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牟海维?吕秀丽?周围?全星慧
摘要:为了提高电子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以学生立项,参加各类电子竞赛的方式推动创新能力。采用分阶段、立体化,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遍布到本科生的各个学习阶段的方法。探索一套实践教学培训系统,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有效结合,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项目驱动
作者简介:韩建(1976-),男,吉林永吉人,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牟海维(1963-),男,黑龙江绥化人,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301016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22-02
當前世界范围内,工科大学都把培养工程领导人作为其重要的人才培养使命;基于项目学习或面向问题的学习是培养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充分强调基于项目学习的学习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做中学——根据需要的学习”。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包括低年级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站在新知识的前沿,是美国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竞争优势。麻省理工学院(MIT)所有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包括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工程项目。以项目形式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并以书面形式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及结果。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实施研究性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工程领导能力。[1]
一、构建系统模式,建立培训体系
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培养一套训练体系,分阶段、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电子类专业特点,强调研究性的创新,通过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的教学体系,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遍布到本科生的各个学习阶段。[2,3]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深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而创新能力实践体系是我们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另一个亮点,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循序渐进培养。
使学生围绕具体项目,利用各种资源,在项目设计、实际体验、探索创新等过程中,以团队形式自主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项目数力求精,最后学生从立项,答辩,制作,验收经历所有的环节。要在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人才,首先应在教师及其教学过程中树立起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即不能把教学只看成是知识的传授、将其作为教育的目标,而是要结合学校和学院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科发展的方向,以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而言,就是要着力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东北石油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生,不但要继续保持基础知识扎实雄厚的特点,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既能在学术研究前沿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又能在解决数字化油田重大需求和具体问题上做出贡献的综合型、智能型、创造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创新意识实践体系的建立,打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教育环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很多低年级的课程设计了MRP环节,即微型研究项目(Mini Research Project),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初期就开始建立创新能力,这个阶段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快速理解的能力。几乎每个学生都经过了4A训练模式的锻炼,即撰写论文(A Paper)、编写代码(An Executive Program)、汇报成果(A Simple Presentation)和进行答辩(An Interview),这样就给今后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行为基础。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课程中的指定实验内容外,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专门开辟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实验室,里面配备有全套的实验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活动。在学生有困难时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其有力的指导。这个环节主要面向中低年级学生,给他们在创新思维的建立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实验环境。并对每项创新活动提出中肯的评价和详细的改进建议,对其中具有进一步创新价值的项目提供进一步的创新实践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4]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
将之作为检验创新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的共同努力,每年都能提供20组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和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参与的学生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和高水平学科竞赛都配备富有经验的专职教师,创新活动的主题由学生制定,指导教师加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水平学科竞赛则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团队,通过选拔的方式从创新活动能力突出的学生中挑选出佼佼者,然后组团参赛。近年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每次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都能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起了积极的推用,很多在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和深造学习中都表现出优秀的能力。[5]
二、实施过程
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允许各个年级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的目的是发挥学院多个专业方向的优势,让低年级学生接触承担科研任务的教师、研究生,让高年级本科生了解学科前沿、研究方向,认知专业特征、发展方向,实践先进仪器、研究方法。这项工作可以使本科生在认知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和专业特征方面具备基本的电子工学知识背景,有效帮助本科生有针对性地依据本专业升学、跨专业升学和就业创业三个方向规划自身发展,有效促进本科生完成专业选择、继续专业学习、开展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等。
1.大一年度项目
采取兴趣引导和思路引导,不求专业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过程认识,包括仿真类和实践类,来自学院平台项目、教师项目、学生自主立项等,平台项目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智能机器人设计;基于LabVIEW和仿真平台的大一年度学习平台。
2.大二年度项目
采取课程引导的方式,将基于课程学习与基于项目学习相结合,与导师制相结合。计划内项目通过改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完成;计划外项目源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各种竞赛项目、学院规划项目库、学生自主立项等。
3.大三年度项目
采用课程引导方式,项目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以涉及多门课程,可以采用跨学科项目。大三学年项目源自专业课程设计改造项目、专业综合设计改造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各种竞赛项目等。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改造:电机课程群实践教学平台;电器课程群实践教学平台;工业自动化课程群实践教学平台;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群实践教学平台。
4.大四年度项目
校内毕业设计:大四毕业设计项目化,改造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尽可能来自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课题。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除包括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外,还应增加电路调试、容量分析、成本分析、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污染等。
校外毕业设计:在校外实践基地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油田测试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反哺教学;在完成科研项目中完成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结论
针对研究性大学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了创新培养体系的解决方案,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工作,通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培养出大量富有创新性的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活跃在国家各个层面的重要岗位上。但是面对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体系和创新意识实践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等.电子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10-12.
[2]韩建,牟海维,等.电子类实习基地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8).
[3]黄朝志,刘宏,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电子创新中心建设[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12):148-15.
[4]陈新.以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2):42-43.
[5]杨奕,徐鵬,彭小峰.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