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一心为公赤子心

2014-05-30 10:48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施一公回国清华大学

今年3月31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颁奖典礼上,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由于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的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施一公1989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来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8年初,施一公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很多人认为我疯了。连我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我脑筋有问题。”

“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目前还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但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说。

回到清华后,施一公的工作状态堪称“玩命”:没有节假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夜里两三点,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多小时……

“您为什么要这么玩命?”不少人这样问他。

“如果不这样,对不起回国后注视我的眼睛。”

在国外总觉得是旁观者

回国后,40岁的施一公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当时,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顺风顺水: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每年科研经费200万美元;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也给他10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

可施一公说:“在美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生物学的变化、清华的变化,都和我有关。”

回国后能否续写辉煌?施一公坦陈,自己当初压力很大。“我对咖啡敏感,喝完就心跳加速,可是回国以后必须喝。”争分夺秒的施一公,对咖啡产生了被动依赖。

超常付出,换来不俗成果。回国后,他在世界三大顶级刊物《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3篇;在细胞凋亡、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始创新成果。如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了细胞凋亡小体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与老年痴呆症直接相关的早老素原核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还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我回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出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科学重大发现,我觉得这个目标正在实现。”他自信地说,如果给在普林斯顿的研究打85分,现在可以打90分。

见不到学生就心慌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施一公还实践着“育人”这一归国的首要目标。他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生命科学前沿》等课程,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我是大学老师,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科研,二是教学。这两件都事关人才培养,得让年轻人成为未来的科学领袖。”

让施一公觉得骄傲的是,到今年底,他的实验室将培养出18名博士。“我毫不怀疑他们大多数会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在人才培养上,施一公非常投入,甚至出差几天见不到学生就心慌。学生谢田说,施老师基本没有节假日,“一般人出差回来要先回家休整一下,但施老师回校后总是直奔实验室,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学生眼里,施一公非常擅于创造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造就创新型人才。他重要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基本是年轻的博士生,多位学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而在科研态度上,他又会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学生,“既然选择了做研究,就要以科学创新为己任,踏踏实实做研究,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

施一公倾力于学生的学术成长,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育人情怀和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两次高票当选“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

建一流人才队伍

施一公也有苦恼——杂事太多。“凡是与教学、科研没有直接关系的,我都称之为杂事。”他说,人才招聘、各种基金评审、学术报告等,占了很多时间。

当然,也有让他骄傲的杂事——主持人事制度改革。身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水平。

“核心就是打破铁饭碗,实行‘非升即走的用人机制。如果在6年内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水平,就必须离开。”施一公说得斩钉截铁。

在清华生命科学院,人才引进面向国内外开放,全部实行海外评审专家组评议;薪酬体系采取国际通行的年薪制,不让他们为柴米油盐发愁;每个实验室配备的启动基金,免去了他们的项目、经费申请之苦……

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的布局和质量。截至目前,已有70多名国际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的颜宁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产生出一批受到国内外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成果。2009年至今,清华生命科学院教师已在CNS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先后有两项成果被美国《科学》“年度十大进展”重点引用。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迈向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10年生命学科的国际评估中,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专家组指出,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总体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生命学科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名列全国第一。(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施一公回国清华大学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的偶像是父亲
施一公的舍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