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何燕青
【摘要】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碳酸氢钠联合苯溴马隆一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碳酸氢钠,并在急性症状期即运用苯溴马隆降尿酸联合治疗。结果:经治疗5-7天,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血尿酸水平改善显著。结论:运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在急性症状期联合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运用中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44-02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尿酸类物质生成过多或者排除过少,从而导致尿酸在体内以钠盐的形式沉积于关节软骨中,从而引起的组织异物炎性反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来探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碳酸氢钠并在急性症状期即联合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美国风湿病协会拟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参考标准》为依据确诊了20名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4岁,平均42.3+13.7岁;急性发作病程最短17h,最长48h,平均32.2h+6.9;诱发因素:以高嘌呤饮食发病者17例,疲劳、受凉3例。
1.2治疗方法
表1:一般资料
性别 年龄
(岁) 病程
(h) 诱因
男 女 高嘌呤饮食 疲劳、受凉
14 6 42.3+13.7 32.2+6.9 17 3
我们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对20例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用以控制炎症的发展,依据2012年美国ACR痛风治疗指南首次提出的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療。我们于控制炎症、同时使用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在治疗同时,让患者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各患者使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以避免肾结石的发生。
1.3判定指标
症状指标:关节疼痛评分:没有疼痛0分;轻微疼痛,不影响活动1分;中度疼痛,影响活动2分;严重疼痛,无法活动3分。
关节压痛的评分: 没有压痛0分;有轻微压痛主诉1分;按压出现皱眉2分;按压出现关节退缩3分。
关节红肿评分: 无红肿0分;皮肤微红1分;皮肤红加关节微肿胀2分;皮肤发热加关节明显肿胀3分。
实验指标:血尿酸(UA);白细胞计数(WBC)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了SPSS 16.0 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20名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血尿酸水平改善显著。治疗前,关节疼痛评分平均为1.78+0.62分,关节压痛评分平均为1.54+0.49分,关节红肿评分平均为1.67+0.58分,UA平均值为537.34+85.46umol/L,WBC为10.42+1.03×109/L。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平均为0.54+0.43分,关节压痛评分平均为0.47+0.38分,关节红肿评分平均为0.42+0.37分,UA平均值为327.52+38.78umol/L,WBC为8.72+0.42×109/L。
表2:治疗效果
项目 关节疼痛 关节压痛 关节红肿 UA WBC
治疗前 1.78+0.62 1.54+0.49 1.67+0.58 537.34+85.46 10.42+1.03×109
治疗后 0.54+0.43 0.47+0.38 0.42+0.37 327.52+38.78 8.72+0.42×109
3.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0%,并且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发病率已到达2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对多个脏器均有损害,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其常见病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随着时间的迁延其发作次数会逐渐增多,症状会更加严重且持续时间会逐渐延长,难以缓解。与此同时,高尿酸形成的痛风石会逐渐侵蚀破坏关节,从而使关节畸形及引发关节功能障碍,所以,要在早期对其进行处理。
目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药物主要包括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类固醇类药物。目前,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一线药物,通过非甾体抗炎药一般情况下1~2天就可以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一般在患者的症状消失后就停止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因为这不但不会增加临床效果,反而会使不良反应的临床发生率提高。秋水仙碱,既能起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作用,但其药物副作用较多,除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外,部分患者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精神抑郁、上行性麻痹、呼吸抑制等较重的药物副作用,故临床选用相对较少。糖皮质激素一般只在病情较重或者上述药物效果不好情况下短期使用。降尿酸的药物主要有以别嘌醇为代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和以苯溴马隆为代表的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约9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2],故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无疑更有运用价值。
目前针对急性期的处理我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或者类固醇类药物等来控制炎症的发展,传统的观念认为应该在症状控制后,依据造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再采取长期的降尿酸的药物治疗。但在美国2012年ACR痛风治疗指南中提出了,如果已经使用了抗炎药物,即可以开始降尿酸的治疗,本研究依据其指南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在本研究中,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运用非甾体抗炎药,在急性症状期即采取联合苯溴马隆降尿酸来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希望能给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Yu KH, Luo SF. Younger age of onset of gout in Taiwan. Rheumatology (Oxford),2003;42(1):166~70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z].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