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的爸爸来学校接孩子,拉下脸来跟我说:“李老师,我的孩子到这里来是为了学新东西的,可学了一个多月,也没见你教她什么。她在家画的是房子和花,在你这里画的还是房子和花。”
我看过孩子以前画的画,她画的房子和花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既没有感知,也没有思考,更没有创造。但孩子现在画的房子和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成为表达一个情节与思维过程的手段,说明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
那一次,我用了很长时间,给孩子的父母讲“有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与“没有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之间的区别。
儿童美术教育重在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
在美术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崇尚速成、立竿见影的“教”画画,而受不了那种漫长的培养过程。他们会说:孩子还小,在画画方面一点基础都没有,总得教点什么吧,比如素描、国画之类的。但我要说,你讲的这个基础就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必须要有一个身体来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心灵就是那个身体,比如感受力、欣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等,而表达心灵的技术,像你说的素描呀国画呀就是衣服。教育孩子不能舍本逐末,心里只想着衣服而忘记孩子首先要有一个结实的身体。换言之,不能只要求技术的学习而忘记关注他内心的成长。
我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这边,我教孩子画一只简笔画的鸟,先画一个椭圆一个正圆,加上几个三角就是一只鸟;那边,我让孩子去观察鸟、自己画鸟。这边的孩子用几分钟就学会了画鸟,画得还很像;那边的孩子可能会把这鸟画成一团乱麻。但这边的孩子完全是照着别人的样子画的;那边的孩子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画了一只鸟,并且由于没有使用公式化的绘画语言而画出了一只独特的鸟。
尽管可能因为成人在自己以往的经验当中找不到这样的鸟,对孩子的“胡写乱画”不认可,但是孩子得到了观察、思考、创造这样的表达形式,得到了眼、脑、手之间的配合与训练。这是孩子按照科学方法观察和画的鸟,即使在你看来画得很糟,也是不应该扼杀,而是应该保护的——孩子得先有观察、思考、创造的实践经验,然后才需要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绘画“转型”期,“渗透”式技术教育是必要的
有人说,“李跃儿教育”就是让孩子乱画,什么也不教,意思是说我从来不教孩子技术。其实,我是把技术看得很重的,不过,我认为技术是以渗透的方式输入的,不让孩子感觉是在教技术,不然就会引起他们对技术的过分关注。因为知识与技术是用来表达思想、心灵的工具,要是过分强调它,就会使孩子把它看成“惟一”,惟恐做得不能与老师讲的一样,这就封闭了孩子的心灵通道。
我曾给家长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我让家长们先跟我画一个小女孩,然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让他们把故事中的人物画出来。结果,他们的第二幅画全都受了我的第一幅画的影响——每个人都在嘲笑自己受了愚弄。我说,这叫思维侵略。我先教你们东西,再让你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東西控制了。我的教育为什么不只用教的方式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如果我只会教,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我控制了,没有个人的空间,没有想象,没有创造。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都跳不出来。
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老师的技术输入要根据进度,根据孩子的需要,不能死板地照着预先的计划定点、定时完成,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见缝插针。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
我曾经打比方说,孩子来到沙滩上,不但对制造城堡的技巧一无所知,甚至还不知道需要铲子这样的工具。在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体会到没有技巧的无奈以及缺乏工具的不便,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渴求。这时,我们将铲子悄悄放在他们手边,他们就会自然地拿起,忘情地使用。而且,每个孩子,由于个性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铲子,技巧就这样产生了。
当城堡完成后,再与孩子一起讨论,铲子怎么使用效果会更好?这时,他们会发现,铲子在使用上还有这么多的窍门!要是我掌握了这些,下一次就能造出更棒的城堡了!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他们才会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怎么努力都不行,便会产生强烈的对知识、技术的渴求,他们就会来请教,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
我们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对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告诉他脸的画法,不会画什么,我告诉他什么。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不让他关注技术他也会关注的。
孩子大约在12岁以前对于技术是不太在意的;12岁以后,便有了强烈的追求技术的愿望。他开始觉得自己是成人了,开始瞧不起儿童画。这个时候,你再让他画“大怪鸟”,他会认为这是小孩画的画,他的内心很佩服把画画得跟真的一样。他开始追求这样的效果,对于自己画不像、达不到效果很不满意。这个时候他会认识到:绘画语言要达到好效果,要达到艺术的层面,就要有技术的支撑。
因而,在这个“转型”期,及时对孩子进行“渗透”式技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孩子就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状态,由于审美的提升,技术跟不上,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失去表达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既让孩子进入技术,不使他们感到乏味,还要尽量不破坏孩子的智慧因素。
(李跃儿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芭学园”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