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勇
[摘 要]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今,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焦灼期和疲劳期,探究改革动力对于更好的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对于全面改革的动力,不论是对总体改革的动力研究还是对不同层面的改革的动力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更好的研究改革的动力、探求如何更好地进行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体制;全面改革;动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17 — 03
邓小平曾经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①如今,我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疲劳期和焦灼期的当今,改革的动力研究成为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系统梳理和研究全面改革的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也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丰富的观点。
一、关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的观点
毛泽东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②我们要看到,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实践的主体,始终坚持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群众对物质文化愈来愈高的要求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
赵学清在《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发表的《论改革的动力》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③陈燕秋在《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及动力》中指出,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改革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是改革的动力源泉,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改革提供了动力,同时指出了“群众路线”是改革的根本原则之一。④吴光田在《党建研究》上发表《推进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文章指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是抵御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侵蚀的重要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进行改革,是一项伟大而艰巨复杂的事业。要完成这一壮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⑤姚恒、邹庆国2009年在《理论探索》上发表《论我党领导改革的历史经验》一文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正确解决改革的动力。”⑥杨巧燕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上发表《略论我国改革的动力基础》,这篇文章从我国改革的实际历程出发,立足改革不同阶段的社会各利益群体对改革的不同态度,探讨了社会各群体态度变化对改革进程的影响,并在进一步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得出人民群众支持是改革重要动力基础的结论,提出在改革新时期应注重保护改革动力资源的主张⑦。李希光在《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上发表《在民众呼声中寻找改革答案》,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改革,改革的动力和实践应该来自基层群众,改革的受益者更应是中间阶层和下层群众。”⑧张福运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上发表《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中指出:“改革要考虑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才能增强改革的动力。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以便有效地解决困难群众的现实经济问题,这既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行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重要途径。”①洪国政在《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第13期上发表《改革动力探析》指出:“改革只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这样的改革即使有‘红利也不可能成功。”②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改革实践的主体,是改革的动力来源。只有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人民群众,改革不仅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实质内容和动力来源,改革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为改革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努力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只有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否则,改革不会有任何成效。
二、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改革的动力的观点
邓小平指出:“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目的也是积极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不持续要求对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成为改革的动力。
郭建宁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上发表《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指出:“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就涉及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问题。”④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了改革的主要目的,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与改革的关系问题,间接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亟需解决的呼声是我国改革的重要动力。牛克在《实事求是》1990年第6期上发表的《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改革》,在这片文章中,作者深刻的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相互辩证关系,指出这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主题。他指出:“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又推动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⑤李枫在《杭州教育学院学刊》1988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改革的几个问题的思考》阐述了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在此基础上,论述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要全面发展,并提出了对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是认识改革与社会主义内在一致性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指出,“社会主义改革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只有详尽地了解让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真正找到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正确途径。”⑥周清霖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上发表《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改革的必然性》,他指出:“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以往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⑦在这里,周清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曾经十分尖锐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⑧在这里,邓小平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阎树群在《延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上发表《改革的哲学基础探源》指出了改革的哲学基础,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指出邓小平创新发展了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把“基本适应”论发展到“基本不适应”论,对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阐述了改革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的哲学基础,并且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⑨
关于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18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只有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即改革才是中国的出路,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从这里可以看出,发展生产力和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也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关于化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现代化是改革的动力的观点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中国正在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中,中国的现代化包括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趋利避害,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改革与化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化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也成为了中国改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动力。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有:
首先,关于化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改革的动力。魏崇辉在《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22期《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研究》,指出:“自从上个世纪就表现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仅仅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必须要重新认识清楚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行改革开放策略,正确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和外延,更要从经济、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着手积极调整改革开放对策和策略,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以便能通过改革开放来使中国的经济始终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①张雪凤、王滨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指出:“經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应反思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并积极改进策略,才能在全球中求生存、求发展。”②这就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趋利避害。杨宏山、海峡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上发表《经济全球化与政府治理改革》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结束了世界各国独立自主、互不相干的发展历程 ,使彼此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竞争之中 ,各国竞争正在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竞争转向政府治理和政策绩效的竞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 ,那些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 ,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势必面临发展危机 ;而那些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 ,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若要抓住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惟有的对策就是改革传统政府治理模式 ,积极学习别国的成功经验 ,努力创新政府治理模式。”③
其次,关于实现现代化是改革的动力。黄澍霖在《理论学刊》1984年第3期上发表《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一文,指出:“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检验改革,鼓舞人们锐意改革。”④他认为,面对改革的良好形势的条件下,应该深刻认识到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程,并且提出我们要立志改革,锐意改革,以此来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高正平在《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上发表《改革:新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在这里作者指出,改革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论证了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⑤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各个国家都被纳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际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国如何在其中保持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被其他国家影响,有力应对挑战,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提出的要求。同时,面对中国的现代化,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中国进行改革的动力。
综上可以看出,改革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有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还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除此之外,以政治文明建设的诉求为代表的政治、以建设先进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改革的诉求也成为了我国改革的动力,这些分支方面的诉求也成为了我国现当今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充分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改革。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李希光.在民众呼声中寻找改革答案〔J〕.人民论坛,2012,(09).
〔4〕张福运.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06).
〔5〕郭建宁.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J〕.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1993,(02).
〔6〕赵学清.论改革的动力〔J〕.当代经济研究,2008,(12).
〔7〕张立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3).
〔8〕黄澍霖.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J〕.理论学刊,1984,(03).
〔9〕张雪凤,王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10〕杨宏山,海峡.经济全球化与政府治理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11〕阎树群.改革的哲学基础探源〔J〕.延安大学学报,1995,(01).
〔12〕吴光田.推进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J〕.党建研究,1992,(03).
〔13〕杨巧燕.略论我国改革的动力基础〔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责任编辑:金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