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与提升途径

2014-05-30 10:48:04刘惠芳叶云峰
东方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调查分析用人单位

刘惠芳 叶云峰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是获取教育质量信息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文章从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用人单位

毕业生跟踪调查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一所民办高职,自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有6届毕业生,近15000多人走向工作岗位,为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关注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客观反映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科学预测就业市场需求,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现状概述

(一)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收入差别大。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主要分布在2500-3500元之间,专业之间差别较大,其中电子系较高,平均薪酬水平达到4330元。同一专业内部差距也较大,外语系薪酬水平平均为2800元,个别学生达到8000元以上。

(二)专业对口率调研较低。在就业与专业对口方面,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占全院毕业生人数60%,专业之间差距悬殊,媒体系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达80%,而外语系只有30%。

(三)职业稳定率不高。专业对口率和职业稳定率是评价就业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超过53%的毕业生变更一次及一次以上的工作。职业稳定率不高。

(四)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较好。超过八成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其中有大部分已在现岗位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毕业生。但也有6%的对自己工作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现状分析

(一)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院学科设置与社会脱节,具有滞后性。在调研中发现,2010届学院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7%,2011届全院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73.9%。其中工科类专业对口率普通较高,建筑工程造价对口率为97.8,建筑施工为95.31%,文科类专业专业对口率相对低一些。酒店管理为33%,广告设计为57%。其主要原因为:一是高校专业设置缺少对社会市场需求前期的调研,许多高校没有通过充分的论证,科学的预测,片面地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造成一些高职院校盲目扩招,盲目扩大专业设置,部分高校专业雷同,没有形成特色,进而导致本来一些已经需求过剩的专业,仍然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造成人才过剩和间接性的就业困难,学生在专业与就业方面难以做到完美选择。二是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高学历。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或者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走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片面地追求高学历和高文凭,要求本科以上,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求职时往往排除在要求之外,造成人才浪费。高职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及实训实践操作,具有技能强的特点,这在工科类就业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就业时成为优势。但在文科类就业中,高职学生与本科相比,技能性不强,素质突出不明显,在就业时形成一定的就业劣势,而为了就业,往往选择不对口的工作岗位。

(二)毕业生初期职业稳定性较差,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从本次调研中可以发现,毕业生前两年会跳槽,工作稳定性较差。2010届毕业生917人,转换岗一次以上的占54.3%。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变长,工作稳定率增加,跳槽减少。其主要原因为:一是毕业生初入职场期望期过高。家長与学生意识停留在过去精英教育的阶段,就业意识与市场偏差,曾经大学生为天之骄子,而如今高校毕业生开始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素质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模糊了对自己同时也模糊了对就业现状的看法,初入职场期望值过高,但是作为就业主体的他们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刚开始工作遇到条件不好,不能迅速发展,或者看到同学都发展较好,就想通过跳槽来寻找新的工作“机遇”;二是毕生业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欠缺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规划的人,就会出现盲从或手足无措的迷茫、失落状态。但如果能够结合主客观因素提前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切实可行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就有了目标性和计划性,奋斗方向便得到了明确,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实践,有计划地安排进度和时间,就可以一点点靠近理想,从容不迫地提升成功机会。三是企业缺少对员工晋升与成长的途径引导。由于很多高职生选择的是民营企业,许多企业缺少对员工晋升与成长的途径引导。企业应当多开展对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活动,帮助企业员工成长。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以教学为中心,增强专业本领,提升就业能力,让毕业生“好就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定地实施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和改造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加大“人才培养订单班”,通过校企合作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班”,加强与企业联合,可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给学生创造就业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可激发对本专业的热爱,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可及时发现自身理论与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的欠缺,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高校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条件的高校应将企业纳入到培养要素体系当中来,促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增加大学生就业见习机会,从而让毕业生在未毕业之前,有较好的专业本领与就业能力,让毕业生“好就业”。

(二)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让毕业生“就业好”。许多学生跳槽、转岗,职业发展受阻。往往不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是其综合素质缺乏。包括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发展规划能力。高校而言,要把学生作为就业的主动者,通过 各种措施,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 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 品质。大学生更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学会全面、辨证 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就业、看未来;要在学习和实践中 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脚踏实 地,从点滴做起,才能更好的成长成才。

(三)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服务体系,让毕业生“就好业”。首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然离不开国家经济文化政策和导向,因此,要想建立一个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必须将就业市场的情况了熟于心。通过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流向,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指导高校招生计划,专业结构的调整,只有做到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不断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在广州市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地在学生与企业之间架桥筑路。不断拓展就业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如部分高校可以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获取更多更新更有效的就业信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珠三角城市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发布大学生就业资讯和相关政策,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减少学生求职的盲目性。让毕业生“就好业”。

四、结论

通过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本文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增强专业本领,提升就业能力,让毕业生“好就业”;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让毕业生“就业好”;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服务体系,让毕业生“就好业”的工作思路,为今后学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少发.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刍议.百家讲坛[J].2013,1:83.

[2]申俊龙,陶林,吕航.论UES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专业素质结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5,6(2):158-161.

[3]罗伟.浅析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学术研究[J].2012(9).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调查分析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24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反歧视评论(2021年0期)2021-03-08 09:13:16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00:14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54:20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08:23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