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针对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元月到2014年3月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以及脉冲多普勒进行同步检测以及分析患者淋巴结肿大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淋巴结门、长径/横径值的特征。结果:患者不同的病因所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存在不一的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以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显示,患者的急性淋巴结炎分为Ⅰ或者Ⅱ型,患者的淋巴结结核分为Ⅰ或者Ⅴ型,患者的恶性淋巴瘤分为Ⅱ或者Ⅳ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癌为Ⅲ型。二维超声检测显示,患者的急性淋巴结炎呈现椭圆形形态,淋巴结结核呈现串珠型或者融合的形态,患者恶性淋巴瘤呈现圆形,患者淋巴结转移癌呈现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态,患者淋巴结转移癌的边界清楚或者欠清、能够融合。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和淋巴结转移癌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值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淋巴结炎和最小血流速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超声检查针对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和诊断起到非常主要的意义,在为患者作出病因诊断的时候还能够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性质,为临床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能够成为首选方式。
【关键词】 超声诊断 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 32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67-01
颈部淋巴结的引流比较丰富,全身大概800多枚淋巴结有300多枚在颈部,颈部属于淋巴结疾病的多发区域,结核、感染、癌症转移以及淋巴瘤都会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对此病的诊断对于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通过选取取2004年元月到2014年3月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以及脉冲多普勒进行同步检测以及分析患者淋巴结肿大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淋巴结门、长径/横径值的特征,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取2004年元月到2014年3月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患者的年龄在2~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2.1岁。120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结炎42例,恶性淋巴瘤30例,淋巴结结核12例,淋巴结转移癌36例。
1.2 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2MHz,患者取平卧位,使其颈部充分暴露,每位患者仅对其中的1~2个具备超声特征明显和相应病理类型的淋巴结实施检测,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测,移动探头,为患者做纵切和横切等检查,取患者最大长径淋巴结和门部清晰切面进行冻结,记录同一切面的最大横径和长径,观察患者的淋巴结形态,观察包膜、门结构、内部回声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患者的淋巴结之内细小血流状态和信号,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患者的血流信号状态以及信号。将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观察患者淋巴结肿大的血流情况分成5类,Ⅰ型为淋巴结门型,能够见到细小彩色血流在患者的淋巴结门伸入到淋巴结之内;Ⅱ型为树枝状血流型,能够见到一条较粗大的血流从患者淋巴结门向淋巴结中部伸入并且发出多条分支;Ⅲ型为周围型,患者的淋巴结包膜之下能够见到多条血流;Ⅳ型为网状血流型,患者的淋巴结之内能够见到网状血流;Ⅴ型为无血流型,在患者的淋巴结之内不能见到血流显示。之后使用脉冲多普勒,把取样容积放在血流信号明亮的地方,得到血流多普勒频谱,检测最大的血流速度、最小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颈部淋巴结属于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因为其淋巴结的位置较浅,出现肿大之后容易被及时发现,属于临床中比較多见的疾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以及二维超声的综合评价,能够成为早期诊断的依据。鉴别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分期很主要,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式是否成功[2]。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以及形态按照患者的发病情况不一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本文所选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使用超声检查针对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和诊断起到非常主要的意义,在为患者作出病因诊断的时候还能够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性质,为临床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能够成为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 Ahuja A, Yin g M. S onograph y of Neck Lymph Nodes . Part:Abnormal Lymph Nodes [J] . Clin ical Radiology, 2003, 58 ( 5) :359-366.
[2] 张缙熙, 姜玉新. 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 . 北京: 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