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汪微微
【摘要】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 网络民主 网络监督 创新
我国代议制民主的现实困境及其解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行政化。我国代议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设计理念是使其成为社会的小缩影。人大代表由社会各阶层的精英组成,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制度。其身份一般包括工农、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归国华侨、港澳台等。代表构成的划分除了包含身份类别,还包括政治面貌类别以及“其他”(妇女、少数民族)类别。
实际生活中,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政府官员的比例却高达32%左右,这种比例上的不协调,形成事实上的“人大代表官员密集型”,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行政化。所谓行政化,指非行政组织表现出与行政组织基本相同的属性,按照行政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评价体系来建构、运行。
官员作为政治精英具备其他代表没有的地位优势与经验优势,很容易把官僚班子的那一套搬进人大,使得平等议事的人民代表大会变成上下级的汇报,造成人民代表大会行政化,人民主权旁落。政府官员既是政府官员又是人大代表,人大的代表性不够使得“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密尔就清晰指出代议制的一大危险在于“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①;“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得人大监督的力度欠缺,难以对政府形成有效约束;在任免权与重大事物的决策权上,往往由政府官员决定,导致人民代表大会成了形式上的“橡皮图章”。
人大代表的低素质化。我国人大代表的各阶层普及与兼职化,是导致人大代表整体素质降低的直接原因。据专业人士统计,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基层工农代表比例约占18%,此外还有娱乐界代表,80后、90后代表则是2012年人大代表的又一特色。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80后、90后诸如陈若琳、铁飞燕和基层人员如农民工,还有娱乐界人士、体育界人士如刘翔没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从政经验不丰富的他们议政能力充分吗?生活中能履行好代表的职责吗?他们议政经验与官员议政经验对等吗?一些“劳动密集型”人大代表通常的情况是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无法通过融入群众获得有效议题,形成事实上的名誉代表。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议会中普通无知无能,或者说高级智力条件不充分,这是平民政府最容易有的弊端”,加之我国人大代表的兼职身份,工作繁忙,人大会期太短,议题都是两会前提前一个月发给代表,在如此短的时间集中轰炸并未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出现代写议案的情况,可见其专业知识、工作时间与工作经验明显欠缺。要真正在各阶层中选贤与能、选出精英,提升代表的素质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公民的政治参与缺乏协商与妥协精神。区别于西方社会的低政党认同与低投票率,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在不断提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转型期间的高政治参与度与低社会组织化和政治制度化水平,极易“衍生”政治动荡。“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将政治转型国家的社会形态称为‘普力夺社会,在这种泛政治化的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直接参与政治,最典型的是军人干政和教权主义”②“威权政权倒台—民选政府治理失灵—军人干政”这种“教科书式”的政治发展路径不断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上演。
民主依赖于自由、平等而广泛的协商,以达到多元化利益之间的协调,交易、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的民主意味着政治妥协。“现代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柏克曾说:“所有的政府、人类所有的利益与福乐、所有的美德、以及所有的谨慎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妥协互让的基础上”③战争在非必要的时候只是一种无谓的消耗,而妥协与和解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如何维护社会稳定,让广大人民继续分享民主红利,避免“民主陷阱”,培育公民健全的政治品格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网络民主的兴起
关于网络民主的定义,从网络技术特点层面上看,美国学者斯劳卡把网络民主定义为 :“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网络中渗入民主的成份。”④美国学者克里夫则把网络民主看作政治互动,是“利用因特网加强民主过程,为个人或社群提供与政府互动的机会,并为政府提供从社群中寻找输入的机会”。⑤从民主类型上考虑,哈根认为网络民主是一种参与式民主,而代议制民主则是一种间接民主⑥。
网络民主是我国民主发展的新兴力量,是代议制民主的有益补充。民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广泛而平等的参与,传统代议制体系下由于参与渠道、经济能力、文化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民主往往是少数人的民主,网络民主的兴起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作为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新通道,网络民主尤其体现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方面。从早前的“华南虎”事件、中山公务员改分事件到新近的“李天一案”、“表哥”杨达才事件,网络监督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
网络反腐事件则热度持续上升,网民通过网络举报、人肉搜索等方式揪出了一大批贪官,网声激荡,在亿万网民密切关注下经举报的事件总能得到最快处置。虽然在有些事件中也存在网络信息失真的问题,存在刻意夸大,随意侵犯隐私等问题,但经过曝光和纪委调查,总能查出一些问题。“经不起网络监督的官员不是好官”。周久耕案后,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朱善璐总结得非常到位:“干部要经得起网络监督,经得起群众的评说。网络举报未必属实,但官员确有问题,这样的结果对反击网络举报毫无力量,暴露的只是官员的‘经不起监督”。网络监督是民主进程中奋起的一匹黑马,驾着民主的大马车奔向更深、更远。endprint
不仅如此,网络在地震、洪灾、台风等大型自然灾害上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害无情、网络有爱”,网民网络祈福、网上捐款、网络组织志愿者,通过网络,亿万网民的爱心表达的淋漓尽致。
网络民主打破了代议制民主下的单一信息传递渠道、打破了精英政治下的公民政治冷漠、打破了政府行为监管乏力的状态,描绘了当今时代代议制民主的新蓝图。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网络民主。我们的党是一个开拓创新具有前瞻性的党。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敏锐意识到网络在表达人民诉求,维护公民主权、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新的时期,越来越多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化身为“网民”,与网友公开交流或者“微服私访”,通过网络问政于民、议政于民、理政于民,表达他们对网络民主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
自2009年开始,每次两会前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会坐在电脑前面,通过中新网、新华网与4亿多网民进行长达2个多小时的交流,网汇民心,网聚民智。直面“反腐”、“就业”“菜篮子”、“房价”等尖锐话题,回答提问时不打“官腔”,愿意“掏心窝子”。温家宝说,他是带着真心、真情、真诚来的,他的“三真”温暖了亿万网民与全国人民的心,网上好评如潮,创网络民主之新风。2011年2月27日的访谈最后,面对网友的不舍与邀请,温家宝也动情答复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并与网友“勾指相约”,表达了由网络牵线,国务院总理与网民心连心的决心。
地方领导也对网络问政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以来,累计已有51位书记省长、1200多位市/县“一把手”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栏目对网友留言做出公开回复,全国19个省区市出台文件或规定,形成网友留言办理的固定工作机制。2012年6月至今,各地党委、政府及领导同志通过该栏目继续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绩,一年内帮助各地老百姓解决的问题总量突破6万条,同比增长30%。与此同时,目前已有超过2万个经过认证的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在人民微博开通微博账号,这些政务微博以“执政为民”为理念,在政府信息公开、倾听民意、维护公民主权等方面卓有成效。
用网络民主优势推动代议制民主创新
网络民主为代议制民主带来了新气象,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创新。
网络促进了人大代表们身心的“蜕变”。一方面,网络有利于打造人民的“贴心”代表。传统代议制体系下,我国除了基层代表由人民选举外,其他的都是间接选举。在这种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当中,代表们与群众利益越来越脱节。网络民主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打通了信息传递脉络,代表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人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民生,收集民智。微时代,代表们平时可以上网与网民聊民生、话发展,而每到两会期间就开始集体“潜水”刷微博,进行“网络问政”,邀请网民“灌水”、“拍砖”。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长陈俊卿称,“车子在路上被堵了,就会搜下周边的微博,看看骂声有多大,作为市长必须了解这些声音;有突发事件,马上就会打电话处理”。通过网络问政可以把脉民意,切准民意,提出代表人民心声的议案,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另一方面,网络有利于打造“知识密集型”代表。针对传统代议制人大代表兼职化与等额选举的弊端,网络的网状结构为代表们提供了一个多维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网络QQ群、微博、手机微信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网络会议、电子邮件、网上热线在网络虚拟社区交流履职经验,便捷、省时又省心。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在“代表工作”栏目专设了“代表培训”一栏,详细记录了每期培训的内容。这些活动提高了“代表”政治参与能力、改变了“代表”知识结构与思维观念,促进了“代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网络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防止腐败,创新了行政方式。一方面,监督政府官员,防止权力的滥用。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制度短时间难以修正,但通过网络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却卓有成效。网络借助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全面性撬开了反腐难题的冰山一角,对政府中的其他贪污腐败官员起到敲山震虎的警醒作用,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腐败事件的显微镜和追踪器”。据光明综合网报道,“据媒体统计,2012年岁末,多起因网络被举报的官员纷纷落马。十八大以来,至少15位官员密集被纪检部门公开停职并调查,涉及重庆、广东、四川、山西、山东、新疆等省市自治区。5.38亿网民、10亿多手机用户、超过3亿微博用户组成的庞大网络平台掀起了一场网络反腐的巨大风暴,俨然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道新景观”。
另一方面,网上议政势头强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了政府工作。网络兴起以来,政府官员从“防火、防盗、防记者、防网民”到“触网”再到现今的天天“上网”说明关注网络舆情,网络议政已成为政府生活的一部分。以新华网发展论坛和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关注“三农”、“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户籍改革”的帖子不计其数,而且大多数发帖者分析时事理性、客观、务实。网络问政的形式也不拘一格,2008年中共贵阳市委在全国率先推行“公推公选”区县党委书记,通过网络直播向社会发布,随后各地竞相效仿。这说明网络民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对于打破政治常规、改善政治生态有着积极作用。
网络推动沟通,有助于培养公民妥协、包容精神。2013年8月埃及的政治动荡足以说明“民主是一个系统工程,选举只是程序层面的民主。民主的要义不仅是‘一人一票,更是以包容和妥协精神为内核的文化”。依托政府的保护,公民可以在网络上平等、自由、理性、成熟、负责地发表意见,找到表达利益与实现话语权的出口。多元化的利益在网上碰撞、冲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网上自由交流、反思、理性批判。政府决策就可以在这些多元利益与多元价值之间兼顾、协调、妥协,达到多元利益的平衡、多元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
一方面,多元利益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影响政治的常态化,对于缓和社会矛盾、达成社会和解与共识、形成新的权力分配关系、维持政府合法性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多元价值交流的新土壤。现代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政府鼓励公民运用自己的话语权,通过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再不是为一首诗词、童谣就大兴“文字狱”的年代。广大的网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秉理性成熟的心态商谈国事,有利于培育公共精神,形成理解包容、妥协协同、自由秩序为特征的健全的公民品格。
结论
用网络民主优势推动代议制民主创新是民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事物的发展都具备两面性,网络民主也有它自身的副作用。比如网上问政与网上议政的形式化,人大代表信息资料不完全,网民无法通过网络与代表便捷沟通;政府部门对网民的不应答,网民政治效能感降低。网上反腐仅限于情色事件,方式多样化与秩序欠缺;网民主体缺失、网络议事的心理不成熟、非理性,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暴民”、“网络愤青”、网络信息失真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严打网络水军,严查网络推手公司,斩断谣言传播利益链,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民主的秩序化、法制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难题。
(作者分别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②丁隆:“发展中国家应警惕‘民主陷阱”,《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0日。
③[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2001年,第303~304页。
④[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1页。
⑤F.C.Arterton.Teledemocracy: Can Technology Protect Democacy?.London: Sage Publication, 1987.
⑥Martin.Hagen: A Typology of Electronic Democracy, http://www.uni-giessen.de/fb03/vinci/labore/netz/textnetz.htm.1997.
责编/王坤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