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5-30 13:11:36訾文岳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班图书家长

訾文岳

早期阅读行为,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早期阅读能启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0-3岁是培养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小班幼儿正处于这一时期,教师应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培养。

一、问题提出

阅读是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受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婴幼儿早期阅读概念比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要宽泛得多,需要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口语,甚至还有身体动作等综合手段来理解画面、文字等多种符号。特别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规范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促进阅读的能力。如何实施有效地策略运用在阅读指导实践活动中,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的。

二、培养小班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材料的选择

原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认为教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过于超前幼儿不能接受,过于滞后,会失去教育意义。小班幼儿虽有看图书的兴趣,却未有阅读图书的经验,他们最为鲜明的特点是不识字,不能独立进行阅读活动。另外,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少,因此,在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我发现:

(二)环境的创设

好的环境是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班中设立阅读角,提供大量适和幼儿阅读的材料。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中也可体现阅读的内容,让孩子来发现来讲述。一次,墙上布置了小蝌蚪的图画,孩子们就饶有兴趣地讲起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特别是上学期布置的《小红帽》更是吸引了许多孩子来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常常在午餐后、休息时三三两两地一起讲故事。平时我们还积极鼓励幼儿利用桌面游戏、自主游戏、课余的时间多翻阅图书进行阅读活动。

2、创设先期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学

小班幼儿的学习很随意,他们往往随便翻书,没有目的性。教师因给予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带上任务去阅读,找到答案。在层层探索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他们能深入到故事情节中,并能和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好奇心、求知欲、成功感得到了满足。阅读能力、口语水平、书面语言等多项能力迅速提高。

(三)习惯的培养

1、养成良好的爱书习惯

①指导幼儿按页码看图书

小班幼儿的阅读是个起步阶段,需要教师指导学习看书的方法,掌握图书的结构、作用。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页码,封底等。刚开始孩子们分不清楚封底,封面的,拿到一本书,就随便翻。而作为教师要懂得运用方法,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如:可以把一本书比做是房子,封面是前门,封底是后门,中间是房间。看书时要把前门打开,走进小房间,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要从后门走出来,再把门关上。这样的方法幼儿容易掌握,也有利于幼儿习得正确的翻书方法。

②教育幼儿爱护书本

小班的图书毁坏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班幼儿撕坏图书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喜新厌旧:幼儿总是对新图书特别感兴趣,旧图书一般翻几页就放下或随意乱扔或乱撕。二、争抢:在幼儿园经常会有小朋友为一本书进行争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图书就被撕成了两半。针对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教师要启发幼儿欣赏图书的画面,感受画面的美,对幼儿讲解纸张的来历、知道图书的来之不易。针对幼儿撕书、丢书现象及要时进行教育。其次,教师要近一步教育好幼儿爱护图书,还要与家庭教育同步,与家长达成共识,幼儿园怎么看书,家里也要一样。教师还可以把撕坏的图书找来,和幼儿一起动手修补图书。同时,也要求家长用自己爱护图书的行动去感染幼儿,为他们树立爱护图书的榜样。通过这样一个补书活动,使幼儿逐步做到爱惜图书。教师和父母还应当随时提醒幼儿收拾图书和修补图书。再次,幼儿的学习特点是模仿学习,及易受成人的感染,老师和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最后: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时表扬,还要不断地引导幼儿阅读新旧图书,爱惜图书,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那么,孩子撕书、丢书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2、幼儿阅读技能的提高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自我阅读能力是有限的,阅读活动常常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在给为幼儿提出明确的阅读目的和任务要求,帮助幼儿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

①通過老师的提问如: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他在干吗等问题帮助幼儿初步看懂图画书中的大概内容,并把前后内容连起来阅读、思考。

②在阅读的时候,要求幼儿边看边说。用口头语言将图书内容说出来,提高普通话素养,让幼儿开始感受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转化。

③从自身经验出发,要求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让他们进行续编故事,猜猜故事的名字。

③鼓励幼儿共同阅读,让他们有充分的语言交流,还能较快提高能力较差的孩子的阅读水平。

(四)重视亲子阅读

现在,大多家长有了早教的意识,常常希望孩子早些看书。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经验,常常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因此,教师因给予科学指导,真正体现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亲子阅读的形式:共读一本书、各读各的书。在共读时,家长可以读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读家长听。家长要多提问,让孩子来回答,促进双方面的交流,也能时时牵住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各自读书的过程中,家长给予孩子充分地自由,不影响他让他静静地独自享受读书的乐趣,喜欢看书的孩子必定有喜欢看书的父母,言传身教及环境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亲子阅读的时间:随意时间与规定时间相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定。随意看书适合在户外如:书店、超市等,只要有书的地方都是阅读的机会。规定时间可以定在睡前、午后等较安静的时间段,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效果也比较好。

总之: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没有书就没有阳光”。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需要营养才能健康成长。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视眼了解社会、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期,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并让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使幼儿能够在系统科学的、完整的早期阅读训练中,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班图书家长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