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瑜
教育信息化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内涵,教师要创新就要成为研究者,因为研究是一种造性的认识活动。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就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研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他不同于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因为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也不同于一般的有经验的教师,因为他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并在教育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研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具体表现出“低水平重复”、“缺乏名师的专业引领”、“受教研时空限制”等诸多问题。通过网络研修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开展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名师的距离,分享研究、合作的愉悦,从而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通过教研科研达到教师自身成长的培训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常规培训方式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它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可以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网络研修,在努力提高教师校本研修效能的同时,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运用研究的思维开展教育实践,通过反复实践泛化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总结出新的规律,可以说网络研修不但开展校本研修的创新形式,还是培养研究型教师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整体规划,构建网络研修的管理体系
开展网络研修必须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在完善信息发展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教育、与学校管理整合研究的探索实践。在整体实践性改革實施中,把教师们的主要精力集中聚焦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上,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工作能够持续地活力运转。学校应该出台与信息化管理匹配的评价制度,逐渐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成立与教育信息管理配套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团结协作。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有关文件,进行各种讨论,认真听取汇报。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热情,激励教师深度参与,使校本研修更具驱动力、凝聚力、自生力和同化力。
二、设计平台,提供网络研修技术支持
学校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开展网络研修基础,对实现有效的网络研修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中,学校要从教学需求出发投入大量资金,借助外部研究机构优势,对校园网进行改版和升级,为教师专业化素质提高和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为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创造发展机会。
三、创新形式,开展多样化的网络研修
传统的研修形式重视教师的已有经验的传授,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推动,课堂教学要想有效开展,教师的研究型品质必须形成和不断完善。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旨在促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氛围的形成,从而达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涌现教育创新成果的目的。为了帮助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精通教育传播技巧,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我评我自己”“我评我团队”“我思我专题”系列跟进式研训活动。帮助教师以有效手段掌握有价值知识,帮助教师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进而提高研修效能。
1.抓自我反思,用内省和自悟提升网络研修意识
电教组可以将每位教师的随机课堂实录传送到校园网站上,充分发挥网络视频优势,引领教师对照课堂教学实录,围绕教导处设计的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实施细目表,以“我评我自己”的形式对教学策略实施进行自诊、反思,逐步达成共识。
2.抓同伴互助,用主题团队合作推动网络研修教研
教导处可以将个体的思考引向互助开放的交流共享中,帮助教师树立团队研究责任,培养团队协教意识,主动去分享团队研究过程。围绕研究的“主题”,借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我评我团队”,在分享集体智慧中,提高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战斗力。
3.抓行动研究,用教学微格诊断体验网络研修
以课例(片断)为载体,借助学校微格教学闭路电视系统,通过“我思我的专题”在同步观摩点评和片段录像回放反思中,开展研训活动。课后学年组利用集体教研重新播放录像,针对研究主题,进行教学微格诊断。
4.抓主题论坛,用主题跟进式研讨丰富网络研修
网络研修实现了教师研修的民主、平等、开放、共享。抓住网络论坛形式,通过多点式深度磨课,交互讨论中提高动态研究效能。
(1)互动延伸式论坛,就是在常规教研的基础上,把研讨延伸到网络中。最典型的就是经典课例现场引路,网上评课。是解决现场互动时间有限,专题研究不深的弊端的二次跟进研修,动态把握研修节奏,在研修活动的全员性上有了突破。
(2)主题研讨式论坛,就是针对知识的特点、教师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易错点,在网络上发起研讨话题,全体教师针对研究主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研讨的主题力求开放,使教师有话可说,互相启发,生成新的专业智慧。
5、抓即时跟进技能研修,用开放的信息技术优化网络研修
网络研修虽然具有跨时空的交互性,为教师平等交流提供了条件,但其绝不能取代面对面的研修。面对面的研修能以目光接触、注视等多种线索,更充分地表达和领受情感,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提供更多的对话机会,可以使教师之间、教师与培训者之间能迅速获得联系,其现场感和群体互动效应是其他单一媒体无可企及的。校本研修管理模式——“问题定位—探讨策略—团队培训—专题研究”。可以梳理困惑捕捉亮点,及时设计培训内容开展跟进式研修。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感到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率普遍提高,给课堂带来了飞跃的改变。于是将其中有效使用“课件”的优秀案例通过“用身边人讲身边的故事”开展同伴间的学习交流。在发现优势的同时,也梳理出了目前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教导处和信息技术中心进行对接,通过反思和研讨,达成了及时研修共识:目前,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想用”到“用会”这个阶段,那么如何将引导大家由“用会”走向“会用”,使其能够科学地、可持续地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性,是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反思总结后教导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内容进行新的规划,出台了《信息技术管理能力提高校本研修方案》,随后开展跟进性的校本研修。通过分层培训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完成了基础性信息技能的研修,通过集中培训完成了资源搜集、整理、共享和优化的共性问题。
这种即时跟进式校本研修,定位准确,使研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真正帮助教师解决了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的教育技能研修需求,突出了网络研修的本质内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化的校本研修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网络教研,可以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使研究文化日渐形成。网络研修,开辟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天地,必将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功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