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事故发生后如何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2014-05-30 02:53:59韩亚州霍军伟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矿难

韩亚州 霍军伟

摘 要:煤矿井下一旦发生事故,在矿山救护队没有到达之前,矿工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对人员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围绕这一话题,从矿难发生后自救互救的原则、自救互救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自救互救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矿难;自救互救原则;自救互救方法;自救互救建议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6-0062-01

矿难发生后,专职的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进行救援,此时矿工不能被动的等待救援,而应在事故初期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的开展自救和互救。实践证明,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的自救和互救不仅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和人员伤亡,而且更有利于下一步救援工作的开展。

1 矿难发生后自救互救的原则

矿难发生后首先不能慌乱,一旦情绪严重波动,容易造头脑不清、不能及时正确的采取自救互救方法,有时还会造成事故的扩大,为此,矿山企业应在应急预案中列入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组织学习,以确保矿难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1.1 有序组织,安全撤离

矿难发生后,要求跟班、带班领导,班组长要发挥应有作用,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危害程度等,立即确定采取的对策,按照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救援或有序撤离。即: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若事故较小,如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发生在初期或火势较小容易控制时,应组织人员现场积极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或危及其他区域人员安全。

1.2 及时报告,说清状况

事故发生后,在组织人员安全撤离的同时,要立即向地面调度是进行汇报,汇报时一定要说清情况,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发生时间、性质、地点、人员位置、人数、准备撤离线路、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调度室应立即对事故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

1.3 自救互救,消除灾害

如果事故已经造成部分人员被埋、被困,此时应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进行(即“先抢救生还者,后抢救遇难者;先抢救伤势较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者;先抢救容易的,后抢救困难的)。此外,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出血和骨折的伤工,应先复苏、止血和固定,然后搬运。

1.4 退路被堵,妥善避灾

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灾区较安全的地点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援,期间应对情绪失控、受伤人员进行安抚和互助互救。

2 矿山事故的自救互救方法

2.1 矿井火灾事故的自救和互救

火灾发生后,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当因烟雾迷失方向或道路已被堵塞无法撤出时,应就近找一硐室或在风门之间暂时躲避,并做好与外界封闭隔绝,有压风管时应打开风管,放出压缩空气供人员呼吸,被困人员要静坐少动,节约氧气,敲打金属器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2.2 矿井水灾事故的自救和互救

位于透水下方的人员要屏住呼吸,手拽管道,借助巷道壁,迅速向高出撤离;当道路被水隔断无法外逃时,应选择离井筒、大巷最近,地势最高的上山独头巷道暂避;要注意节约用灯、用粮,敲打金属器具,发出救援信号,安心等待救援。

2.3 瓦斯爆炸事故的自救和互救

发现有爆炸征兆时应迅速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巷道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2.4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和互救

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迅速向进风侧撤离,并佩戴好过滤式自救器,若无法撤离时,应立即进入预先设置的避难硐室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自救,等待救援。

2.5 冒顶事故发生事故的自救和互救

发生冒顶后,应迅速抢救被埋压和受伤人员,千万不可盲目用镐刨、锤打、掀滚、拉扯等方法,以免加重遇难者的伤势,被堵在巷道内时,要找安全地方静坐,积极寻找出口,敲打金属发出求救信号。

3 对自救互救的建议

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入井人员必须熟知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掌握避灾方法,能熟练使用自救器,并掌握现场急救技术和防止事故扩大的一些注意事项。

3.1 掌握一些必要的井下急救知识

在井下积极采取互救时,如果大家没有急救知识,即使把被困人员救出,有时也会因为未来及送往地面抢救而耽误。为此煤矿企业规定职工必须掌握必备急救知识。如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法,要求救护者口唇要包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步将压力减少,以维护伤员胸部有隆起为合适;若抢救电休克、中毒性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时,如伤员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对溺水者俯卧压背法较为合适,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实施人工呼吸时,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因此一定要有耐心。若发现伤员有大出血现象,参与抢救的人员可立即用母指压住伤员伤口近心脏的一端动脉处,最好把血管朝向骨头压紧,然后再把衣物撕成布条在近心段一侧进行捆绑,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同时,每60~90 min放松一次。若发现骨折必须迅速予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如果断骨露在伤口以外,固定时,不要把断骨送入伤口内,现场急救处理完毕后应迅速将伤员送往地面进行抢救,这样伤员致残或死亡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

3.2 及时找到避难硐室和使用自救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供给压缩空气的避难硐室;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避难硐室应有压风自救、供水、通讯等系统和自救器等,以便井下发生灾变后人员能及时进入躲避。自救器现多采用隔离式,当井下发生爆炸、火灾、突出、冒顶堵人等各种事故时,在身体未直接受伤的情况下佩用它可以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也可在互救时给伤员佩带,使伤员免受毒气的继续毒害。

3.3 在自救和互救过程中要重点防止事故的扩大

在自救和互救过程中,如果自救互救方法不当,还可能造成事故的扩大化,如发生突出事故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以防引起爆炸;发生爆炸事故时,会大量消耗井下空气中的氧气,现场作业人员在进行互救时一定要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否则不能随便进入灾区,防止扩大事故;冒顶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一定要先进行有效支护再进行积极救援;透水事故救援时应井上井下协同作战,及时找到地面透水点进行堵漏。

4 结 语

井下自救互救关键在于“及时”和方法得当,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这要求煤矿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职工的自救互救培训,使其掌握最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救援成功的几率,才能更好地维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伟.浅谈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J].中州煤炭,2006,(1).

[2] 郭国峰.浅谈煤矿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09,(9).

猜你喜欢
矿难
矿难
读者(2012年24期)2012-09-22 20:27:46
矿难的事后成本
杂文选刊(2011年9期)2011-05-14 13:37:57
构建根治矿难的基础性制度
中国报道(2010年11期)2010-12-27 10:55:20
●智利矿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工人(2010年11期)2010-12-26 03:39:15
王家岭矿难
新民周刊(2010年50期)2010-05-30 10:48:04
等……再……
杂文选刊(2010年9期)2010-05-14 13:37:51
平顶山矿难,一个“人祸”的极致标本
杂文选刊(2010年8期)2010-05-14 13:37:51
又见矿难
改进矿难报道的N个建议
安全与健康(2006年1期)2006-03-09 05:54:58
大平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