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

2014-05-30 08:28劳月
方圆 2014年6期
关键词:奎因南北战争所罗门

劳月

于是我们看到,当所罗门成为奴隶后,他所做的并不是无时无刻的抗争,而是让自己生存得更好

电影《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是英国黑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新作,讲述一个自由的黑人被拐卖到美国南方成为奴隶的12年悲惨生活。3月3日,在第86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该片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3项大奖。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蓄奴制度的电影。在我的印象中,好莱坞电影大多对美国的蓄奴制抱着同情的态度,所以在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片中,你总是可以看到对南方蓄奴制的美化。最典型的当属《乱世佳人》和《冷山》。在这些电影里,对南方军的歌颂、赞扬和对北方军的诋毁、丑化无所不在,因为这样,我对南北战争的正义性也产生了怀疑。

其实这就是电影,不能拿来与历史画等号。南北战争因废奴而起,以国家统一而终。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也以此成就了他的名声,南北战争和废奴运动的正义性显而易见,《乱世佳人》和《冷山》的历史观其实是偏颇的。现在,终于有一部能够正面反映蓄奴制黑暗的影片上映了,这就是《为奴十二年》,它让我们能够在电影上正确地看到那段历史。

正如我前面所说,蓄奴制度是美国的一段黑暗歷史,是美国的一个疮疤。17世纪中叶,第一批登陆美洲的英格兰移民面对荒凉的新大陆,首先需要的是垦荒的人力。于是,已经在南美和加勒比地区开始黑人奴隶贸易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给了他们一个启示,从他们手中买入现成的黑人奴隶便成为补充廉价劳动力的最好办法。

就这样,黑人奴隶逐步进入美国,尤其是美国南部各州,成为新大陆垦荒的主要劳动力。虽然来自美国北方的以英国清教徒为主的移民竭力反对蓄奴制度,但是黑人奴隶还是大量涌入。这些黑人奴隶一直忍受着奴隶制度的残忍剥削、非人待遇。托马斯·杰弗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写下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但是遭到南方各州的强烈反对。为了保证对美国独立的一致认识,北方做了妥协,大陆会议最终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残忍的蓄奴制度得以延续,直到南北战争结束。

著名的《独立宣言》有这么一段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以“不自由,毋宁死”一语流芳世界的帕特里克·亨利、《独立宣言》起草者托马斯·杰弗逊都曾经蓄奴,给冠冕堂皇的《独立宣言》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段现在看来有些屈辱的历史,除了少数清醒的文化人,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之类,美国文化人基本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或者干脆像《飘》(《乱世佳人》)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那样,美化蓄奴制,把南方的奴隶主们写成温情的主人。

1936年6月,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了白人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小说轰动全美,一年之内销售200万册,并立即被好莱坞购得电影改编版权。1939年,由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主演的同名电影(中文翻译为《乱世佳人》)上映,并且夺得当年奥斯卡电影奖最佳影片等10项大奖,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

虽然《乱世佳人》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经典影片,但是它的历史观却是错误的。影片用将近4个小时的片长讲述了南北战争背景下发生在南方佐治亚州塔拉庄园里的爱情故事。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瑞德和斯佳丽(旧译白瑞德、郝思嘉)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成为最大的看点。影片把他们塑造成温情的农场主,把蓄奴制的塔拉庄园打扮成陶渊明笔下和谐、丰饶的世外桃源。因为北方军的入侵,温馨的家园被打碎,甜蜜的情人被扯散。电影上下集的结尾都是斯佳丽站在自己庄园的土地上和门前的呐喊:“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日月同在。”显然,影片强烈地展示了对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留恋、美化,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变成了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一切残忍、暴力、压迫都被忽略了,隐藏了。不得不说,这是《乱世佳人》最遗憾的缺陷。

同样的电影还有2003年拍摄的《冷山》。这也是一部以南北战争为题材的史诗电影。安东尼·明格拉导演,裘德·洛、尼可·基德曼和芮妮·齐薇格主演。影片描写想念爱人开小差的南军士兵英曼回家的路途和爱人艾达等待的艰难。芮妮·齐薇格因此片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冷山》也把南方的奴隶庄园描绘成和谐、温馨的家园,不断渲染北方军给南方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给南方的有情人带来的悲剧。

其实,在好莱坞的电影里,还有很多这样美化南方蓄奴制度的内容,不再赘述。而《为奴十二年》则和前面所述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它改编自黑人所罗门·诺瑟普在1853年所著的同名传记体小说,通过一个北方的自由的黑人被拐卖到南方为奴隶的悲惨生活,直接揭示了蓄奴制度的黑暗,显示了对蓄奴制度强烈的批判意识。史蒂夫·麦奎因说:“我希望这部电影能让观众更多地了解黑奴的历史,并且用黑奴的眼睛去看待这段有问题的历史,让观众成为角色。”

所罗门·诺瑟普本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自由黑人,受过教育且已婚,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其乐融融。在两个魔术表演者的诱骗下,他来到华盛顿。在一场演出之后,他被灌醉卖给了黑奴贩子,从此开始了奴隶生涯。他先被卖给了威廉·福特先生当奴隶。虽然主人还比较善良,但遇上一个恶棍似的管家,受尽欺压。福特先生把遭遇私刑差一点被打死的所罗门救下以后,不得不转卖给素有“黑奴终结者”之称的埃德温·艾普斯。埃德温·艾普斯多次强奸女奴帕特茜,并逼迫所罗门鞭打帕特茜,直到帕特茜全身血肉模糊。为了生存,所罗门·诺瑟普隐忍不发,受尽苦难,目睹了许多黑奴的悲剧。经历12年磨难,转手多个奴隶主,所罗门·诺瑟普才依靠一个好心的加拿大木匠巴斯帮忙送信回家,经过一场诉讼,重获自由。

美国影评界评论这部影片说:“影片大气磅礴,主角意志坚定,对照之下,郝思嘉在《乱世佳人》里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小气而不自然。”

我惊叹美国人冷静面对历史的勇气。虽然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个英国黑人,代表不了美国人,但是电影上映后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先是获得第7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然后又获得第86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3项大奖。这说明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批判蓄奴制度的观点得到了美国人一致的认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些不光彩的过去,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不能正确面对那些不光彩的过去,讳疾忌医。比如德国人对法西斯主义就很坦然,他们承认过去并坚决割断,世界并未因此看低德国人;又比如日本人就放不下过去,对军国主义欲说还休,恋恋不舍,被全世界甚至美国人瞧不起。

承认历史的过错,用手术刀深深地切割开这些错误,让后人了解这些错误的原因和危害,这就功莫大焉。《为奴十二年》恰恰就做了这个工作,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示蓄奴制度的极度黑暗、残酷、无人性,立意深刻,振聋发聩。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说:“这部电影献给所有曾经遭受奴役的人们,也献给2100万当今仍被奴役的人们。”这就是影片的主题,就是影片的现实意义。我曾经担心,奥斯卡的评委是否会给这样政治批判意味浓厚的影片投票。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奥斯卡的最终结果说明,美国人还是有着客观面对历史的勇气的。承认历史的丑恶,意味着避免类似丑恶的决心。这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其次,导演的艺术功力也令人惊叹。史蒂夫·麦奎因是个英国黑人,他与好莱坞导演不同,擅长于讲述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命运,以小见大是他的一贯风格。他虽将故事放在了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下,却无意于刻画那个宏大的历史段落,只将时间缩小为12年。通过这个名叫所罗门的黑人的12年,向我们展示了在独特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命运。通过这个个体,我们了解了当时美国南方的蓄奴制细节。

麦奎因跟好莱坞导演的根本区别,在于他对影片主人公有着偏执的专注。和好莱坞电影常见的双线、多线叙述不同,他根本不拍主人公以外的任何東西,完全局限于所罗门的所见所闻,以最单纯的单线方式讲述故事,保证故事情节的集中、流畅。而正因为这种叙事方式,麦奎因的作品更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受。我们看到影片的每一个场景必有主人公所罗门出现,而每一个镜头都跟所罗门相关。所罗门看不到的,观众同样看不到。影片就是所罗门的亲身经历,一切都是他的所见所闻,都是他的主观感受。除此之外,影片没有一点多余的镜头。这样单线、集中的叙述方式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展现影片批判蓄奴制的主题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影片中有两处被殴打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一处是所罗门被福特先生的管家私刑吊打,濒临死亡,长达几分钟的全景镜头显示远处的奴隶劳作、走动如常,没有一个人来救他,而他的脚尖勉强够着泥泞的地面,努力挣扎以避免被吊死,直到福特先生赶来救他,给人的压抑、震撼感觉很强烈。另一处是埃德温·艾普斯逼迫所罗门鞭打女奴帕特茜,从轻轻地鞭打到被逼全力抽打,艾普斯夫妇和所罗门3人在同一个全景镜头中,表情各异,过程清晰,长达几分钟,给人的印象也极深。影片通过类似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把蓄奴制度的残酷、丑恶表露无遗。

影片人物塑造也具有隐忍的特点。所罗门·诺瑟普是一个和一般的好莱坞电影主人公不太一样的人物。说起好莱坞电影常见的主人公,一般来说和我们30多年前流行的“高大全”形象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打不死的英雄,都有拯救人类、拯救美国的雄心壮志,都有天生的神奇技能,如此等等。反正不是“高大全”就是“高大上”。

这次《为奴十二年》中的所罗门·诺瑟普却不一样。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面对暴力,他不敢反抗,不敢争斗,只是隐忍地活着,唯唯诺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懦夫。在被拐卖扔进小黑屋之后,所罗门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所罗门·诺萨普,我是一个自由人”,但得到的是暴打。在暴力之下,所罗门若想生存的唯一方式就是屈服。在生存面前,任何争取自由的反抗都是无力的。当反抗意味着死亡时,反抗也就失去了价值。在运奴船上,所罗门的黑人同伴劝告他:“生存并不是为了死亡,而在于放低你的头颅。”这时的所罗门才了解,“生存下去需要隐瞒真正的我,而我不愿意仅仅生存,我想要生活”。

于是我们看到,当所罗门成为奴隶后,他所做的并不是无时无刻地抗争,而是让自己生存得更好。正如那个失去了孩子的女奴说的:“你已经向他屈服,你享受着他的恩泽!”虽然这有点令人失望,但是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在当时的背景下,美国南方蓄奴合法,即使你是自由的黑人,到了南方也很可能被抓为奴隶。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个人无力反抗整个体制,真正的反抗是不存在的,黑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北逃。正如片尾字幕所说,“所罗门·诺瑟普是为数不多的摆脱奴隶身份重获自由的绑架受害者之一”,多数人都失败了。

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所罗门悟出了自己的人生道理:反抗的前提是生存,失去生命的反抗毫无意义。于是,他隐忍不发12年,终于在合适的机会面前拯救了自己。这和中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勾践、胯下受辱的韩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不够英雄,不够伟大,但无疑比斯巴达克斯式的反抗更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更深层次的醒世作用。

于是,联想到我们的中国电影,是否也应该更多一些真实感更强又具有深刻意义的角色呢?

猜你喜欢
奎因南北战争所罗门
2021年8月4日,一架MH-60S海鹰直升机准备在所罗门海的美国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茶会疑案
Little Women
胆小的巨人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飘》中有关南北战争的解读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蚕》
战胜概率
《所罗门之歌》的文本图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