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地
本研究对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0 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8 月-2013 年6 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鼻咽癌患者,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非角化性癌的鼻咽癌[1]。Karnofsky评分均≥70 分;将既往有放化疗历史及其他肿瘤病史、发生远处转移等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 例(男18 例,女7 例),年龄24~75 岁,平均(45.2±10.3)岁;临床分期:Ⅰ期1 例,Ⅱ期2 例,Ⅲ期12 例,Ⅳa期10 例。对照组25 例(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6~79 岁,平均(47.6±10.1)岁;临床分期方:Ⅰ期2 例,Ⅱ期3 例,Ⅲ期13 例,Ⅳa期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分割放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后程大分割放疗。首先给予两组患者50 Gy的常规分割剂量放疗,然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加量放疗DT 20 Gy,共进行10 次,持续2 周;给予观察组患者加量放疗DT 25 Gy,共进行10 次,持续2 周。治疗靶区包括原发肿瘤部位、咽旁间隙、鼻咽部等,用面颈联合野,可依据肿瘤浸润情况对野进行个体化设计,但为了对咽旁间隙和颈淋巴结的受量进行更好的顾及,都应该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野,下颈切线野预防照射剂量和面颈联合野剂量分别为50 Gy和36 Gy。然后,前移面颈联合野后界到颈椎椎体前1/2或1/3 处,避开骨髓,以50 Gy的剂量用9~12 Mev的电子线照射上颈后区。用CT复查,将野推量进一步缩至70 Gy。如果患者在70 Gy的剂量下仍然有残存,则给予其4~6 Gy的局部适形推量,运用电子线小野以20~24 Gy的剂量照射颈部阳性淋巴结区。同时,如果患者处于Ⅲ期和Ⅳa期,则给予其同期辅助化疗,所用药物主要是铂类和5-氟尿嘧啶[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身体和血常规进行定期的检查,1 次/周,将患者的肿瘤退缩情况、口腔黏膜反应、白细胞、血小板等数值记录下来。完成放疗时对患者的鼻咽镜及鼻咽MRI进行复查,从而对患者肿瘤的退缩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黏膜反应进行分析比较。
1.4 近期疗效评定标准 (1)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维持时间>4 周;(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两径乘积减少幅度>50%,维持时间>4 周;(3)无变化:肿瘤病灶的最大两径乘积减少幅度<50%,或增大幅度<25%,维持时间>4 周;(4)恶化:肿瘤病灶的最大两径乘积增大幅度>25%,或有新的病灶出现[3]。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比对照组高,恶化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3 年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1 年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比较[n(%)]
在我国,鼻咽癌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极为常见,西南各省发病率较高。鼻咽癌虽然易有咽旁、颈淋巴结等的转移和侵犯,但这些区域能够被放射治疗野覆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当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是放射治疗[4]。在临床实践中,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促进了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显著提升,但并未促进患者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提升。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并未显著提升对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但较常规分割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1]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538-611.
[2]林少俊,潘建基,吴君心,等.鼻咽癌局部复发适形放疗近期疗效分析[J].癌症,2011,20(2):171.
[3]刘晓清,罗伟,汤轶强,等.三维适形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初治鼻咽癌的配对设计队列研究[J].癌症,2008,27(6):606-611.
[4]王安宇,朱小东,吴春华,等.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方案3 D-TPS剂量分布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0(5):63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