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英雄
“世界杯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徐云龙是为数不多的,有资格回答这问题的中国球员之一。
六七月的世界,被绿茵场所覆盖。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在南半球的足球国度——巴西点燃圣火。11个小时的时差,虽极大地挑战了中国球迷的睡眠极限,仍阻止不了他们的看球热情。32天的日夜颠倒,一切围绕足球展开的交流终将告一段落。“世界杯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徐云龙是为数不多的,有资格回答这问题的中国球员之一。在一切话题不离世界杯的这个月,作为硕果仅存的“踢过世界杯”的现役球员之一,徐云龙不可避免被波及:“在接受采访或者参加活动时,会不断被问起,‘你看好哪支球队,认为谁会夺冠。”他无奈地笑笑,坦言只是凑热闹:“其实跟我关系不大,如果有中国队我肯定使劲儿支持。”受白天训练的限制,徐云龙只看了很少几场比赛。
韩日世界杯,米卢圆了中国足球44年的世界杯梦,这颗22人奋力拼抢的小球,给中国球迷带来太多悲伤后,终于送来了欢乐。年轻的徐云龙幸运成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终极梦想实现者之一。
2000年4月,时任国足主教练的“神奇教头”米卢选员,一大批年轻队员有幸得到展示舞台,进入甲A不到两年的徐云龙成为其中之一。“当时很兴奋,可以学到很多。”23岁的他,凭借年轻的冲劲和扎实的球风,在韩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小组赛上打入三球,帮助球队闯进了亚洲区十强。
意外往往出现在幸福的前一刻。十强赛前,一向以强壮著称的徐云龙,因感冒患上了菌血症,不得不暂别国家队,回北京治疗。好在国家队在十强赛高歌猛进,闯入世界杯决赛圈。
“神奇”的五里河体育场上空礼花灿放,亮丽的市政府广场球迷如潮,吉祥的绿岛酒店彩灯眩目。2002年10月7日夜,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是挥舞国旗欢庆胜利的人群。数十万全国球迷汇聚在一起,互相击掌拥抱。
这结果让徐云龙感到开心,但看到香河的十强赛荣誉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争强好胜的徐云龙感到些许遗憾。
之后的他,却感谢这份遗憾。2002年初,伤病痊愈的徐云龙再次被召回国家队,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每天闷头苦练,心无旁贷全力备战。终于,完成夙愿,进入世界杯中国队23人大名单。
被称为“纯爷们”的徐云龙,从小到大在赛场上都自信十足,不知道什么叫紧张。虽都是天然草皮,但踏上世界杯的赛场,中国队小组赛首战哥斯达黎加,升国旗奏国歌时,“那份感觉就不一样了,很感动。”
“那是2002年世界杯的第一场比赛。”12年过去了,徐云龙还记得清清楚楚,“比赛之前,国家队开了很多会,大概意思就是说:‘这场比赛十几亿人在看,所以一定要踢好。”
第一场赢,第二场输,第三场平,小组出线是国家队当时的计划。“那时几乎天天开会,别说我了,老队员都不行了。”徐云龙说。徐云龙记得,踢第一场比赛时,腿都是软的,“那是踢得最臭的一场球。后来大家都觉得没戏了,也就放开了。后面两场比赛虽然输了,但没那么别扭。”
输给哥斯达黎加之后,中国队彻底卸下了心理包袱,即使后来面对实力更强的巴西和土耳其——这两支球队最终分获冠军和季军——队员们也放开了。特别是在与巴西的较量中,徐云龙丝毫不怯场,无论是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还是德尼尔森,徐云龙没有放他们在自己眼前轻松过去。3场小组赛,他打满270分钟,成为出场率最高的国脚之一。
能收获这份辉煌,对徐云龙和家人来说,都是意外之喜。“没有想到自己会踢到专业队,并坚持到现在。”
徐云龙的父母都是舞蹈演员,爸爸是一位资深球迷,从小深受熏陶的他,在5岁时选择了足球。经过层层选拔,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徐云龙进入了北京市第一个儿童足球学校——石景山八角小学,开启自己的足球道路。
因为离家远,徐云龙不得不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石景山体育场看台下面的一间大屋,十几个孩子上下铺挤在一起。即使艰苦,但能踢球,也是快乐的。
1988年,三年级的徐云龙转到什刹海体校,接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足球训练”。之后的八年,相比其他项目,足球队一直默默无闻,鲜有专业队来选员。虽然有过迷茫,甚至是短暂的放弃,但徐云龙终究坚持下来,等到了自己的伯乐。
1996年,时任北京青年队的教练张建国,一眼就相中了“比同龄孩子看起来高大”的徐云龙,将他带进威克瑞俱乐部,徐云龙的足球生涯,翻开了职业的新一页。
当时的威克瑞,聚集了北京最会踢球的青年运动员,年龄最小的徐云龙,发现靠良好的身体素质,根本弥补不了意识和技术的短板。想要做到最好,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肯吃苦,再加上天赋高,徐云龙很快就赶超上来。“在拔高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为徐云龙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起爱将的成功,张建国总结道。
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能时刻准备着,时刻努力着。1998年,随着多位功勋球员离开,国安队变得青黄不接,饱受人员紧缺的困扰。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国安收购了威克瑞。这群只在乙级联赛小打小闹的年轻人,瞬间像是坐了升降机,被迫踏上了甲A的草坪,这让他们意外又惊喜。
所有人包括徐云龙都没有想到,绿袍一上身,就穿了14年。这些年,他从替补,小将,主力,再到队长。与国安一起,从年少轻狂到成熟沉着。终于在2009年10月31日,收获了辉煌。那一天,国安4比0击败绿城,从永远争第一到得到第一。
赛前,徐云龙第一个从更衣室里走出来,表情平静,丝毫不见大战前的紧张。他的任务虽然艰巨,但成功防守住绿城外援奥托,全场完美守住国安的防线,伤停补时在4分钟结束,主裁判口中的哨子长鸣三响,北京国安赢得了2009赛季中超联赛冠军,这也是国安历史上首个联赛冠军。
34天后,徐云龙以国安队长的身份,在上海举起了火神杯。
荣耀的背后,他们也经历过低谷和无奈。
2002赛季,国安同深圳积分相同,并列第二。最终采取抽扑克牌的方式决定名次。国安领队魏克兴抽到了梅花J,深圳助教谢峰抽到了黑桃Q,国安只好屈居第3。2004年10月4日,国安客场挑战沈阳金德。因为主裁判周伟新判给主队的一个争议点球,点燃了国安将士的怒火,全队罢赛。
大家印象中的徐云龙,爱热闹讲情义,爱跟熟人开玩笑,是最道地的北京性格。这样的性格,让他结交了一大批朋友。可一旦跟足球相关,他就有些“急脾气”,认真也较真。在球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着急提醒队友的场景,微博上看到意见不符的嘲讽,他会毫不避讳地转发,解释或者回敬几句。“并没有恶意,这只是我说话的一种习惯。”在为数不多的电视采访中,他的回答总是简短在理。
在被大多数人暂时遗忘的另一边,中超停赛。国安仍以半天训半天休的节奏正常训练。从教练到球员,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在看到助理教练参与热身时,主帅曼诺萨开起了玩笑:“对,就这样练,过一阵我们签约。”
在一扇虚掩着的小铁门外,三五个身穿国安队服的少年,嘻嘻哈哈地在小型停车场里传球、射门。即使是在世界杯决赛的前一天,号称中国最忠心的球迷,一如既往地身着绿色队服,驾轻就熟地等待着自己的偶像。累了就在一旁坐坐,看见训练时的精彩瞬间,也会激动地鼓掌欢呼。在这里,能感受到“快乐足球”的意义。
太阳顶头照时,国安全队结束了一天的训练。队长徐云龙帮着收拾完器材,最后走出了训练场。满身是汗的他,被等候了半天的绿色身影包围,一系列合影、签名之后,他追上队友,就刚刚训练时的“误伤”,开起了玩笑。
作为为数不多的70后球员,徐云龙仍旧坚持着,看了训练,国安球迷微微放心,队长至少可以再坚持两年。昔日的队友、对手纷纷投身新的生活,开始新的启程,但他仍在。“不是坚持不坚持的事儿,很多球员都是说退役或是被退役的,其实能力上还可以踢,但大家没有给予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在还能踢的时候就被放弃了。我比较幸运,可以踢到现在。”
35岁的徐云龙现在的目标是,“保持好自己的状态,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这一切的努力,“只不过是想拿更多的冠军。”
徐云龙的微博头像,是他身披国安队服的宣传照,照片的左侧写着“站在赛场上,就代表北京的荣耀。”只为热爱的家乡争得荣誉,完成所有球员一生一队的追求。人生赢家,不过如此。
不老男神
邵佳一收到红牌后不知所措的表情,等同中国队在12年前那届世界杯的情绪,但不论当时的中国队怀着怎样沮丧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次经历,注定占据那些国脚们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分量。
一句话引起了喧闹。“你男神出来了。”国安训练结束后,一出训练场的铁门,邵佳一就被紧紧包围起来,他的球迷女孩居多,送礼物、要签名、求合影,任何要求都微笑着满足。即使顶着强烈的光线,忍受两个多小时高温训练后的汗水,邵佳一的脸上没有一丝不耐。
巴西世界杯的火热席卷了全世界,中国球迷在熬夜看球时,激动中掺杂着些许遗憾,不禁回忆起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首次闯入总决赛时的情景。
彼时入选世界杯的大名单中,遭受质疑最大的,是年仅22岁的邵佳一。
“当时我也没想到,会入选国家队。”在大众的心目中,只有久经沙场,受到广泛认可的老将,才够资格入选国家队。但恰恰那个时候,中国队主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是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代表,他看重的,是球员未来的潜力和能力。
2000赛季,只打了10场联赛的邵佳一,被“神奇教练”米卢招入国家集训队。“那时有很多期米卢训练营,每一期都有很多人来很多人走,当时我并没有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没想到,留到了最后。”刚刚20岁的他,是国家队的“小弟”,从小到大的偶像,瞬间变成了并肩作战的队友,这让邵佳一既兴奋又紧张。在之后的全队大会上,他遇到了每个新进国家队的球员都无法躲避的问题:“足球场上最重要的动作是什么?”邵佳一紧张地涨红了脸,回答的几个答案都不正确,“我永远记住了问题的答案,下一个动作是最重要的。”
在汇集了当时中国最好球员的国家队里,资历尚浅的邵佳一像一张白纸,颇受米卢青睐,训练结束后,他常常会给这位左脚小将加练任意球。而神奇教练对战术的严格要求,以及永远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邵佳一影响颇深。三个月后,邵佳一随队参加了在黎巴嫩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杯,获得了第四名。
之后的十强赛,邵佳一坐在替补席,见证了他的偶像队友们一场场的胜利。2001年10月7日沈阳,于根伟的那一球,帮助中国队战胜阿曼,由此提前两轮拿到世界杯的入场券,他并没有异常惊喜。“可能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那届比赛大家都很集中,每个队员都达到了极致。”亲身经历了这份成功,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团队的重要。
2002年5月,在一片“为什么”的惊呼中,他PK掉一众十强赛的老将,入选了中国队征战世界杯的大名单,与队友一起奔赴韩国,开始了世界杯之旅。兴奋之余,也有压力。小组赛,中国分进了死亡之组。对世界杯而言,还是一年级新生的中国队,面临的对手不仅有世界霸主巴西,还有传统强队土耳其,想要晋级,必须在第一场赢下哥斯达黎加。“赛前的目标是进一个球得一分赢一场。”
最后,这些目标都没有实现。实力悬殊和经验不足,是中国队三战皆败的主要原因。但国家队在这次短暂大赛中的宝贵收获,是获得了大赛经验。“真正感受了才会知道,这种经验是100次友谊赛也换不来的。”在世界杯的赛场,亲身感受世界诸强的拼尽全力奋战,也是中国队迄今为止得到的仅有经历。
对邵佳一来说,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第三场比赛时的那张红牌。“我不是成心要去踢他的,只是一个凑巧。”完全懵了的邵佳一,一下场就回到更衣室,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他收到红牌后懊恼不知所措的表情,等同了整个中国队那届世界杯的情绪缩影。
但不论当时的中国队怀着怎样沮丧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次经历,注定占据那届国脚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分量。
邵佳一也承认,他是幸运的。在世界杯结束前,他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
五岁时,父母带他去参加了北京市幼儿足球学校的招生考试以10比1的比例入选。“进入体校才真正第一次接触足球,之前看我爸打篮球比较多,足球对我来讲没有太多的概念,但他把我领到体校去,报名参加一个足球的培训,就开始我的足球之路了。”吃苦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每天都要训练,当时是在布满大石头子的土地上,两个膝盖始终被紫药水覆盖。”对他而言,苦并不算什么,真正让要强的他感到沮丧甚至放弃的是,迟迟不能上场比赛。教练不急于让他上场,也没有战术指导,只是严格把关技术,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他将来打下了基础。
1992年,他入选为北京少年队队员,在芦城体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足球生涯。邵佳一到现在都记得教练告诉自己要去芦城(北京市第三体校,少年队训练地)时的狂喜之情。彼时的邵佳一是团结湖三中的初一尖子生,父母为是否让儿子放弃读书而纠结,班主任遗憾少了个大学生苗子,邵佳一却早早地和班里同学说了拜拜。
所有的走运背后,都有一部艰辛史。在体校的后两三年,几乎每天训练完,邵佳一都要加练定位球和射门。为了弥补身体素质上吃的亏,他特别注意对自己技术、意识的培养。1992-1996年的少年时期,他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不断提升,1996年,顺利入选北京青年队。两年后,18岁的邵佳一进入北京国安队。“96-98年,我各方面水平算是一大飞跃。”看见了进步,加练的欲望更加强烈。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他在球队不止打上了球,地位也逐渐稳定,进入国安也就顺理成章,实现了作为北京球员的最基本梦想。
1999年,国安前锋杨晨转会法兰克福,附加条款中,得到四名年轻球员免费培训的机会,邵佳一又一次入选。“当时作为年轻队员被选中很幸运,去法兰克福二队训练比赛让我知道,外国球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没出去之前会觉得他们太强了,实际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大家原来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只不过想法不同。”首次留洋经历,对他以后的选择影响巨大。
“世界杯结束后,我的经纪人拿着我踢球的录像给1860教练看,说有一个球员踢过世界杯,由此得到了试训机会。虽然登上了世界杯的草地,但当时中国的联赛并不受到欧洲的认可,能去德国打联赛,是中国球员遥不可及的梦想。2002年底,甲A联赛结束后,邵佳一启程慕尼黑,开始了试训。半个月后,“为了我们球队的未来,我们需要邵。”这句话,让邵佳一在2003年以租借的方式留了下来,开始了他的四大联赛梦。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梦想的实现道路会如此的艰难,原本一切顺利的邵佳一,体会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滋味,磨难。节奏快、拼抢凶、训练时间强度非常大,是德国足球给他留下的初始印象。“每场比赛都要百分百的投入,拿出全部的身体能量去完成。”不光是训练,在德国的一切杂事都需要他分心处理。搬家后,自己去宜家买组装家具,跟朋友一起建家,“那应该是我职业生涯最累的一段时间。”
伤病对每个运动员来说都是最大的障碍,对邵佳一来说也是如此。
“我去德国之前,没受过任何伤病。”因为急于表现自己,年轻的他希望尽快适应球队的节奏,早日踢出自己梦寐以求的足球,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2010年9月,邵佳一在主场对阵柏林赫塔的比赛中首发出场。那场比赛是他4个多月来第一次打主力,但却是因右膝半月板撕裂而离场。
2003年,登陆德甲仅仅半年,邵佳一的伤势渐渐积累,终于被十字韧带断裂击倒。养伤的日子,即使艰难,他也咬牙熬了过去。2004年4月17日,慕尼黑1860主场对汉堡的比赛,他终于回来了,最后时刻的一脚妙传让同伴敲开了对手的大门。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法挽救处在掉级边缘岌岌可危的球队。一个多月后,1860保级失败。
随后1860降入乙级,球队成绩始终很不理想。再加上合约即将到期,邵佳一渐渐有了转会的想法,2006年7月,他加入了德甲升班马科特布斯球队,2006年10月29日,打入了加入科特布斯的首粒正式进球。
但从南到北,从慕尼黑到科特布斯,却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科特布斯遭遇降级时,邵佳一虽然难过,却不像5年前那样手足无措了。合同刚好到期,他不知道该去哪儿,之后,慢慢没了邵佳一的消息。
2011年12月13日,北京国安俱乐部正式宣布,与旧将邵佳一签约。“回到国安,我希望可以补偿我走了以后,对国安的损失。我希望可以用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帮助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又一次回归,甲A已经变成中超,一切都物是人非。“以前踢联赛是以中国球员为主导,回来之后发现,最大牌的球员都是外国人,基本上每一只好的球队,都有三到四名质量非常高的外援。外援身价高得无法想象。这是阻碍中国球员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一些关键位置上都引用外援,会影响中国球员的发展。”邵佳一也重新走了一遍从替补,经过磨合,到主力的老路。
德国的这九年,虽然不如想象中的绚烂辉煌,邵佳一对此却没有遗憾。“从心理上来讲,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球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付出了100%的努力,我就很满足了,没有任何的遗憾。虽然成绩,或者与顶级球员相提并论的事情还没有,但我自己可以接受,从中国球员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来讲,现在回想起来会有很多总结和认识。这段时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提起那段已经远去的时光,他的眼神里只留平静的光辉。所有的悲伤、喜悦、困惑和伤感,都被留在了那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留给邵佳一的,只有俊朗脸上的细小纹路。
回国后,邵佳一身份发生了改变,在青少年足球推广中经常会看见他的身影。“现在已经没有城里的孩子去踢球了,我希望更多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去踢球,而不只是农村。”对于国足基础为零的现状,一向温和淡然的邵佳一,着急了。“当然如果以后发展成巴西那样的氛围,大家都在踢球,那是最好的,但我觉得就现在来看,从中国国情来讲,城里的孩子踢球才是真正可以帮助中国足球提高的一个捷径。”
小时候的邵佳一遇到现在的自己,会感到满意吗?
“我希望在不远的那一天,告别绿茵草坪时,可以满意的说,我付出了100%的努力,不后悔。这之前我都做到了,所以,应该是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