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感受真正的艺术

2014-05-30 05:48何韵兰
中华家教 2014年8期
关键词:少年宫涂鸦成果

我的一位广东朋友每个周末让孩子到少年宫美术班上课,从孩子4岁起坚持了10年。从涂鸦学到美术欣赏,她认为不必过早为孩子设专业目标,也从来不逼孩子去追求那些只能满足大人虚荣心的“成果”,而给孩子保留一片没有压力的自由天地。这个孩子后来转而热爱数学,他说在数学中也可以追求美,到初中还以“数学中的对称美”为题发表了引起不小轰动的论文。

另一个实例是在火车上听一位年轻家长对我讲的故事:他们一家人都有“艺术细胞”,但阴差阳错,成年人的职业都和艺术无关。所幸孩子从小喜欢涂鸦,在少年宫美术组简直如鱼得水,奖项不断,为了让孩子快点成为“美术家”,成就家長未实现的夙愿,他们以高酬金请了名师给孩子开“小灶”,恨不能每周都要出“成果”见“进步”。不料,三个月之后的“成果”是:这个孩子从此拒绝再画画。教师也说:压力太大了,已经和兴趣无关了。

这两个事例说明什么?正好例证:家长的认识和追求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说,成长比输赢重要,兴趣比成绩重要。

少儿艺术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开启孩子的心智、潜能、创造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和文化品位。

从成长过程来看,孩子一出生就对未知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年幼时可以天马行空,通过儿童画会非常充分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艺术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产物,所以艺术能与孩子的天性相融合,帮孩子发掘潜能,这种相互作用是最自然的。

现在,我们的美术馆、各类艺术馆和博物馆还有低价音乐会,剧目已经非常多了,但好多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欣赏,整天就在书本和考卷里面跑来跑去,这样很难提高艺术素养,因为亲自到艺术圣殿现场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看画本听耳机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现场表演的经典艺术才能让孩子有敬畏之心。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以功课忙和安全为由剥夺孩子享受艺术滋养的机会,应该从小就为他们创设一个人文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艺术空间,这远比物质的满足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和“发现”艺术的魅力对家长来说也是补课的需要。

艺术是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欣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美好事物,享受艺术也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艺术不可以“高价速成”,也不应该以“没学过,所以不懂”为借口自已把门关上,更不应该把“技法”“价位”“出镜率”作为评定艺术高下的标准。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启发孩子对艺术的向往和兴趣,和老师一起给予他们充足的艺术营养。同时鼓励他们热爱生命和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真诚而大胆的用艺术语言进行表述,他们将来不一定都是艺术家,但应该热爱艺术,懂得欣赏艺术,而且艺术不但能帮他们提升精神境界,也能帮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创造力和艺术通感,让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何韵兰 著名画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多年从事艺术教育公益性、学术性的推广)

猜你喜欢
少年宫涂鸦成果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创意涂鸦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创意涂鸦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免费“染发”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