的。
5.利用遗忘规律,抓住记忆的最佳时机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认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在关键的时间进行强化,让孩子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其次,背诵时要遵循大脑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记忆。大脑一般有四个记忆高潮:第一个高潮是早晨起床后。第二个高潮是上午8:00—10:00。第三个高潮是18:00—20:00,也是记忆的最佳时间。第四个高潮是睡前一小时根据这一规律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18:00—20:00的时候进行读记,睡前躺床上时,和孩子试着背诵,起床后和孩子再背一遍,这样孩子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记住了。
五、用“口算”提高速度
有家长说,孩子的口算速度很慢,进退位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头,怎么能提高他们的速度呢?
建议您每天用上5分钟,
方法一:对口令,即大人题目念完,小孩子答案就出口。
方法二:学习资源包,在电脑上训练口算。
方法三:用扑克牌,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规则:家长计算时要故意慢一点,让孩子有6成左右的胜率(这样兴趣比较大,而且有压力才会有进步),增加趣味性。到二年级可以用算24点,这样既能使孩子得到训练,又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四:格子本计时口算。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会发现孩子数学的计算能力增强了,做每件事情的动作也快起来了。
六、用心记录孩子成长的习惯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的笑脸与眼泪见证了孩子的每一个细微成长,欣慰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家长的教育路上,有的人非常用心,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每天记录着儿子的成长点滴,写成长日记、拍摄照片等费尽了心思,随着孩子进入小学,这种记录便渐渐淡了下去。有一天,我忽然发现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提供了见证孩子成长历程的平台。我为孩子建立自己的博客网页,把他的优秀作文、日记,学习、生活中的照片、经历都做了记载,有的是我帮的忙,孩子有时也自己动手去做。我也发现,自从有了他自己的网页,孩子打开电脑时不是热衷游戏,而是在欣赏自己的佳作,或者有了好的材料马上叫我上传上去,写作文、日记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当然,对于不同的孩子,学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多学点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犹太人有这样一句俗语:“教育好孩子比拥有亿万财富更加宝贵。”是的,我们有幸成为父母,就要用我们的爱合理地滋润他们。为了孩子,请家长们多学点教育技巧,在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多下点工夫,您将会收获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 龙泉市实验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