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祺
摘 要:随着高考体制深化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也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变动,才能创建更加先进的数学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内容,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难点,以新课标要求为准则,提出科学的改革措施,倡导实践教学法、理论教学法、逻辑教学法等综合应用,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型学科,在人类的科技发展与创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行高考模式下,数学学科在考查的所有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近年来高考数学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科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这也体现出数学是高中学校教学的难点课程,不仅增加了学生日常学习的难度,也让教师感受到了教学工作的困境.教师应根据高中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原有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难点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度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和处理问题方法的接受能力方面比较困难;当前高中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心理素质与能力、课本教材等等都是形成课堂教学难点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中教学体制依旧延续着传统教学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水平提升,不利于数学教学体制的先进化发展. 结合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主要教学难点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等两个方面. 首先,数学理论知识体系复杂,教师或学生在教学阶段难以掌握知识重点与难点,仍然存在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第一要素的现象,简单地认为排除数学知识中的障碍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一味追求化难为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力度不够,处理实际问题时阻力较大,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信心受挫,形成心理障碍,这样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预期的效果是很难达到的;其次,课堂实践教学不足,长时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没有设定相关实践活动而限制了高中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忽视高中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生成过程,淡化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探索与总结过程,没有正确认识难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有消极作用,同样也具备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 新课改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趋势分析,不但要让高中生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还要从数学实践能力实施教学工作,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个人文化知识水平. 新课标是现代数学课程教学的先进指导,借助新课标方案,有助于提升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 教学方案
高中是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学好高中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改变原有模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平台. 针对早期高中教学体制存在的缺陷,教师应结合新课标准则提出的相关要求,编制以高中生知识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模式
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为了加快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发展,教育部门根据课程教材内容提出了现代化教学课标准则,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引导. 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课标准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数学课标执行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趋势分析
针对上述高中生数学知识能力要求,未来数学课教学需注重教材、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严格按照新课标准则提出的要求展开教学工作,同时优化课程教学的管理模式,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内容指导,书本教材使用不当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这恰好是现有教学比较普遍的问题之一.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思想数学》分为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新科标准实验教材,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选择教材,弄清课程内容主次关系,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总体水平. 对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及时调整教学流程方案,全面优化教材的使用流程.
2. 案例方面
倡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挖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力,尽早掌握书本教材中的内容. 高中数学教材基本内容的表述,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行文风格的可读性、板式设计的可视性. 在此基础上,应力求引用数学知识体系中有价值的案例,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以利于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例如,教师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掌握数学课程学习的最佳方式.
3. 能力方面
学校应注重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多方面调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高中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遵循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引导作用. 从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角度考虑,新课标对高中生数学知识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倡导把知识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依赖于各种方法应用,教师需先转变早期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探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 笔者认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特点,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方法的多元化,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逻辑教学等方面优化改进,可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当代高中教学活动必须重视的问题.
1. 实践教学
以线面平行教学为例,教师可根据数学教材内容设计实践平台,设置这样动手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例如,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就不平行. 又如教师直立讲台,则大家会感觉到教师(视为线)与四周墙面平行;如教师向前或后倾斜,则感觉教师(视为线)与左、右墙面平行;如教师向左、右倾斜,则感觉教师(视为线)与前、后墙面平行(教师也可用事先准备的木条放在讲台桌上作上述情形的演示).
2.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要结合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平台,努力提升各个方面的教学质量水平.
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①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就与平面平行. ( )
②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这条直线平行. ( )
③一直线上有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 )
(2)若直线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l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 l∥α B. l?α
C. l∥α或l?α D. 以上都不对
设计这组问题,目的是强调定理中三个条件的重要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广阔些. 此外,教师可用预先准备好的羊毛针与泡沫板进行演示,让羊毛针穿过泡沫板以举不平行的反例,如果有的学生空间想象力强,能按教师的要求生成正确的结果,则可由个别学生进行演示.
[?] 逻辑教学
逻辑思维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根据逻辑条件分析数学知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变式一:如图2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连结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 (共6组线面平行)
设计两个变式训练,目的是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思辨,及时巩固定理,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难点,数学课程学习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困境之一.新课标是教育部对高中课程教学的新指导,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指导决策,帮助高中数学课程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