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捷 宋长青 赖志红
【摘要】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黃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一2013年 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菌痢8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采用利福平联合黄连素保留灌肠,分别观察用药5天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联合黄连素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菌痢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无副作用且经济安全。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利福平黄连素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R5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10-01我院自2011年5月一2013年 6月共收治小儿菌痢85例,其中55例采用利福平联合黄连素保留灌肠疗法,与同期30例菌痢传统疗法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85例菌痢均为住院患儿。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2月一l1岁,病程 3—7天。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大便频繁,呈粘液状、脓性或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且发热。大便镜检见白细胞、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培养为痢疾杆菌。均符合菌痢诊断标准[1]。两组病程及病变轻重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 05)。
l.2治疗方法
随机分观察组55例,应用利福平15—20mg/(kg?d)+黄连素(<1岁用1片;2 ~3岁用2片;3 ~11岁用3-4片),加入 0.9%氯化钠20ml装在注射器中混合后灌肠,保留30分钟,每日2次。对照30例采用传统疗法:即 0. 9%氯化钠 +丁胺卡那 4—8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吡哌酸 30—40mg/(kg?d),分3次口服。
1.3 疗效标准
用药5天后观察临床表现、大便次数、性状及常规化验。①治愈: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大便常规化验脓球、红细胞消失。②好转: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正常,大便镜检见少量白细胞。③无效:腹痛及里急后重存在,大便次数及性状未变,常规化验仍有脓球、红细胞。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 1。
表 1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无任何副作用,对照组个别病例有轻度皮疹、恶心。
3护 理
正确的灌肠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关键:(1)灌肠前患儿先排便 ,再小量不保留灌肠 ,然后再药物保留灌肠,以便药物更好吸收; (2)灌肠管选用一次性肛管,型号根据患儿年龄选择,若肛管太粗,可选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柔软且细,不容易损伤小儿肠道粘膜。(3)操作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将一次性肛管前端涂少许石蜡油,由肛门缓慢插入 10~ 15cm,以20ml注射器吸取溶好之药液由肛管注入 ,然后再注入 5~ 10ml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 ,反折肛管缓慢拔出,抬高臀部,使药液保留20~30min,每日 1次,3~5天为一疗程。
4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菌痢逐年增多。由于氨苄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其耐药性高达80% 一90%[2]。氟哌酸的耐药率逐年增高,且因对小儿软骨发育的潜在影响[3] ,使其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哌酮有效,但价格昂贵。利福平是半合成广谱抗生素,除了抗结核外,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非结核菌感染。黄连素,又名小蘖碱,是最早从中草药黄连、黄柏、十大功劳叶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抗菌素。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一些细菌性腹泻,引起腹泻的不是细菌本身,而是细菌产生肠毒素影响肠粘膜上皮细胞上一种酶,使肠道分泌增加,表现为剧烈水泻,此时单纯用各种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而口服黄连素片则效果明显,这是因为黄连素可以抑制这种酶。我们对小儿菌痢采用利福平联合黄连素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急性菌痢病变主要分布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采用保留灌肠,通过被动扩散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4],并保持结肠内较高的药物浓度,而全身作用弱,因而可提高疗效,消除副作用。本文观察两组用药5天后.其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疗效肯定。利福乎可有肝肾毒性,但其发生率低,且多见于长期或大量用药病例。就菌痢而言用药量小,疗程短,疗效稳定显著,无副作用,且经济、安全,在贫困地区尤为适用 。
参考文献
[1] 戴瑞鸿, 内科疾病诊断断标准[M ].上 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2.12—22 .
[2]骆成揄、骆萍英、肖祥熊等.肠道感染[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43-51.
[3] 吴菊芳、张婴元、吴培澄等.国产环丙沙星治疗 107例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2.10:206—209 .
[4]成功等,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胞痢疾 84例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1996,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