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娟娟?戴慧
摘要:从专业群构建元素和建设意义方面分析了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探索了协同创新的四个路径,即设置模式上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管理模式上宏观与微观协同,建设模式上校内与校外协同,建设内容上横向与纵向协同。并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得以实践研究,创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顶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横向和纵向并建的矩阵式实训体系和三级教学资源库等。通过协同创新,提高学校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群;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鲁娟娟(1980-),女,浙江余姚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讲师;戴慧(1979-),女,江苏泰兴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讲师。(江苏 南京 211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项目编号:1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明确表达: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群加强内涵建设。近几年来,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建设高水平专业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注重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有哪些?如何本地化实践?协同创新已成为了高职院校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必然性
协同创新是指多要素(人力、物力、信息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推进事物共同前进,各要素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实现1+1>2的目标。因此,协同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协同创新的手段是打破各元素壁垒,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各元素和谐前进,发挥的能量不仅仅是整合,更重要的是达到突破。专业群建设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的必然趋势。
1.专业群构建元素多样化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学校的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又要考虑学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能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应该依托原有专业,形成专业群体系。专业群构建元素的多样化,决定了专业群建设必须协同创新,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首先,高职专业群是建立在“一个核心专业为引领,辐射多个专业”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2]因此一个专业群往往有多个相邻或相关的专业组成,这就构成了第一层的协同要素。他们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积极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作用,促进其他专业共同进步,发挥集群效应,增强专業的适应性、拓展性。其次,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体系、教学资源库、质量保障与监督机等多个子系统,这些构成了第二层面的协同要素。各个子系统间只有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才能使专业群发挥整体优势。再者,每个子系统又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构成了第三层面的协同要素。
2.专业群建设意义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专业群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也就成了协同创新的目标。首先,有利于资源优化整合和共享、提高办学效益。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享、平台课程共建、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共建。其次,通过专业群的集群效应,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通过核心专业或特色专业的带动,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有利于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再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专业群建设,既可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又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更高能力培养。
二、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
1.协同产业群,服务区域经济
专业群设置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协同产业群。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具有的区域性、职业性、服务性等特征。因此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群的结构是专业群设置的基础,产业群的人才需求是专业群发展的直接动因,产业群的岗位职业要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内涵依据,使产业群和专业群之间有一种资源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同质性和互补性,[3]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协同宏观与微观,推进协同育人机制
专业群管理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宏观控制与微观调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协同育人机制,[4]从宏观和微观上建立起“全程监控、动态反馈、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追求品质”的多层次管理和实施体系,具体可成立四级建设小组。第一级由院董事会、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学生处等组成,负责示范建设项目的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督促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重点专业建设的指导。第三级由专业负责人和教研组长组成,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第四级是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是完成各项任务的直接参与者。第一、第二级从宏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而第三、第四级从微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
3.协同校内与校外,打造办学特色
专业群建设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创新主体的协同。通过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共育、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目标的协同。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实训体系,实现创新手段的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一条“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途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协同横向与纵向,丰富内涵建设
专业群建设内容要协同,主要体现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的纵向和横向上。专业群的建设面向的不再是单一专业,而是多个专业的集群,也就是不再是一个专业的纵向结构,而且还具有兼顾多个专业的横向结构的矩阵式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纵横两条管理链如同矩阵的两类向量,交错形成矩形的组织结构。该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5]专业群的建设内容纵向以专业为导向,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知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也就是从基本能力训练到专项能力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最终完成实践能力的训练,体现了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横向以模块化项目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体现各专业的异性。通过专业群纵横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分工,一体化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专业群的竞争力。[6]专业群的横向与纵向协同发展,既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注重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实践研究
1.依据电子信息产业群集设置专业群
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在整体产业链中,既有传统的“硬电子”,也有新型的“软信息”;从以往电子、通信、计算机“三足鼎立”,到现在三者紧密融合,行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在发生着剧烈转变。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要适应行业新的需求,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行业职业能力变化,使学生不仅具备电子信息行业入职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更要为未来迁移职业能力添砖加瓦。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通过协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了以特色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辐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群内建设主要依据电子信息产业链(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岗位群技能要求,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使毕业生具备“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专业群毕業生面向的主要岗位如图1所示。
2.“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探索构建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顶层互选”,如图2所示。坚持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以“双证书”制度为支点,以职业技能和电子竞赛能力为导向,使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满足实现“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可迁移发展能力的需求。
3.矩阵式结构的专业群实训体系
围绕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个产业集群,满足专业群内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资源,配置相应实训条件,系统设计实训教学体系。坚持真实、仿真、虚拟相结合,软、硬件建设兼顾,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成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装备技术水平适度超前,集教学、培训、研发、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资源积累和资源共享,打破不同资源库的壁垒,实现资源系统的交互和数据流通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8]本专业群通过“分模块、建标准”的建设模式和“专人负责,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专业级、岗位级和课程级三级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平台,如图4所示。
四、结论
协同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课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群建设为形式,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才人为目标,以推动区域经济为动力,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对促进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勇武.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
(6):19-21.
[2]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3]刘家枢.建设专业群——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3,(10):34-38.
[4]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
(22):33-35.
[5]王哲.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
2013,(2):77-78.
[6]万军,胡宁.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717(34):54-56.
[7]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627(23):28-29.
[8]刘方,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8-30.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