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措
摘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加入音乐元素,可以为语文课堂插上音乐的翅膀,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妙。本文主要用音乐导入课堂、催化学生情感、放飞学生文学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用音乐拓展学生的视野五个方面,品读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美妙。
关键词:音乐 语文教学
引言
音乐和语文可谓亲密无间,早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诗歌”一词,把“诗”和“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浅吟低唱中尽显语文传情达意的魅力。音乐和语文相通,都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可能音乐在传递人类情感时更委婉、细腻、生动。孔老夫子有云:“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魅力可见一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入音乐,使音乐的动人旋律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呢?
一、用音乐导入语文课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开始讲解语文课文,就导入音乐,可以即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融入语文课堂氛围中。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内容时,可以在上课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张涵予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插曲,让学生在一声声“大河向东流……”爽朗的歌声中体会梁山泊好汉们见义勇为、赤胆忠心的侠义风范,这既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教师下一步分析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
二、借助音乐催化学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留下充分的阅读时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理解、感知语文的灵动,因为朗读本身就是把课本中生硬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二次创造活动。音乐主要是运用节奏、旋律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中的押韵、节奏等就巧妙地借鉴了音乐的技巧,有时温柔、有时刚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学生更容易投入到语文朗读中去。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朗读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而导入音乐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充满诗情画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会对语文这门学科倾注巨大的学习热情,他们从内心深处愿意用心朗读课文,充分投入自己的情感去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领会到文章的整体风格、文章的结构层次,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当然在运用音乐时,要进行精心的选择,有些课文大气磅礴、读起来好像涛涛江河;有些课文却柔婉含蓄,读起来好像微风细雨,这时候就要求语文教师选择和课文的节奏、旋律、风格以及情感基调相吻合的音乐,这样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领悟语文课文的内涵。比如:在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播放舒缓、优雅的钢琴曲,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学生好像真的看见一只孤独的纸船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随意地漂着、漂着,从而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远隔万水千山、不能回到母亲身边的悲伤与忧愁。此时音乐会促使学生把握住所学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语文的美妙。再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由于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清新美丽的风光,表达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山水、并陶醉其中的愉悦心情。此时,教师可以选择播放空灵、典雅的《空山鸟语》等古筝曲子,让学生在不断品味钟磬之声中走进诗人所构建的幽静意境中去,和诗人一同感受空山雨后的阵阵秋凉、松间明月的月光朗照、清清竹林中传来的悦耳的浣女的笑声,学生此时仿佛看到了一幅无限秀丽清新的山水画。
三、用音乐放飞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义。”而要想让这四种元素感染学生,就需要借助音乐。音乐实际上和文学相同,二者都具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情感空间,基本上能够突破一切时空限制,放飞人们的思绪。比如:教师在讲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对爱人的不舍,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学生读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播放《思乡曲》,让学生在静静的乐曲中放飞想象、静静思考,充分领悟艺术中所谓的“留白”境界。其实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写出了一部分,然后留白一部分,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就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留下了想象的空间[3]。音乐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同一篇文学作品可能在不同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引发了各种不同的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音乐作文的写作,比如:可以用钢琴曲子《蓝色狂想曲》作为音乐写作材料,让学生回忆自己所有的情感体验,然后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这首音乐的内在寓意。实践证明学生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些学生把它想象成大海风景图、在蔚蓝色的大海中有鱼儿、有洁白的帆船、还有飞翔在高空中的海鸥,可谓动静结合,无限美丽的海上风光仿佛就在眼前。还有的学生把它想象成为一幅天空风云图,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描绘晴空万里中天空中云朵的不同形状与变化色彩[4]。通过音乐作文的写作,不仅可以挖掘出学生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审美因子,还可以大大提高其语文素养。此外在语文课堂的尾声,教师也可以适时地播放相应的音乐,比如:播放《相亲相爱》这首音乐,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对班级产生深深的归属感、荣誉感。
四、用音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重视师生感情交往中的因素,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积极的反应,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情感的相互交融,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足够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客观的理论相结合,尽最大可能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这时就需要利用音乐,举个例子,例如:在进行《曾国藩家书两篇》、《傅雷家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为学生播放李健的歌曲《父亲》、或者周杰伦的歌曲《以父之名》,在缓缓的音乐声中感受父爱,感受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教师在讲解这些家书内容的时候,需要站在批判性的角度,分析这些家书的错误、偏执观点。从而使大学生在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以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任何事情。
在动人、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走进教材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可以更加真切地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在娱乐的过程中,也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6]。同时,语文的学习外延就是生活,语文学科作为生活的载体,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类的终极关怀,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和学生心灵的交流沟通。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为学生讲解现实生活中最近发生的大事。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等等,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在听老师讲完后要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用音乐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音乐和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之间的共通之处,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优美的抒情诗时,可以适时播放带点英伦风味的歌曲,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随后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现代诗选》,让学生对现代诗产生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讲解《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戏曲音乐,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等,让学生在别具一格的戏曲中充分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了解中国古典戏曲文化,让语文课堂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延伸[7]。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读的作用,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向学生推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经典音乐。
结语
总而言之,要合理地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为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即语文课堂中音乐的引入必须适度、符合具体的课堂内容,这样才不至于让激荡的音符激起学生的不良情绪,也才能很好地发挥音乐的传播媒介作用,凸显语文的内涵美,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涵义的理解,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中国文字的优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
参考文献
[1]朱娟.语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小学版). 2007,7(08):125-126.
[2]周梅香.将音乐融入语文課堂[J].甘肃教育. 2006,3(02):55-56.
[3]费洁.给语文插上音乐的翅膀——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9,7(09):132-133.
[4]王芳.让语文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J].文教资料,2010.4(09):65-66.
[5]肖琳.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J].教师. 2010,5(10):63-64.
[6]张家中.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J].文学教育(下) 2010,7(11):137-138.
[7]朱云丽.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J].吉林教育. 2009,6(1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