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飚 西部发展“通航”正当时

2014-05-30 10:48胡静
中国西部 2014年9期
关键词:海特航空培训

胡静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将“通用航空”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开放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2014亚洲公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上,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明确表示,民航管理部门将在年内推出多项通用航空扶持政策。近来又有消息称,包括《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及《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在内的相关文件有望正式发布。

渐行渐近的低空开放正在开启中国通航产业的巨大市场,吸引各路资金纷纷涌入,也激发多家上市公司提前布局。作为我国唯一以航空维修为主业并在研发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特高新”)如何看待中国低空开放带来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四川等西部地区的通航市场空间如何?在国内大市场中有何特点?海特高新将如何布局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

深耕航空维修二十年

“低空开放将带来整个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春天!”一见面,直率的李飚便开门见山、直击主题,“低空开放之后,在消费领域将产生新的出行、休闲方式,而新兴的消费市场将促使我国的航空技术产业以及航空装备产业大幅向前推进,最终将推动整个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

这位在航空维修界深耕了二十多年的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海特高新早就涉足通用航空领域了。”

将时针拨回22年前,这一年,对李飚很重要。因为在这一年,李飚和父亲李再春(第一任海特高新董事长,曾为某军工厂高级工程师)经过三年艰难筹建后迎来了海特高新的新生。

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航空业都处于购买和维修飞机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航空维修是一个高壁垒的行业,资金和技术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

李飚父子俩依凭着自己航空维修的技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航空资源可以调配的情况下,向这个高壁垒的行业发起了挑战。

“在我们做这个行业之前,没有一家民营企业敢向这个领域进军。”李飚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在创业的初期,还是在寻找市场的缝隙,而刚好在那个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

当时有一个客户因为无法把设备送出国外维修,找到海特高新。正好拥有相关维修技术的海特高新便接下了这单活儿,尝试性地进入了航空维修行业。之后,李飚父子和公司高管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航空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就把航空维修这个事业坚定了下来。

在这个高壁垒的领域,仅仅凭着1万元资金起家的小小民企,如何去与资金雄厚、技术成熟的央企竞争?

“相比央企而言,民企在效率方面非常有优势。央企在研发、制造上投入精力更大,而在服务领域给民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李飚表示。

看准了这块巨大的发展空间,李飚父子带领着海特高新全力以赴、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以航空维修为主、航空技术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发展之路。

2004年,对李飚来说,又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至今唯一一家航空维修上市公司。“上市后,公司募集到3个多亿的资金,这对海特高新在后期的发展非常重要。”李飚告诉记者,没有这些资金,公司不可能快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企业发展需要节奏。”李飚表示,“作为一家发展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当企业实力强、资金链宽松时,就要抓住机会,果断实施谋划已久的重大项目。而当遇到金融危机,或者企业的某些项目已不再适应发展需求时,就得进行战略性收缩。”

2008年,李飚从父亲手中接过海特高新帅印,将公司带向了更广阔的天地。2008年,海特高新收购波音翱腾公司昆明模拟机培训基地,涉足飞行培训行业;2009年,海特集团设立天津海特航空工程有限公司,打造集航空維修、技术研发、航空零部件制造及航空培训于一体的航空产业化基地;2013年,海特高新跨出国门,在新加坡樟宜商业园投资9528.8万美元建设航空培训基地项目,拓展国际市场航空培训业务。

提前布局“低空开放时代”

经过二十年的行业深耕,海特高新在技术、经验、管理等各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当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到来时,海特高新只需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民营企业不能做没有壁垒的事情,没有壁垒很容易被模仿,现在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就是因为模仿者太多。”李飚表示,进入航空领域,海特高新依托的是技术,这就是高壁垒,没有多年的积淀是不可能入行的。“做产业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有信心、有耐心就会等来最好的发展机会。”

“有未来、不违法、力所能及”,这就是海特高新的十字方针,简明扼要,却是公司发展的“定海神针”。

“首先,一个企业所在的行业应该是有未来的,企业的整个发展是面向未来的。这样的企业即使短时间亏损也不要紧,长期来看盈利的空间很大。”李飚告诉记者,“只有能看到未来的企业才能把它当事业来做,也才能心甘情愿地坚持走下去,即使在没有利益回报的时候。”

“‘力所能及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涵义很丰富。”李飚说,‘力不仅指实力,还指控制力,如果无法对所做的事产生影响,想法再好,也会偏离预定的轨道。特别是前景巨大的航空产业,怎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巧干很重要。

面对即将到来的低空开放时代,海特高新已经提前布局。维修是公司的老本行,是核心主业,“而这两年海特高新取得成功最大的、影响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研发制造和飞行员培训。”李飚表示。

此外,海特高新最近刚申请开通的航空租赁业务,则贯穿了整个航空产业链,把金融和产业结合起来,凭借公司的技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专业、便捷的打包服务,包括飞机托管、保养、维修、改装等等。

国际化的航空培训市场

海特高新的培训业务主要是做飞行员复训,目前在中国只有两家企业拥有此项培训资格。“海特航空培训基地的飞行模拟器,可进行多型号飞机模拟飞行训练,目前昆明基地有6台,天津9台,新加坡7台。”李飚告诉记者。

昆明、天津、新加坡,海特高新的布局从国内到国外,每一步都彰显了其领导人的魄力和眼光。

“整个亚太地区是全球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其航空产业发展滞后。根据国际经验,国民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航空产业肯定会快速推进的。所以,目前亚太地区航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李飚表示,飞行员的技术是需要相互交流的,尤其是到一流市场中进行广泛交流,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新加坡航空公司排名位居世界前列,一直被誉为最舒适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在航空培训方面也经验丰富。而且,新加坡是重要航空枢纽之一,通过新加坡培训基地可把培训业务推向整个亚太地区。这也是海特高新斥资近1亿美元建设新加坡飞行培训中心的原因。

由于我国通用航空起步较晚,相关产业发展也较为落后,海特高新在航空培训业务发展之初也遇到过融资、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留住等困难。

由于航空培训领域很少有民企涉入,当初海特高新找到银行融资时,相关信贷人员对这块业务不太了解,融资被拒。后来,经过相关负责人反复的讲解、沟通,银行方看到了海特高新的价值和实力,终于同意贷款。

而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留住,李飚认为,建立良好的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把人才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并且让员工与企业共享利润,使员工有归属感,才能安心为企业为自己奋斗。

“所谓管理,就是要提高效率(包括人才和资金的效率)、创造效益,才会有竞争力。”李飚表示。

发展通航可迅速改善西部落后面貌

“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四川等西部地区在通用航空领域发展较为滞后,”李飚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山多、地形复杂、港口稀少,交通不如沿海地区发达,主要依靠穿山越岭的铁路和公路。但修建铁路和公路征地多、工期漫长、耗资巨大。而建个简易的通用航空机场,只需要篮球场那么大,占用的资源很小,但起的作用非常大。所以,通用航空在西部地区更应该大力发展。”

“汶川大地震时,如果四川发展了通用航空,建起了一系列通航机场和相应的空管系统,邱光荣会牺牲吗?飞机会飞不进去吗?”李飚有些激动地说。

在汶川大地震中,海特高新负责为抗震救灾的飞机提供维修保障服务,向陆航装备部抗震前线、民航支线抗震装备提供300萬元技术支援,还荣获了“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私营企业”称号。

作为一家老军工企业,海特高新多年来为海陆空三军提供支持和服务。2014年,“军民融合”进入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李飚表示,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将为现代化的航空保障服务拓展新的市场,为民营企业参与军品业务松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海特高新以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出力为荣,公司今后将积极以核心技术和效率参与军品业务招投标。

但对于因为历史原因发展缓慢的通用航空领域,李飚很着急。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沿海地区落后,与交通有很大关系。经济要发展需要人流、物流畅通。要迅速改善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航空是非常好的选择。”李飚向记者描绘着一幅通用航空的蓝图,“如果西部地区各区县都有通用航空机场,由国家统一把通航基础设施和空管系统建设好,西部的老百姓很快就能脱贫致富。”

“比如,山里的蔬菜在当地只能卖几角钱一斤,运到城里能卖到几块。而山区里常见的山货拿到城里的大超市就变成了珍贵的高档货。”李飚说,“城里人也可以进山去,一方面帮助山里人脱贫致富,同时寻找到自己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李飚表示,海特高新非常希望能为四川、为西部多做贡献,也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加快通航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海特航空培训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天津保税区航空再制造的崛起——天津海特客改货项目顺利运营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穴位埋线配合海特光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