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改兰 乔文光 刘占敏
摘要 内蒙古大雁矿区由于采矿活动,形成了采空区,采空区上方产生了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土地损毁。该研究针对大雁矿区开采特点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采矿工程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整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损毁的土地功能得到了恢复。
关键词 采矿;损毁土地;整治; 大雁矿区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矿产资源开发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其开发过程中,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引发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料表明,我国矿山开采后破坏土地复垦率仅12%左右。由于缺乏必要复垦措施,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1],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矿区土地资源的复垦、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矿山开采与生产过程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土壤环境、水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而矿山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对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2种破坏方式:其一,因塌陷使土地丧失使用价值;其二,塌陷区地表水漏失,蓄水性变差、水田变旱地,导致土地不能耕作、田地荒芜。内蒙古大雁矿区由于采矿活动,产生了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造成土地损毁,笔者针对大雁矿区开采特点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整治措施,为类似地区进行土地复垦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研究区属北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历年最低气温-46.7 ℃ ,年平均气温-3.1 ℃。霜冻期长达8个月,年平均降水量400 mm,蒸发量1 267.10 mm,降雨期多集中在7、8月份。冬季积雪最大厚度31 cm,季节冻结深度3 m,西北风出现的频率最多,最大风速29 m/s。矿区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黑钙土,其主要特征是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黑钙土土体呈黑色、暗黑色或淡黑色;腐殖质层的厚度通常为30~45 cm;具有良好的粒状、团粒状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为5%~8%,土壤反应为中性至微碱性,pH 6.5~8.5,从上到下增强。矿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东端、大兴安岭西麓,属典型的林草过渡地带,区域内林地以针阔混交林为典型代表,草地主要植被类型群落建群种为禾草、苔草,优势种有冰草、芦苇、碱草等。群落高约20~30 cm,盖度60%~80%。
1.2 矿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大雁一矿采空区内,大雁一矿矿区面积9.899 8 km2,一矿始建于1974年11月, 2006年改扩建后生产能力提升为180万t/年,一矿井田内及外围共有小井49个(井田内44个),除部分小井报废外,其余小井均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于2000年均已关闭。自2004年,国家、自治区先后对大雁一矿地面塌陷、固体废弃物等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3期治理,治理面积6.065 3 km2。大雁一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仅为0.9 km2,该区位于大雁一矿矿区东南,南侧距牙克石市东山煤矿约1.2 km,地面沉陷形成于2008年,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地裂缝,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草地,范围0.21 km2。地面塌陷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原地方小煤矿乱采乱挖形成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塌陷坑、煤矸石占用破坏土地,占用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农田,范围0.103 km2。
1.3 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既产生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也广泛、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影响和制约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大雁矿区采矿主要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地裂缝、地面塌陷、固体废弃物占用破坏土地资源,而地面塌陷是井工采煤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其危害性严重[3-4],
1.3.1 地裂縫。
区内地裂缝50条,地裂缝缝宽0.1~0.3 m,缝长最长可达109 m,最短4 m,可视深度约1.5 m,累计长度1 563 m,破坏土地类型草地、矿区道路。
1.3.2 地面塌陷。
区内塌陷坑共有30个,最大单坑破坏土地面积270 m2,最小单坑破坏土地面积17 m2,坑深2~4 m。塌陷坑容积7 824 m3,损毁土地2 932 m2。损毁土地类型为草地、农田。
1.3.3 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共有3处,堆高2~3 m,占地面积1 996 m2,总堆积量4 256 m3,占用土地类型草地、农田。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整治
2.1 损毁土地的地形整治
2.1.1 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此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物工程量计算方法为:根据实测1∶2 000地形图,将测量出的每一处塌陷坑、固废堆的面积及平均深度(高度)进行塌陷坑、固废堆体积计算;结合实地调查GPS定位圈定塌陷坑、固废堆的分布范围确定平整、清运和种草区面积。塌陷坑、固废堆的平均深度(高度)确定方法:对每个塌陷坑、固废堆布设至少3处深度测量点,根据塌陷坑、固废堆的复杂程度对测量点的布设数量做相应调整。每处深度测量点是以坑(堆)顶至坑(堆)底边坡垂直高度的1/3~2/3进行深度确定,经每处测量点确定深(高)度后,取一平均值作为该塌陷坑、固废堆的平均深(高)度(图1)。地裂缝计算方法为地裂缝长度、宽度及可视深度进行估算。
图1 塌陷坑平均深度取值示意
2.1.2 地形整治方案。
2.1.2.1 地裂缝整治工程。
地裂缝治理方法采用较为普遍使用的夯填法,首先利用1.5 m3装载机、5 t自卸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将填充土方输运至治理现场,治理区内地裂缝宽度0.1~0.3 m,大型机械直接施工将对周边草场植被产生较大破坏,施工中可采用胶轮推车等工具进行人工填充,治理过程中需尽量缩短运距。治理区地裂缝总长度1 563 m,平均深度1.5 m,经估算地裂缝治理需土方484 m3
2.1.2.2 塌陷坑、廢弃井整治工程。
治理区内塌陷坑规模不等、形状各异,由于固体废弃物回填后地表植被恢复需大量耕植土,为了不造成周边取土二次破坏生态环境,首先利用挖掘机、59 kW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对塌陷坑内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 cm,治理区表土剥离面积2 929 m2,剥离量879 m3,各塌陷坑剥离土方就近存放,待塌陷坑回填固废后进行表层覆土工程。表土剥离示意见图2。
图2 表土剥离示意
区内塌陷坑共有30个,废弃竖井1个,治理区塌陷坑及废弃竖井固废(矸石)回填量7 820 m3,覆土总量880 m3,其中剥离表土量879 m3,废弃竖井就近取土1 m3。
治理区内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堆积量4 256 m3。不能满足塌陷坑及废弃竖井固废回填需求量,剩余3 564 m3固废量全部利用其他矿山产生的煤矸石进行回填。治理时首先利用1.5 m3装载机、59 kW推土机、5 t自卸车等机械设备将
治理区内3处固体废弃物回填进其周边塌陷坑内,塌陷坑回填时距地表30 cm时停止回填固废,改用剥离表土进行表层覆土。回填时将粒径较大的土方回填至坑底,粒径较小的土方尽量回填至上部。
由于废弃竖井无法进行表土剥离,但其需土量不大,可就近取其周边土壤进行表层覆土,废弃竖井固废回填量93 m3,表层覆土量1 m3。
2.2 治理区松平及绿化工程
治理区分为A、B区,A区为地裂缝治理区域,采用治理方式为人工填夯,治理过程中区内植被破坏程度较小,植被可自然恢复,且地裂缝对区域地形破坏较小,平整及绿化工程可不予考虑。
B区为塌陷坑集中区,为达到回填后与周边地貌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在回填塌陷坑表面进行松平,机械可选用拖拉机牵引铧式犁、平地器等设备[5],松平深度20 cm,B区塌陷坑表面松平区总面积(包括固体废弃物占地面积)4 928 m2,松平土方量986 m3。
松平过程中同时播撒适宜当地生长的羊草、冰草、冷蒿、苜蓿、甘草、黄花等草籽,散播面积4 928 m2,草籽撒播量按80 kg/hm2计算,需撒播草籽39.5 kg。
3 结语
大雁一矿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严重,对矿区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大雁矿区土地资源得到保护,消除了治理区内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使当地居民人心稳定,社会安定,积极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采矿损毁土地整治的实施可使整治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整治区景观的变化。可以改变治理恢复区较差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废弃土地恢复成草地,从而提高了治理恢复区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从而创造一个较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2)防风固沙,减少了水土流失。经过治理与草地恢复,地表风蚀沙化得到根本控制。
(3)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经过治理后,地面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地抗冲、抗蚀能力。
(4)可有效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使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提升,间接地创造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秀峰 ,刘 硕,李富平.承德市平泉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23(2):129-131.
[2] 陶知翔,成先雄,赵美珍.矿山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金属矿山,2008,37(1):103-106.
[3] 乔文光,杜贵旺.内蒙古自治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探讨[J].西部资源,2010,35(2):27-29.
[4] 何芳,徐友宁,袁汉春,等.煤矿地面塌陷区的防治对策[J].煤炭工程,2003,30(7):10-13.
[5] 杨文彬,史晓楠.永城市陈四楼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