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2014-05-30 17:04:10陈赐圻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画作美育

陈赐圻

摘 要: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阔高中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他們的人文素养。从提高教师素养、综合其他学科知识、充分利用媒体网络三方面来谈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以达到美育目的。

关键词:美术鉴赏;加强学习;学科综合;利用网络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校把升学摆在教学管理的首位,因此搞不搞美术教学无关紧要;大多数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考上大学,关心的只是高考相关科目成绩,美术成绩是否合格则无人问津;美术不是考试科目,学生也不自觉地形成了可上可不上的思想意识,美术鉴赏课自然成了他们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休息课”了。

但是,美术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所特有的感染与熏陶的功能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美术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因此,作为美术教育者,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必须冷静分析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美育目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实践,就改进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演变,作为高中美术老师在关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美术的演变与发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在美术课堂上得心应手,那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养,这样在客观上才会促使学生对你产生敬佩,进而对学生形成一种感召力。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涉猎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背景、流派、风格等相关常识,这样才能提高理论水平及鉴赏能力。

其次,从多渠道接受美术信息。教师可以参观博物馆,还可以参观一些美术馆的展览。也可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提升自身鉴赏美术作品的素养。

最后,教师应多参加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创作能力,增加个人魅力。试想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挥毫泼墨样样都精,学生怎能不对其产生敬意?又怎能不对其所教授的科目产生兴趣?

二、学科综合,增强魅力

高中美术教材中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每一件作品无不与历史、科技、经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受到宗教、民族、政治、地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应考虑把本学科教学和相关学科内容联系起来,在较为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欣赏美术。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又有利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对话的教学特点,还可以迎合学生学习文化科的需求,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探讨的兴趣,更加有效地实施美育,推进学科综合化进程。

中外很多的美术作品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内容丰富。虽然过去的历史已经消逝不见,但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而高中生对艺术品接触较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也相对薄弱,所以,我们在上历史绘画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在介绍东汉山东嘉祥武梁祠的《荆轲刺秦王》这一作品时,不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在画像石中选择秦始皇遭到刺杀仓皇逃窜这样一个题材?为什么采用这样一种近乎剪影的形式?为什么人物都是黑色的?这就需要结合历史故事及艺术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才能正确解读其创作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画像石减地平雕阴线刻的艺术手法决定了艺术作品近似剪影的形式特点;而中国传统上以拓片形式保存、传播画像石图像的方式,使我们看到的画像石作品成为黑白两色、类似木刻的艺术效果。只有把这几方面都结合在一起,才能对这一作品有更准确深入的理解。历史故事虽不是欣赏活动的全部,但也是欣赏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与美术,从它们诞生之日起,就缠绵在一起,难解难分。在中国艺术传统中,美术与文学更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书画家,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不少人还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他们的所绘所写,往往与文学紧密相连。有些画家喜欢临摹古画,或是借古人诗意创作,并在画上题写自己或别人的诗词文章。因此,从画作诗文入手来介绍美术作品,既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画作的鉴赏品味。在介绍中国画具有哪些独特表现手段时,我先出示徐渭的《墨葡萄》幻灯片(隐去诗文),然后问学生这张图给大家什么感受?学生回答说:作品画得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还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见,学生已经觉察到诗文在画作主题表达与章法布局方面诗画互补、相得益彰的作用。接着,我将诗文还原画作之上,通过对题诗的赏析,学生很快感受到题诗对画作主题表达起到的作用:明确了绘画主题,画家以诗入画的方式,更容易让观者体会到作品的内涵;画家将自己比喻成无人理睬的野葡萄,画家以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可见,在鉴赏中国画时,除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变的笔法及墨法结合产生的奇妙效果外,着重从文学的角度引导他们,反而更容易感受到中国画诗、书、画、印相映生辉所达到的独特意境。

美术与音乐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舒曼也曾说:“有素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迪,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应,在美术鉴赏课中,播放一些音乐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主题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在鉴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把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播放出来,让学生一边沉浸在悲壮音乐氛围中,一边欣赏这幅著名的油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美术作品主题的理解将更为深刻。

三、利用网络,开阔视野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美术作品的审美性、愉悦性等特点将在网络的支撑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展示。

在鉴赏某些流派风格,需要比较分析时,可能需求的信息量比较大,那就可借助学校的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进入相关网页有选择地查阅有关美术作品,一睹实物比凭空说教更具说服力;还引导查阅有关名画拍卖情况,唤起学生对画作价值的探究思考。并可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如我们在上外国雕塑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找一些中国雕塑作品进行对比。

总之,我们美术教师只有内外兼修,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上好美术鉴赏课;综合其他学科,多方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借助网络平台,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最终使美育落到实地。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画作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学生画作欣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Coco薇(2017年1期)2017-02-15 18:46:03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22:19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 19:22:10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