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历史、现状考察,对其成功之处进行分析,本文运用建筑符号学的观点从建筑形式类别分类、材料特征、象征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来解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建筑的改造方法与思路探索。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宽窄巷子
1 建筑符号学概念的引入
符号在《新华字典》中的意义为事物的标记、记号。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活动是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来发送、接收和创造信息,而这个交流的媒介除了语言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符号。符号的本质是它具有指示能力,用于代表另一事物的某物。
埃科(UMBERTOECO)在《符号学原理》中,根据符号的来源和目的将其分为两类:“某些符号是为了意指而制造出来的客体,另一些符号是为了满足某些功能的需求而制造出来的客体。”建筑符号,就是后一种,它之所以具有实用功能,是因为“它们被解码为符号”。
在建筑学领域中,“符号”一词广为流传。20世纪50年代,符号学的研究开始扩展到建筑领域,现已建立了一套内涵丰富且严密的建筑符号学体系。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建筑本身它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传达意义。符号学对建筑创作的补充无疑给建筑界添加了新的话题。随着现代建筑“意义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系统反思现代建筑的本质及现代文化。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观点分别从形式类别、材料特征、象征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将建筑的特殊符号从其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阐述建筑符号学的功能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意义与作用。
2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符号痕迹
2.1 历史沿革
2.1.1 张仪筑城
要溯源宽窄巷子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秦代张仪所建的成都少城。《华阳国志·蜀志》記载,秦国在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秦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建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约有2300多年。
传说张仪筑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屡筑屡垮,总是立不起来。有一只灵龟前来相助,绕行一周后死去。张仪心领神会,沿龟迹筑城,然城墙牢牢站稳了。迄今,无论是城墙的形状,或是神龟相助的美好传说,成都获得了一个雅称:龟城。
2.1.2 市井满城
2000多年来,成都少城历经无数风云变幻。形成如今窄巷子四合院格局的时代是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当时战损残缺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即那个时候的宽窄巷子属于清朝八旗军队及家属。
由此可见,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四川的“建筑孤本”。
2.2 文化印记
满清退出历史舞台后,城墙拆除,原来汉人禁足的满城都能随意出入了。三百年风雨,由兵营而市井,由官城而街巷,当年的满城只留下宽、窄、井三条巷子。宽窄巷子是少城的遗存,是少城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从清朝、民国、现在三个时期的历史演进。
宽窄巷子的建筑类型包括合院式建筑、满城的兵营、川西民居、民国时期建筑、中西合璧式建筑,不同建筑风格的混合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宽巷子20号——民初建筑,梁拖上有栩栩如生木雕狮子,门簪雕花,门头左右斜撑处是两幅各不相同的精美木雕画面,两幅木雕构件可清晰看见佛手、宝瓶、宝剑、如意、灵芝、寿桃等吉祥饰物雕刻其上。
宽巷子19号——门头方正气派,民国年间修建并保留至今。此院为两进院落。前檐廊砖柱,两圆四方,富于变化,其中两廊柱为旧物。
宽巷子25号——门头为传统黑色木板门,门前两侧有八字影壁,尽显大宅风范。旧门头下的红砂上马石静静的矗立在此,向人们展现着旗人的生活,岁月的沧桑。院内的前檐和正房建筑均有精美的木雕装饰,东侧院中有两层建筑称之为小姐楼,据说是始建此院时,主人为未出嫁的女儿所修闺阁。
宽巷子33号——简洁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门,没有繁缛复杂的装饰,保留完好的二进院落格局。当时的居民曾栽种着玉兰、丁香、栀子花,至今仿佛还能嗅到满园的清香。
宽巷子37号——典型的老川西民居风格。建筑保留了以前的老门头,它的色彩十分朴素,以冷色调为主,“雕而不画”。青瓦、粉墙、茶褐色梁柱、棕色门窗、小门楼。
窄巷子14号——四柱三山的西洋风格大门中间山墙开方形门洞,门洞上方留悬挂石匾位置,还让人隐隐感到当时主人的显赫地位。门洞两侧有青砖柱,柱顶四角飞檐攒尖带宝瓶顶装饰柱头,做工精细考究,富于变化,宝瓶有保佑平安之意。
2.3 保护与更新方式
宽窄巷子的保护更新理念是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保护更新方式是大部分的建筑将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风貌整治,做到“整旧如旧”。通过考察,作者认为宽窄巷子的改造已经超越了“修旧如旧”的理念,在保持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加入本地传统装饰元素,同时也运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和设计元素,整体搭配协调,达到“修旧胜旧”的效果,体现了建筑符号学的演绎。
2.4 效益反应
“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光头李进的一首MTV,尽显宽窄巷子的神韵。
在宽窄巷子改造完成后的今天,关于它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过,就像它记录的那段纷繁的历史一样,需要靠岁月的磨砺才能找到最后的答案。汶川5.12地震后一个月,宽窄巷子旅游接待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或许人们的选择能解释宽窄巷子改造成功与否。
3 建筑符号学运用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3.1 形式类别——传统建筑形式符号的当代借用
将民居建筑自发生长的形式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建筑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若即若离,表现出创造性。这就要求建筑改造创作中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如宽窄巷子建筑改造中,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外观仍是传统川西民居外观,抬梁式的结构、小批檐、小青瓦的屋面,均是在传统建筑形式符号的当代借用。
3.2 乡土材料特征
吸收民居建筑就地取材、风格质朴的优点,尽量运用乡土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性构建。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如宽窄巷子中,将我们传统意识中的陶土瓦运用在围墙的造型上,形成若隐若现的瓦格花窗,既让人觉得亲切,又让围墙显得通透、精致。
乡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创造性运用可见一斑。
3.3 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的范围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我们在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活经验,达到一致的共鸣。而宽窄巷子的院落空间使人们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自然回归院落聊天的情趣,不失时尚感的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3.4 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传承,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当代弘扬的建筑文化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自圆其说。对传统民族建筑的态度我们应该保持在“借鉴”上,当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与作为当代标识的现代建筑的合理共存。
4 结论与建议
4.1 建筑符号应用的必然性
建筑是居住的容器。作为与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紧密相关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既要满足人的生理与安全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友爱、尊重、自我實现的精神需求,这些方面都要求建筑师在创造人为环境时认真考虑。皮尔士提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的活动,因而符号理论也是关于意识和经验的理论;乔姆斯基更加注重语言生成中的语义的作用;卡西尔强调,人主要是通过他的符号活动而表现其特点,一切文化成就都是所谓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所有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是运用符号形式来表示人类的种种经验。建筑文化自然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把符号学引入建筑领域,不仅有其真实性,且有助于我们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创造建筑文化的人类。
4.2 建筑符号应用的普遍性
一方面,作为功能的建筑符号给人以直观感受,建筑的特征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思想表达的建筑符号,让人从广泛的联想中得出历时性或同时性的文化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建筑符号是包容性较广的大概念,它同时包含了对建筑直接使用与感知作用两个方面。一切建筑设计活动不论它的设计概念与最终呈现如何,都离不开对这两种使用方式的考虑。因此,我们认为建筑之所以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从而阐述自身以及自身所在的时代,正是因为建筑符号的广泛存在、普遍运用和可以被多重解释的事实。
4.3 建筑符号应用的地域差异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是不均衡的。尽管这些地域文化都是人对自然的反应,不同地区符号体系的秩序不尽相同。那么,基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其建筑以及建筑符号的应用必定具有地域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英)保罗·科布利,(英)莉莎·詹茨著,许磊译,田德蓓审译.《视读符号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1-1.
[2]刘天巍.文化叙事在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以成都宽窄巷子景观设计为例/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外景观,2010-04.
[3]张力.宽窄巷子:从深度设计走向重生——对宽窄巷子设计理念的文化解读.住区,2009-06.
[4]马志韬,李映涛.社区文化:成都宽窄巷子结构风貌的商业化重构.中华文化论坛,2008-04.
[5]郑源,李万卷.论成都宽窄巷子的“宽”与“窄”——从上海新天地历史保护街区改造看宽窄巷子历史保护街区改造中的得与失.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6]林强.梅媚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SA116
作者简介:范颖(1982-),男,四川省西充县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