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艳花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重度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对 116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策,并针对其并发症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通气前、后的依从性。结果:患者的依从性,通气后较通气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症结合心理的综合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依从性。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依从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5-01
选取我院2011年01月 -2014年01月116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策,并针对其并发症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01月 -2014年01月116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均符合 2002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呼吸衰竭诊治指南”中的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1],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机械通气。116例患者中,男74 例,女 42 例;年龄 59-95 岁,平均 (70.5±1.7) 岁;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D) 急性加重期 56 例, 冠心病24例,哮喘 24例, 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12例; 体征: 意识清楚者90例,可配合咳嗽等,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意识模糊者26例,生命体征不稳定。
1.2 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使用塑料气垫面罩将患者面部罩住,继而通过调节固定带使其与面部紧凑,控制漏气,其中40例患者配合较好,并使用了鼻罩。然后,接通呼吸机 (BIPAP,vision,美国伟康)预先调节无创通气模式的相关参数,随后进入通气治疗阶段 [1]。
1.3 护理方法
1.3.1 无创机械通气前护理
根据患者各自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意识清醒患者鼓励其进行翻身、皮肤按压等轻活动,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 心率、 呼吸等基础生命值的变化情况,保持病房安静,温湿度适宜,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给主管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 [2]。
对于意识清醒的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惧怕面罩、鼻罩等心理,给予及时的解释,尽早履行告知义务,使其了解大致的治疗过程及无创的优势,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
1.3.2 无创机械通气中护理
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尤显重要,一般而言,在患者感觉舒适的体位下,使其头、 颈、 肩在相同水平位, 头略向后仰,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继而随时调整固定带;同时,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指导其进行咳嗽、排痰,而对于意识模糊患者则需及时清理痰液及呕吐物,防止窒息;调整湿化器的温度,以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达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的效果,必要时可予以吸痰,观察痰液性质、颜色和量,判断痰液黏度 [3];重视呼吸管路的消毒处理,一般鼻面罩用含氯1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进行清洁消毒,更换湿化罐内液体,1次/d。并定期检查呼吸机,做好维护、备用。
1.3.3 并发症的护理
腹胀的护理:若气流量较大, 无创通气时气体在进入呼吸道的同时, 也可进入消化道, 从而发生胃肠胀气,或者进入小肠可导致膈肌上移影响肺通气 [3],对此一般在病情允许下取半坐卧位,采用胃肠减压(空腹时经鼻胃管吸引)、湿热毛巾热敷腹部及按摩腹部等以减轻腹胀。压迫性损伤的护理:一般而言,持续使用面、鼻罩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长期压迫容易导致其鼻脊处、两颧骨处皮肤红肿疼痛,甚至溃破 [4-5],护理中经常观测固定带的松紧程度,防止过紧对患者造成损伤,可在鼻梁、颧骨等易损伤处用方纱或海绵衬垫以减少压迫,而对于已溃破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后予红霉素眼膏外涂或创可贴外贴,防止继发感染。
1.4 评价标准
主要对通气前后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分优、中、差三级,其中优:主动配合治疗;中:基本配合治疗;差:劝说后勉强配合治疗或不配合。进而评定依从率。
2 结果
随着护理对策的不间断实施,58 例患者的依从性较通气前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 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有创通气所带来的副作用已使得越来越多的呼吸衰竭患者逐渐选择无创机械通气,而随着传感技术及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日新月异,具有操作简单,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并发症特点的经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术在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2]。
笔者所在科室基于多年护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无创机械通气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时间将护理工作分为通气前、通气中及通气并发症3个部分进行,即对症护理,也强调心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通气后较通气前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结合心理的综合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杨文平,孙明英,刘秀芹.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2):1009.
[2] 叶寰,刘羽翔.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预测 [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6):424-427.
[3] 许章英,程洁曼,赵瑜.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舒适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62-63.
[4] 李家芝,刘昀,方萍,等.不同气管内吸痰方式对应用机械通气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B): 10-12.
[5] 周丽,陈建,徐洪山.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