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伟
[摘 要]社区治理是由政府、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在社区治理中,道德在调节居民利益关系,促进邻里情感,约束居民不良行为,建构和谐社区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道德功能不彰,居民之间的关系缺少有效的调节和维护,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从满足居民的需求出发,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重建社区道德环境,倡导善行,制止恶行,发挥道德在治理社区中的作用,走出一条“利”生“德”,“德”生“治”的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城市社区;利益;德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7 — 0080 — 02
社区中居民之间关系的调节大多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原始社区法律还没有产生时,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靠传统的道德习俗调节了;当今社区属于非政府、非市场领域,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邻里情感的建立,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要靠互帮互助、包容和睦的道德情感,而非“冰冷”的法律。再者,“清官难断家务事”,邻里间的利益或矛盾冲突多是生活中“琐事”,动辄使用法律会增加调节的成本,使邻居反目为仇,反而不利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但是,如何形成道德氛围,发挥道德治理社区的功能是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笔者参与了一个社区的居民自治和道德建设,发现:“利”与“德”存在必然联系,当居民迫切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之时,会释放出隐藏于内心的良知;社区中“德”与“治”也存在必然联系,社区中道德氛围一旦形成,它在调节邻里关系、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矛盾纠纷、约束居民不良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归结出:“利”生“德”,“德”生“治”的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径。
一、道德生成的基础:社区居民利益需求的满足
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学者肖祥认为:利益是道德的生长点,道德基于利益而产生。〔2〕他们揭示了需求和道德的因果关系。在社区道德生成方面也存在一条居民需求-参与-认同-道德意识和行为产生的因果关系链条,即居民因需要而参与,只有参与社区建设才会认同社区,只有认同社区才会产生社区道德意识和行为。2009年以前,M社区虽然有暖气设备,但由于物业公司退出,供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居民缺乏温暖感;社区没有大门和门卫,300多辆车辆被盗,40多户遭入室居民盗窃缺乏安全感;车辆乱停、垃圾乱放,居民没有归属感。迫于需要,2010年社区居民成立了自己的自治组织-热心人协会,协会从居民共同的、最重要的、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通过满足需求,暖化冷漠的邻里关系,建构守望相助的道德环境。M社区道德意识的产生就是从解决暖气问题开始的,在暖气解决过程中,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把退出的物业公司重新“请回”社区,一改过去与其抗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采用理性沟通的技巧,双方冷静下来,真诚沟通,找出不能供暖的症结所在。对于物业公司担心暖气收费难的问题,社区热心人协会主动承担先将暖气费收齐,如数交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为社区的真诚所感动,由消极对抗变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为社区服务,进行暖气调试和安装,物业公司的行动赢得社区居民的尊重和肯定,其服务积极性有增无减,双方在友好合作中解决了暖气问题。
暖气问题解决后,社区居民在热心人协会的带动下,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为社区安装了大门,设置了门卫,解决了安全问题;建造了车棚,划出了停车位规范了社区车辆,解决了社区环境问题,举办了大型邻里互动活动-百家宴,消除了邻里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增进了邻里情感。随着居民需求的不断满足,他们开始关注和接受自己居住的社区,并产生喜爱和依恋社区的情感体验,道德便在此基础上萌生。
二、道德建设的进路:由点带面的道德建构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样是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不仅道德素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且行为结果也会不同。2010年9月社区成立热心人协会,便开始了道德重建。道德建设是由点到面的染化过程,道德染化就是社会道德环境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诱发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所进行的持续性的影响过程。染化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染点,它是道德释放的突破口。社区道德建设需从点做起,以个体感染群体,从局部延展为整体,把蕴含在居民内心深处的良知释放出来。起初,M社区的王××、黄××、常××、薛××等人默默地为社区做好事,使社區居民耳目一新。尽管这些人很低调,但是他们的行为刺激着小区居民的感官和感受,道德的染化作用开始在小区显现。
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当人们享受到别人提供的道德服务时也愿意为别人提供这种服务。〔3〕社区热心人协会成员也加入了为小区建设献爱心、做好事的行列,与他们争相做好事,并对各种好人好事利用社区黑板报、社区网络等媒体大力传播,身教和言教并重对社区的道德环境建设形成双重动力推动,做好事、做实事、共建美好家园成为社区人的道德共识。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遵守道德规范,践行高尚道德。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社区参与做好事的人数为70人次,参与率还不高。2011年社区更多的居民受到染化,献爱心、做好事的人逐渐增多,不但社区的老人做好事,社区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也加入了献爱心、做好事的行列,他们利用自身的特长和资源主动为居民服务。社区中六位医生为社区居民义诊,居民阎××看到小区路灯线路老化,为社区捐献480米电线,居民殷××和开油漆店的邵老板看到楼梯的扶手年久失修,主动捐献出6桶油漆,把楼梯扶手粉刷一新。献爱心、做好事由原来被认为“出风头”到现在变成了社区的“时尚”,并为居民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实现了社区道德的个体内化,社区居民道德素质日益提高,小区道德氛围日益形成。
三、道德行为的调控:倡导善行、制止恶行
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简单地说,社会事实就是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的社会现象。”〔4〕除了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外,迪尔凯姆更加关注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潮流等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并概括出“社会事实”的三种特性:外在性(存在于人类社会个体之外)、强制性(对个体施加约束)、普遍性(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5〕邓伟志教授和博士生尹中琪对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进行了延伸,提出:除了三个特性之外,还具有“情境性”、“可创造性”、“内在性和可选择性”、“历史流变性和继承性”等。〔6〕“情境性”是指“社会事实”有时空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对人们起作用,不存在超时空的在所有场景中都能起作用的“社会事实”。“可创造性”是指“社会事实”都是由人创造的,无论古人和现代人既继承和受制于“社会事实”,又不停地创造“社会事实”。“内在性和可选择性”意在说明“社会事实”的外在性和强制性是社会个体内心情感和集体意识的表达。当众多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和特定场域中的基于共同需求而产生的“共鸣”时,“社会事实”便从个体中抽离出来,成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实在”。“历史流变性和继承性”指“社会事实”是一定环境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事实也会被修改和放弃,但是某些符合人类共同需求的“社会事实”会被作为传统保留下来。
以社区道德为视角,“社会事实”的上述几个特征在M社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首先,“社会事实”需要人创造,符合由创造形成情境、进而产生情感“共鸣”、生成“社会事实”的逻辑。M社区的“道德事实”是在居民和组织不懈努力、释放道德行为,创造道德环境、产生道德“共鸣”的基础上形成的。M社区由见义勇为者、小区突出贡献人物、优秀文明爱心业主、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优秀热心人、好邻居等组成一支强大的道德团队,这些人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有公心、爱心和热情,愿意为社区做贡献,在社区管理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德治的核心部分。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带动,良好的道德环境日益形成,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在社区逐渐超越个体成了一种真实性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社区热心人起草了《M社区文明爱心业主评价体系》,后经业主大会讨论通过,发放到每家每户,社区依据标准记录着每一个居民的行为,以年为单位,评选社区的文明爱心业主,进行表彰,将居民的道德行为提高到规范层面。总之,从社区居民道德行为的不断涌现,到社区道德行为的标准化,做好事、做善事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道德事实”也在此情境中抽离出来的。
其次,“社会事实”一旦客观存在,就对个体产生约束。在M社区也存在个别抗逆分子,他们不与社区合作,为自己的私利不惜损害社区公利,破坏社区凝聚力。面对这些不和谐的音符,“道德事实”具有感化、改变和改造的功能。“感化”是指别人的爱心、奉献行动,也会涉及到这部分人的利益,帮助其解决各种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以情至理,迫使其进行主体性反思,把外部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在良心上的自主行动〔7〕。社区有个别居民乱停乱放自行车、电动车,对于这种行为热心人团队每天坚持把乱放的车子摆放到规划好的位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居民发现这些车辆不再随便停放了,后来调查得知这些居民被热心人的行动感化了。
“改变”是利用群体压力和社区舆论,使其逐渐与社区居民保持同步。M社区有一批见义勇为居民,这些居民敢于主持公道,敢于面质不道德居民。对个别不讲道德、感化无果的居民,社区热心人设计了一个道德论坛,一方是有热心人协会成员、社区道德模范等组成的团队,另一方是社区的抗逆分子,通过面对面的对质,以群体压力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比如,社区开始有极个别居民无辜不交物业费,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发展,物业公司势必退出,最终受害的还是社区居民,社区见义勇为居民利用道德讲坛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以团体的舆论压力促使其改正。
“改造”是对其固化的不良行为和认知,利用社区规范和权威给予克制,使其增加不道德行为的成本。比如,对于抗逆分子,社区居民采用团体抗压法,使其“邊缘化”,进而产生“孤独感”。上述方法的运用会让他们感到自身利益受损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邻里关系的冷漠和社区舆论的压力也会造成他们生活的紧张和不安,产生“离群危机”。在强大的群体性压力下,抗逆分子的行为得到较好的改造,居民生活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M社区“利”生“德”,“德”生“治”的成功经验给人们一个启示:其实,城市社区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每个居民都有爱心,关键是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构建什么样的体系、设计什么样的路径,把隐藏在居民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释放出来,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践行道德实践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发挥居民自治服务功能,以德治理社区,和谐社区就不远了。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2〕肖祥.道德关怀:现代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路〔J〕.东岳论丛,2005,(01):152.
〔3〕茅于轼,鄢圣华.也谈中国道德的重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64.
〔4〕马尔利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4.
〔5〕谢立忠.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4-5.
〔6〕邓伟志,尹中琪.对涂尔干“社会事实”特性的深层认识〔J〕.探索与争鸣,2010,(05):46.
〔7〕傅有明.略论个体道德的形成和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J〕.2007,(10):12-13.
〔责任编辑: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