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6-01
“多媒体技术”这个“老”问题,最近又在我校引起议论高潮。因为我校将在年底引进班班多媒体设备,使得我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多媒体设备不仅仅是让数学课堂有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此刻本人有股旧题重谈的冲动。
我们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黑板、粉笔和教师机械的灌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交流,学生学习起来吃力,教学活动也显得枯燥乏味。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声像信号,使学习活动更加富有乐趣,在学习中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感官得到多方面的刺激,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且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设计了一个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了小熊在森林里举行生日宴会,3只猴子、2只松鼠和4只小鹿等许多动物前来祝贺的情境。这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够把前来祝贺生日的这些动物和动物的只数整理在一个表格里,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都有哪几种动物前来祝贺,分别有几只?”学生思考一会儿,很快就整理成这样的内容:
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兴趣和欲望。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他认为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出大量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者发现规律。教学实践证明:有些内容靠静态的实物、图画和详尽的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若能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直观的电教手段,创设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例如教学“相遇应用题”,首先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直对行走的情景图,通过演示两人行走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人就是相对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运动轨迹,然后重点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的情景,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这个概念。最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的情境,并思考问题:(1)从出发到相遇两人走过的路程与两人相距的路程有什么关系?(2)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与两地相距的路程有什么关系?这样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直观展示两人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新知的热情。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充分观察、分析、联想,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成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为了突破重、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出示3捆4根小棒表示34,再出示2捆8根小棒表示28,整捆的与整捆的对齐,单根与单根的对齐,接下来演示把10根单根的捆成1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算理,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而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和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为什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时,利用动画模拟小猴驾驶汽车的车轮分别是方的、椭圆的、圆的三种情况。教师及时进行诱导,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选择乘坐哪一辆车舒服?哪辆车不舒服?为什么?由于创设了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学生对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也为发展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了思维的方法,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着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最终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只能用它作为我们的教学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芳主编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2]张维忠 杨晓宏 薛荣《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电化教育研究》
[3]《课件大师》II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蔡漪菲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育》
[5]王宏《小学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