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2014-05-30 17:43吴琰
理论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旅行

吴琰

[摘 要]古往今来,在旅行中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有志青年了解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的直接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增加外语能力、提高独立自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甚至很多人因此找到了人生方向。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壮游,更好地掌握旅游的相关专业知识,熟练运用旅游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语句,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的旅游英语,其开设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旅行;壮游;旅游英语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7 — 0058 — 02

有效率有兴趣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自愿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会有很多局限性,比如时间、场地、设施和师资等等,而在旅行中学习跳出了原有的诸多制约和框架,在旅行中轻松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在旅行中教学的人可以是教授、业界精英、普通百姓,师资对象的选择在于学习者对哪部分感兴趣。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值得大家思考。相关书籍中的知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而在旅行中学习语言与文化无疑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一、在旅行中学习的历史

在旅行中学习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壮游。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1〕。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在壮游后完成了《史记》。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壮游之一。诗圣杜甫在《壮游诗》中写到:“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留下“壮游”一词。

欧洲壮游始于英国。英国贵族子女和富裕绅士通常会花上几个月甚至两三年时间游历欧洲各地寻求文化、艺术和西方文明的起源,完善自己的语言技能,与欧洲大陆上流社会交往。后来欧洲大陆其它国家和美国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此列。这成为当时培育未来精英人才和政治领袖的重要部分。

17世纪人们逐渐认可壮游可以满足求知欲。John Locke(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1690)中指出,知识完全是来自外部的感觉,知识来自于环境的刺激,因此,人们可以利用环境,增加自己的知识〔2〕。

而在18世纪壮游得以盛行是因为勤奋的观察者游遍外域,向那些不幸地留在家中者报告他对人性的发现。对社会详细叙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增加社会的福利,被认为是一种义务〔3〕。

到了19世纪,壮游已经变为欧洲精英的成年礼。

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使人民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中产阶级收入增加、工作时间缩短、休闲假期增加,对休闲旅游活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因而有条件外出旅行的人数明显增加,加之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条件,促使局限于精英的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变。20世纪初飞机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长途旅行变为可能。

到了20世纪末,西方旅行和休閑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旅行者越来越寻求旅行体验,通过旅行这一重要途径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开拓视野。在旅行中了解新的思想、参与新的活动、接受新的事物。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行花费的相对减少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通过假期旅行增长知识〔4〕。随着传媒、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逐渐加深。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那些将可支配收入花在旅游体验中的人,愈加渴望终生学习〔5〕。另外,和20世纪工作与休闲的清晰界限不同,21世纪后现代旅行模糊了日常生活和旅行的差别〔6〕,工作、学习、消费和休闲逐渐彼此交织〔7〕。

二、在旅行中学习的现状

欧美国家的壮游日益繁荣。针对这段壮游时光,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The Gap Year”(间隔年或空档年)。它是由西方青年旅行方式演变而来的概念,主要指青年学生在升学、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同的另一种生活。“间隔年”可以增加外语能力、提高独立自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甚至很多人因此找到了人生方向。

而中国的壮游在销声匿迹了数百年之后才又逐渐兴起。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2011年5月15日上午一身自行车的装束,参加台当局青年辅导部门举办的“青年壮游台湾”的起跑活动。他请大家从今天开始壮游台湾,并写下“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壮游梦想。台大新生训练第一天,校长李嗣涔对大学新生发表演说表示,支持大学生“有目的”的逃课,例如到欧洲壮游后找到人生方向。新北市的邓鸿源副教授认为,台大不应只是支持大学生“有目的”的逃课,还应该效法欧美著名大学的作法,补助新生到岛外壮游。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应该有很大帮助。一所大学之所以卓越,不是只有学术上卓越,学生人格的卓越才是重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观与人道精神,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应该有很大帮助〔8〕。

三、在旅行中学习的优点

(一) 准确性与直接性

学习异族异域文化有很多种途径,可以通过书本、课堂和他人讲述进行间接学习体验,但是中间或许会有意义传达的缺失或差错,而旅行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以保证第一手信息的准确性。

(二) 交融性与互动性

旅行是一种人生经历。去一个地方旅行,应抱着一种对当地文化好奇与尊重的态度,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去体验另一种生活。这种特殊的生活体验是掺杂了自己这一文化本体对另一种文化客体的认知、了解与交融,可以让自己的认知更加的多元,经历更加的丰富。

(三) 独立性与自主性

在旅行中需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独自面对各种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问题,这可以提高生存能力与独立自主能力。

四、开设“旅游英语”ESP课程的必要性

如今很多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出国旅行,也希望通过壮游来重新认识自我,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交通的便利都为出国旅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也可以通过义工或志愿者服务实现壮游。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是语言和旅游知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明确指出,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工作发展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鉴于此,开设跨学科、前沿性、实用性的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成为一种课程趋势。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之一的旅游英语是一门综合的英语课程。它不是单纯教英语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要以实践训练为主,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从知识层面和语言层面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旅游知识,包括出入境的手续办理、证件的准备、与海关的沟通、机票预订等旅游知识;另一方面也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方方面面的英语会话,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景点介绍让学生切实了解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语言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人才。因此,高校开设旅游英语拓展课意义重大。

五、总结

随着21世纪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有足够的资金承担旅行支出。人们将把工作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休闲,从谋生转移到寻求个人发展和理解,从娱乐和新奇转移到学习和文化参与。通过旅行对知识和理解的需求将继续成为新世纪的主题。

在旅行中学习超越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对知识的传授。旅行者通常会对知识和文化、个人和社会有更深的理解。发现未知事物,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不同国家的人交往……这些远比旅行本身更有价值,意义也更加深远。对于日益兴起的背包客一族的研究发现,旅行对于他们诸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性、社会和文化的意识、资源管理和自我意识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陈雅玲. 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壮游〔EB/OL〕. 商业周刊第 1004 期. 〔2007-02-19〕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EMagMainPage.aspx?ID=1035&show=1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壮游

〔3〕 Fussell, Paul.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he Grand Tour〔M〕.?The Norton Book of Travel, 1987.

〔4〕 Bodger, D. Leisure, Learning, and Travel〔J〕.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998, 69(4):28-31.

〔5〕 Falk, J. H., & Dierking, L. D. Lessons without limits: How free-choice learning is transforming education〔M〕. Lanham, MD: AltaMira Press, 2002.

〔6〕 Uriely, N. The tourist experience〔J〕. Conceptual developmen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1): 199–216.

〔7〕 Falk, J. H., Ballantyne, R., Packer, J. & Benckendorff, P. Travel and Learning: A Neglected Tourism Research Are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 39(2):908-927

〔8〕 教育学者提到“壮游”我们能做到吗?〔EB/OL〕 〔2011-09-08〕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js/thjs/2011-09-09/content_3741494.html〔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旅行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