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季视角下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口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4-05-30 22:43:12胡梦南段元萍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留学人力资本

胡梦南 段元萍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作为12大服务贸易行业中的一部分,已然成为一个国家甚至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组成部分,也是一国通过经营管理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更是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的途径。我国教育服务业发展较晚,加上大量“海归”回国热潮已然兴起,置身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认清国际形势,明确人才储备利用思路有益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人才投资收益。文章通过多方面数据总结分析我国所处的国际教育市场形势,对我国有效利用大量人力资本提出探讨建议。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留学;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7-0112-02

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劳动力市场国际化和高素质技工需求的紧迫形势下,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下,教育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开发逐步成为许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

在国际教育竞争市场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达到比较平稳的发达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出口量不大,大量留学生输出至发达国家,导致连年逆差。中国加入WTO之后,在教育服務贸易领域做了较大范围的承诺,中国教育市场被国际大环境所容纳,国外教育机构借此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带来巨大冲击和激烈的竞争。而相对于我国自身情况,虽然现今进出口难以达到平衡,我国仍然处于大量进口的状态,逆差严重,但是我国每年大量输出留学生已经批量回国,形成趋势性发展,我国人才投资已经到了收益之时,善加利用充足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现阶段可实施的有效方案。

1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

1.1 贸易规模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不容忽视,近10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有着较大的变化,见表1。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开放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但是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多,数量增长较为平稳缓慢,进口量保持稳定;由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来华留学事业的扶持力度,开放了留学类别、留学专业、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体制建设,全面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因此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增长迅速,来华留学生持续增加,保持20%上下较高增长的出口量,维持一段时间的顺差状态。随着2008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突然达到20%以上的高水平并持续至今,其中2009年增长率高达27.9%,进口量大幅度增加,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数为41.26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3%,这是自2008年以来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后第一年减速增长;同时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来华留学人数增长幅度开始受到牵制,其后几年期间增长幅度在10%上下浮动。2012年来华留学人数首次突破30万,来华留学人数增长率较先前有所回落,进口增长幅度有所萎缩,转为持续逆差状态。

1.2 进口对象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持续上涨,2013年首次突破40万人次,达到41.26万人。中国留学生出国的目的国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个国家,2013年,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23.6万,占全部出国留学生的比例超过半数,高达57.2%。四个国家每年所收纳中国留学生总数超过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的75%。中国留学生出国所选目的国明确而且集中,中国教育贸易进口的伙伴国也显而易见,见表2。

1.3 进口层次

根据iResearch做出的2012年出国留学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出国留学生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人数也逐年增多,但是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攻读学历还是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其中55.9%的留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26%的留学生选择本科期间出国,因此我国出国留学集中年龄段在18~25岁之间。

1.4 进口学科类别

根据2012年出国留学生所选择的进修专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时,选择商科的人数最多,占到全部出国留学生总数的36.3%,其次工科的占比也达到了20.3%,同时商科和工科成为全球留学生最为青睐的两大热门专业。2012年美国官方发布的统计报告《门户开放报告》中也显示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中,商科、工科是学生主选的两大专业。

1.5 留学生回国情况

2004~2013年间,我国留学生回国人数不断成倍增长,2004年回国人数仅有2.47万人,2013年回国人数已经达到35.35万人,连年大幅增长,增长率维持在30%~50%之间,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维持大批海归回国就业安顿成为我国现阶段维持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见表3。

2 “海归”迅猛回国势态下我国市场平衡分析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邰秋卿和澳门大学陈定定共同发起“针对在美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问卷调查。其中接受调查的2 200名留学生中愿意回国的留学生占总数的43.73%,不愿回国的占总数的34.22%,另有20%左右仍然无法确定结果,调查结果再一次印证了中国海外留学人才正在大量流失的趋势,其中有87%的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时间不超过6年,77.34%的留学生仍为单身。分类统计中,根据性别统计,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回国发展,特别是有志创业的男性,可能更看好国内的市场和机会;根据在美生活时间统计,在美国生活时间较短者更愿意回国,适应了美国社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的机会成本越低;根据留学生取得学位统计,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更愿意回国发展,赴美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大多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在美生活时间较短,并没有完全适应美国社会的生活节奏,因此增加了回国的意愿,攻读其他学位的留学生留美时间较长,因此回国意愿淡薄。

3 政策建议

目前已回国的留学海归大多集中在少数较发达的大城市,也会慢慢集中于别的大城市,如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内地地区发展,回国创业成为海归回国的发展重点。留学生回国之后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转型市场经济,大量加入到回国创业和就业的各个领域当中,由外企扎堆逐步转向本土企业,充实中国经济国际化力量,亦可推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民主建设的步伐。

根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2012)》,政府对于现阶段大批硕博学历海归回国后就业情况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自主创业就业模式突出,以及金融行业和工科专业就业集中现象,政府应当就目前状况有针对性的建设“海归回国安顿体系”,提供较为宽松的自主创业环境,整顿金融行业市场结构,以便容纳大批量高尖知识分子为国出力等有效措施。所以海归回国人数增加,政府管理工作得加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规范市场以缓冲大量海归归国给中国经济市场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十分必要。

3.1 一线城市要加强创业市场规范

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人才聚集,就业竞争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日趋加大,大批短时间留洋归国的海归具有的竞争优势逐渐平淡化,尤其是巨大的商科海归队伍在经济领域逐渐饱和的全国经济中心角逐,争夺一个满意的职位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国创业,这不仅能够平衡国内市场,也能够缓解就业市场压力,我国应当担起创建完善的海归自主创业体系,维持市场平衡的责任。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为以自贸区为中心的贸易合作伙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开放投资,促进商品、技術、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的进驻,同时也急需大量具有海归背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大量企业自贸区内业务需要更多的金融精算人才,跨境电子商务、IT、国际贸易、法律等行业人才需求也是极度旺盛,为海归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3.2 二三线城市要创造优越就业条件

怀揣着理念、技术和信念,大量优质海归选择就业渠道越来越广泛,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自2011年起已经成为吸纳海归人才的主力军,当年就已有46%的海归在民营企业寻找到自己发展的职业平台。外企和国企仍是海归就业两大热点,随着华为为代表的私企进入世界500强之后,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也为海归寻找职业生涯开辟了新路径,私企很快将成为第三大就业热门企业。

3.3 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继续培养投入

拥有海外学习和先进实践经验的海归在回国初期持有明显的就业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随着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大环境不断前进的情势下会逐渐平淡化,保持海归特有的先进性、创新性、规划性是维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海归回国工作必须适应国内工作环境、熟悉国内行业现状、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并不断与国外先进思维和技术融会贯通才更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因此,为海归提供继续培训教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人才储备投资在我国教育资源与高新技术实力不足以抗衡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选择境外消费的形式进行人才投资,期待投资的滞后效应是无奈下的明智之举。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没有可以等待浪费用作二次深造的滞后效应的时间,因此,提高海归留学生继续培训机构的顶尖业务水平和扩大业务规模是当务之急。开设培训课程应以衔接新海归和国内国情为主的实践类课程,并结合名企实习机会以此提高留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政府应做好审核监督工作,对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水平和培训师资的实力把关,加强国内自有教育力量的培养工作,早日脱离“拿来引进主义”,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 玄晶晶.中国与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2] 中国学生留美申请现状及趋势白皮书.海归回国就业形势分析.[EB/O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03b2f78c5fa49c5ea237ae81.html,2013-06-19.

[3] 启德教育.2013海归就业调查报告[EB/OL].http://www.eic.org.cn/

feature/featureArticles/20131012268210_3.html,2013-10-12.

猜你喜欢
留学人力资本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20:27:38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6:37:05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9:17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1:46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4:53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1:42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5:10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0:04:06
浅谈如何理性选择出国留学
求知导刊(2016年14期)2016-07-11 14: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