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4-05-30 13:11:36张国清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积极性课文情境

张国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中心目标才能实现。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首要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趣”乃良师焉。若教学有方,而兴趣无助,那将收效甚微,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且,有了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

三、提供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领会、感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学生学有所乐,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良好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积极性课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