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俊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开放大学开放教育高校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之一,重在对学生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检测,为学生以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分析开放教育学生特点、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采用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引导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科学设计教学任务,把书本理论变为实际应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导讲练测教学法;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49-03
开放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放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成人,计算机的基础和使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操作比较熟练,但多数学生只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会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还有些基层单位的学生, 平时使用计算机很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很差。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都是业余学习,存在突出的工学矛盾问题,因此开放教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知识,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2010年修订版)(必修课,4学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重在对学生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检测,特别是操作技能的检测,为学生以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自从教育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行全国统考以来,新的考核模式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适应新的考核模式,提高考试通过率。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归纳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导讲练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什么是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
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以每个模块教学目标为主线,结合学生工作实际,科学设计教学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给出任务目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小组学生展示、讲解作品,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完成的作品进行测评。该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掘学员的创造潜能和动手操作技能,教学做一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导讲练测教学法如图1所示。
2 导讲练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1 帮助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学会学习
通过介绍什么是开放教育、开放教育学习模式,温习三级电大基本学习模式,使学生了解开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思想引领行动,学生有了新的学习观念,就会指导其学习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基础上,我给出了本课程学习方法和建议,概括为24个字:提倡自学、循序渐进;强化实践、注重测评;学以致用、读书读报。教会学生上网使用网络资源,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设计实时、非实时多种答疑方式,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2.2 合理归纳整合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任务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归纳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任务,因材施教[1],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欲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有9章内容,其中第1、6、8章内容,理论知识较多,需要学生牢记。第2、3、4、5、7、9章内容实践性很强,也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在掌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将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设计成若干个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如表1所示:
每个任务都包括任务描述、操作步骤、知识解析、操作练习、任务评价五部分,有些任务还包括拓展训练。
“任务描述”描述工作任务,并分析完成该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给出任务目标,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
“操作步骤”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操作思路和步骤;并配有操作步骤的视频和音频演示。
“知识解析”介绍了与本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完成任务;
“拓展训练”给出了一个与本任务类似的练习任务,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任务评价”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每个任务评价表给出的标准进行评价。一般教师评价占50%,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最后得到该同学的任务训练总成绩。
2.3 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2.3.1 创设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习
好的學习氛围能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的学习效果。因此每节辅导课前我都会温习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时时帮助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答疑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3.2 展示作品,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我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入新课内容。提出任务目标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探究如何制作个性化的作品,创新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协作精神。
2.3.3 加强实践,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因此我在辅导课时安排上,四分之三的课时让学生上机操作。我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机操作,鼓励学生将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收获很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和设计任务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达到了师生同共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2.3.4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制作的作品,并讲解制作思路及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学习,相互交流,总结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可指出他人的不足。老师起到主持者、总结者、启发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讲解,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信息表达能力、正确评价他人能力。
2.3.5 教师点评,师生共同评价任务
学生展示作品后,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品中的特点和优点,给出改进的建议。最后按照每个任务评价表给出的标准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一般教师评价占50%,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比如:第3章任务1评价表如表2所示:
2.3.6 作业巩固,融会贯通
学生通过自己完成任务,观看他人作品,参考老师的点评,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完善。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操作技能。同时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完成拓展任务,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3 传统教学法与导讲练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比较
以新疆兵团电大第五师分校2010年—2013年开放教育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成绩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辅导中,采用单纯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是教学效果不太明显。2012年春季,我开始使用导讲练测教学法,网考通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013年春季,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培训,教学任务的设计贴进学生的工作实际,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很好,网考通过率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也感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收获很大。
2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导讲练测一体化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开放教育学习理念,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掘学员的创造潜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为灵活的操作应用,提高了学生网络考试的通过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謝幼如. 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高艳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2).
[3] 周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0(6).
[4] 于宁.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