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谢亚新
摘 要:黎族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原住居民,其独具特色的黎族文化因传统村落的存在显得厚重鲜活。但伴随着海南民房改造的不断加快,村民们逐渐搬出传统茅草房。没有人烟,被誉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的船形茅草屋即使被保护起来,也难躲开“人走屋塌”的结局,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正是这类村落的典型代表。本文结合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积淀,较系统地探讨洪水村的传统村落布局形态及空间要素,提出形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良性互动是处理城乡建设规划与古村落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关键。
关键词:黎族;海南省洪水村;传统村落
洪水村原名红水村,地处海南岛西北侧西部的昌江县黎族自治县的王下乡境内。“红水”在黎语中代表血水,每当雨天或山洪来时,村前一条碧绿如洗的红水河就变成了红褐色。后来有关部门登记时误把“红水”记作“洪水”,“洪水村”便沿用至今。洪水村虽地处偏远山野,交通条件较差,一直广为国际学者所关注。权威性著作《海南岛的黎族》的作者——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曾先后两次徒步到洪水村做人类学田野调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认为,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是迄今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金字形茅草屋部落,堪称“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1 洪水村的村落布局特点
洪水村坐落在一个呈月牙形的宽大河谷里。房屋沿红水河道而建,自东北向西南,形成了较为有特色的沿河带状聚落。村寨里几乎是清一色的茅草屋建筑结构,呈现出水平方向的稳定感,以及“山包围村,村包围田,田包围水,有山有水”的和谐关系。从平旷的田野中远远看去,葱郁的树林中掩映着斑斑屋宇,生活气息甚浓(图1)。
洪水村有韓、林、符、陈四大姓氏,以韩、林姓人口最多,符、陈姓次之。村落布局能看出氏族特别是近亲挨近居住的倾向。这样村落看似松散布置,实际是一种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图2)。
2 洪水村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在由山脉、溪河等形成的清晰领域范围内,洪水村村落内有住宅、仓群、牛栏、猪舍、布隆闺、中心广场,村外还有稻田、菜园等诸多的空间要素(图3)。
2.1 河道与道路系统
红水河将村落自然划分为两个区域,平时人们用河水浇菜、洗衣。雨季水漫河道,自然形成了沿河景观(图4)。洪水村有一条与外界相通的水泥道路,其他均为建房后自然形成,走向随意而富于变化。
2.2 住 宅
茅草房主要用竹子、稻草、藤皮等天然材料,外观保持材料原有的质感及色彩,朴素而与自然浑然一体。室内空间狭小,房间的分割根据人数多少的需求,通风采光只靠门扇和屋顶与墙身交接处留出的空隙解决,室内比较阴暗。进门一角设灶台,灶台上方有一木制的吊架,用以烘干食物,前后常在室内屋梁上悬挂鸡笼来放置杂物或衣物。
2.3 公共活动空间
村中房屋比较密集,只有局部有一片空地,是一棵大榕树构成村落的活动广场,大家闲暇之余会到树下聊天、打牌、喝酒、打台球,小孩子经常在这里玩耍,节庆时期跳舞等等活动,后来由于村中人口的搬迁,原先的村寨中心已然破败。但是一张破旧的台球桌仍在诉说着往昔的热闹景象。
2.4 附属建筑:谷仓、牛栏、猪舍
除了住宅以外,一般村子里还有谷仓、牛栏、猪舍、布隆闺房等建筑物分布在住宅群的外围。谷仓多建在村子附近地势较高的向阳地段;牛栏、猪舍则往往安排在村边较低洼的地方,有利于清洁卫生。
3 洪水村村落的文化特征
3.1 社会政治组织
洪水村的人口,总户数163户,总人数698人。洪水村原著居民较少,大多数是民国后从乐东黎族自治县迁徙过来①。在调研中,一个家庭通常是5、6口人,一般一对夫妻有2至4个子女,年龄差别比较短,一两岁。较少出现“三代同堂”的家庭②。
3.2 经济生产方式
洪水村的作物分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等。其中农耕、饲养家畜、种瓜果树为主要的生活食物来源,捕鱼、狩猎、采集野生植物为生活与经济补充。(见表1)
3.3 信仰体系及其他文化特征
黎族村民流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且以祖先崇拜为主。他们对祖先的崇拜也通过相应的一些习俗反映出来。如纹面、纹身一说。此外,洪水村依然保留了黎锦、故事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符号文化,在接新娘、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大家身着黎族服饰载歌载舞,极具民族特色。
4 结 语
洪水村村落的形态随地就势而成,在相同的质感、形象乃至“符号”的映衬下,形成了村寨和谐统一的整体。其自身已深深的溶入了当地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但依照海南民房改造计划的安排,大量村民迁入新建的砖瓦房,没了人烟,被誉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的船形茅草屋就很难躲开“人走屋塌”的结局,村寨的传统风貌也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洪水村传统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空间,如果一旦破坏,黎族传统的文化习俗也将岌岌可危。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依靠政府财政,鼓励民间力量进行保护和开发,还可以采用地方机构和研究院校合作方式,建立社会实践调查基地。可以使调研者有比较固定的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较好地保持社会调查的连续性、可比性、科学性;同时地方上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开设家庭旅馆,通过提供住宿条件获得稳定收入,并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保护意识,扩大洪水村落知名度,形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良性互动。
说明:本文所有配图均有三亚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绘制完成。主要完成人陈琳、孟铭、王忻磊。
注释:
①1935年,海南增设白沙、保亭、乐东三县,昌江县将七差、王下等两个乡划归乐东县辖,因此在乐东县志或古籍中都能找到有关王下乡的记载。至1961年乐东县的七差、王下等地区复归昌江县管辖,此区域一直延续至今。
②黎族风俗,儿子长大结婚以后与父母分炊而居,只有未婚的儿女或者结婚较晚的儿子和暂时不落夫家的女儿与父母共同生活。
参考文献
[1]吕江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吕江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98.
[2]杨卫平.海南古村古镇解读[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8.
[3]陈小慈.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12.
基金项目:“即将消失的文明——海南古村落文化研究”,三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YZD12-04
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恢复规划研究,三亚市科信局院地合作项目2013YD53
作者简介:陈琳(1981-),女,河南省开封人,硕士,讲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谢亚新(1981-),男,河南省巩义人,硕士,助教,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