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6个月的济南市民王晓最近总感觉肚子紧,还有下坠感,“走路还得抱着大肚子”。她在网上查询,发现症状符合孕妇们常说的“假性宫缩”。“对身体非常不好,容易早产,需要卧床休息。”准妈妈们向她建议。这一“自诊”把王晓吓坏了,失眠了一晚后去了医院。吃了医生开的保胎药,王晓的症状很快缓解了,“情况很轻微,我这纯属自己吓唬自己”。
不少年轻人看病靠网络“自诊”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2.53的%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64%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只有3.84%的人从来不用网络。根据数据结果,网络“自诊”逐渐成为人们了解自身疾病的主要选择。
“在网上想查多久就查多久,还能跟他们症状类似的病友交流经验,与某实名专家进行互动,无形中能减轻他们求医时的心理压力。”专家说。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宁认为,出于对个人隐私的考虑,很多人钟情于网络“自诊”。
网络“误诊”吓死人
据媒体报道,有鼻塞头痛症状的28岁的长沙市民蒋先生,在网上自我诊断病情,被“确诊”为白血病,吓得他写下遗书。然而经家人多方劝说,才到医院检查的他,诊断结果只是“鼻中隔偏曲”。
对兴起的网络“自诊”,卫计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表示,网络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获取疾病方面的信息,但不能起诊断作用。很多疾病不是通过网络信息就能诊断的,随意用药很可能引发问题,必须到医院咨询医生。
专家表示:“自行診断的误诊率应该说是99%,剩下那些成功的1%也是碰上的;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则越高。”摘自《都市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