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胜
【摘要】探索大学本科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的课程发展历程以及现当今油画创作课程的现状,揭示当今油画创作课程存在的利与弊。得出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改革传统的油画创作课程,提倡多元化创作思维,提高油画创作评价效能,健全油画创作教学体系,这样大学油画课程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油画创作课程;当代艺术;多元化
引言:
1949年后我国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模式。油画创作以现实主义为题材和写实手法为主,这种模式下产生了一批表现国家建设,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六十年代以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油画不可避免地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受到极“左”思想的干预而变得疲软。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西方大量艺术思潮的进入,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复苏带来了氧气与血液,油画界再次掀起学习西方绘画的浪潮。各种绘画流派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但是,和当代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现状不同,高校油画教育虽然有一些变化却显得滞后不少。
一、现今高校油画创作课程的存在问题
1、油画创作风格单一。现如今的毕业创作,学生的作品只注重内容和题材,而忽视了形式语言的绘画误区。这样的作品,充其量也只是一些缺乏自我思想和缺少创新精神的复制品,质量也粗制滥造,缺乏绘画形式语言和时代的敏感度。
2、创作课与写生课相脱节。学生在上写生课时容易被动地跟着模特或对象走,失去主观的艺术处理,往往出来的作品都以写实为主。然而,当部分学生到了上创作课时,由于各种原因,却选择了抽象或者卡通等非写实画法。这样一方面与前面的写实练习相脱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经过非写实方法的训练,而直接进行绘画创作,使画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过于单一的评价机制。现今的油画创作评价标准,大多都是以达到一定写实为标准,这种评价机制比较容易操作,对提高学生绘画基础有一定的帮助。然而,这种评价标准也存在很多弊端,它使学生绘画风格单一,缺少创新意识,脱离了时代的步伐。
二、油画创作课改良方向
1、写生与创作有机结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风格,将写生与艺术的形式语言有机结合。使得写生画也具有创作的因素。
后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曾经说过:"以前的人注重画什么,现在的人注重怎么画"。画家强调主观重构对象的重要性。艺术整体思维和观察,可以用形象感受为出发点,从作画意象进行剪裁组合构图,描绘形体和色彩时,可以运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从中确立画面的构图、动态、比例、主次、色彩、虚实、质感等相互之间的节奏关系,并用绘画的媒介和手法,从画面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创作出经典、和谐、完整的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应该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在现实中、书本上、各种传媒等经历获得的体验联系起来,用特定的艺术思想去进行筛选、整合、提炼才能创造比现实生活更完美、更有意义的艺术形象。
2、因材施教,发挥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扎实,擅长传统写实画法。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很强的绘画功底,但想象力丰富。有的善于精细刻画,有的喜欢大笔挥洒,应该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3、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古人说:“画无不师古,如夜行无灯,便无入路”。古今中外的习画者无不把学习前人优秀作品,视为提高绘画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绘画的创新不会是毫无根据的,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因此作为艺术工作者应该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展传统,保留油画中的精华基础上去寻求突破。
我们在欣赏荷兰画家伦勃朗作品时,会发现其画面深色的背景,集中的光线,舞台般效果。这些明显是受到前辈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中国当代画家许江,其作品思维严谨而且理性,把具象和抽象元素相结合,主观的色彩处理,流畅的笔触,富有张力的画面和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些特点是在画家早年到西德研修时接触到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安塞姆?基弗作品才出现的。因此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的绘画都要有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4、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在创作油画时遵循西方传统绘画规律是可以理解的,但照搬照抄西方的绘画模式是显然不够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艺术要实现其价值必须要扎根于本土民族文化土壤上。油画也是如此,用油画艺术来表现华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代化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绘画工作者的优势,更是其艰巨的任务。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讲过:“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可见审美的重要性。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以“美就是生活”作为信条。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去挖掘美,创造美。在以往绘画实践中,凡是能结合自己生活体会的艺术形象,一般均能打动观众。
6、合理地创新。绘画需要新颖的构思,高妙的立意和富有视觉张力的形式结构相结合,才能耐人寻味,也是作品成功的真谛。
大学生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即使这些会显得青涩,不够深刻,但这也正是现阶段他们的真实表现。当然任何事物的创新都需有个度,它需要遵循艺术美的原则。应牢记“怪丑不是神奇,拙劣不是高估”的训导。
7、完善评价机制。课程的评价机制与标准左右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方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人文修养,这样才能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发展,油画创作课才能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多元化的艺术评价标准无疑更符艺术发展的规律,更容易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发挥学生的特长。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课程的设置与实行需要有严谨的框架,才能易于操作。艺术创作应该有宽松人文的环境和自由思想,其作品才具有感染力。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两者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黄苗子.《画坛师友录》.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初版。
[3]邸立丰.《经典油画解读与创作》.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作者:1998年8月版。
[4]傅雷译.《罗丹艺术论》.天津:天津社科院,2006年05月版。
[5]全山石.《俄罗斯绘画系列—肖像画》.济南:山東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