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2014-05-29 16:12姜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5期

内容摘要:组织间关系管理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在跨组织合作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极其显著。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从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组织间关系管理影响合作绩效的内在机理三个模块对过去几年来组织间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我国跨组织合作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组织间关系管理 控制机制 维度结构 跨组织合作 合作绩效

随着网络经济、企业经营全球化以及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的不断发展,打破组织边界限制、构筑外部网络关系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组织间关系在跨组织合作领域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从组织间关系管理内涵挖掘、控制机制以及内在机理三个层面对该理论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启示。

组织间关系管理的内涵挖掘

组织间关系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营销渠道理论当中,20世纪80年代营销渠道理论变得炙手可热,并表现为垂直营销体系,紧密的买卖双方关系、伙伴关系等联盟形态。组织间关系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其重心也从注重组织间关系建立转移到组织间关系管理。

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进行的组织间关系管理的探讨,致使对其内涵的不同界定。TCE理论认为组织间关系管理是设计特殊的机制来支持经济交易。TCE理论视角下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目的就是回应由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成本而实施的一种完全垂直相互作用过程。而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间关系管理是一种企业适应不确定性和依赖性的战略回应(姜骞、周海炜,2012),其核心是企业将会有目的的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正式的或半正式的联系,结构化彼此交易关系以寻求降低不确定性和管理依赖性。随着组织间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开始对组织间关系管理的交易成本视角和资源依赖视角提出异议,认为将组织间关系管理看作完全的科层管理机制存在严重弊端,同时忽略了社会结构嵌入“关系”的问题。由此诞生了社会逻辑观(关系契约)视角下的组织间关系管理探讨的新一轮学术浪潮。Macneil(1978,1980),Dore(1987)等在契约不完备性的前提假设下,研究指出规范存在于组织中和组织间的、影响个人或组织行为的非正式协议和不成文的行为模式的管理机制就是组织间关系管理。Josi和Compell(2003)等人将组织间关系管理定义为一个企业采用适当的管理机制(关系准则、联合行动等),以积极和持续的态度,管理组织间行为和活动。组织间关系管理以隐性关系契约和开放式契约为基础,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和结构性的特征。罗珉和何长见(2006)研究认为,组织间关系管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契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间的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

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机制

管理机制不但可以使企业控制组织间交易、最小化机会主义风险,而且还可以保护交易成本投资,促进合作双方的关系深化。Dyer和Singh(1998)研究认为,组织间管理控制机制的有效实施不但可以影响合作绩效,而且还是跨组织关系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

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源于交易费用理论,学者们根据古典契约机制、科层机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机制的不同组织属性,对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进行划分。如Weitz 和Jap(1995)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即规范的管理机制、合约的管理机制和权威的机制。何晴和张黎群(2009)等诸多学者均将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归结为基于市场的管理、科层管理和第三种管理三种控制机制。Das 和Teng(1998)研究指出,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由正式控制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两种类型组成。罗珉和何长见(2006)研究认为,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是一种包含着“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科层”的“命令机制”的协调机制。此外,还有学者将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划分为契约规制、关系准则、专用性投资和承诺的四元管理机制。

基于学者们对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的探讨,对于各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种管理机制下的具体控制因素的研究变得顺理成章。Dekker(2003)认为组织间关系正式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组织间合作的协调,同时提出应该纳入一定的诸如“信任”、“承诺”等非正式控制机制。Mahama(2006)通过绩效评价和社会化过程分别考察了正式控制机制和非正式控制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式控制机制是组织间合作基础的准则和范本,基于正式控制机制实现预期目标和保持目标一致性。而非正式控制机制(社会机制)作为正式控制机制的辅助机制可以弥补由于契约不完备性引致的一系列问题。组织间关系管理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于非正式机制的层面。信任机制在组织间合作过程中的作用无需赘言,其在组织间合作关系中的基石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实证检验和承认。此外,“交流机制”、“沟通机制”、“权益安排”、“价值创造准则”等均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组织间关系管理影响合作绩效的内在机理

组织间关系管理理论不断向纵深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组织间关系管理作为一种平衡和协同组织间关系网络的资源配置机制,能够有效的调节合作组织内外部各层面之间的资本、知识以及信息等异质性资源的共享和流动,而这种组织间互动依赖于多层面、多维度的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结构的传递和延伸。对于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英国York大学的Oliver教授,他运用逻辑推理理论演进的研究方法将组织间关系管理划分为“Link”、“Tie”和“Net”三种基本结构。Maria Holmlund 和Jan-Ake Tornroos(1997)将组织间关系网络划分为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结构维度三种类型;Mark Ebers(1997)将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划分为资源流动、信息流动以及相互期望三种基本维度;Stefan、Beimborn和Koenig(2008)将外包双方的合作关系划分为契约维度、结构维度、相互作用维度和情境维度四个维度;罗珉(2007)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和理论演绎的方法将组织间关系维度结构划分为资源维、能力维、关系维、知识和组织学习维五个基本维度;姜骞和周海炜等人(2011)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将IT外包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划分为关系管理、过程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三维结构。endprint

组织间关系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合作绩效,达到双赢。Paulraj和Lado等(2008)研究表明,组织间关系管理是企业间促进战略协作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因素。Lambe和Spekman(1997)研究认为,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间关系与互动方式获取外部知识与技术,跨越知识边界实现组织间创新性合作。Lamin和Dunlap(2011)研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组织间关系管理创造组织学习机会获取价值性知识,继而发展复杂技术能力。Chia-Ling Liu和Ghauri等(2010)也从关系视角研究了合作企业间通过构建关系资本提高彼此间的组织学习,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和效果,继而提升联盟合作绩效。Han和Lee等(2008)探讨了外包企业的组织间关系过程管理能力对关系强度的影响,继而提升合作绩效。

研究不足之处

通过上文的系统分析和梳理,现有研究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研究,然而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出发点的差异,现有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研究处于一种“纷繁杂乱”的状态,这也成为组织间关系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严重障碍,尽管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亟待学者们的继续深入和探讨。

其一,现有研究的理论脉络较为模糊,缺少统一的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缺乏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间关系管理提高合作绩效的实证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境的实证研究就更为罕见。

其二,现有成果多以研究组织间关系管理单一维度或变量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而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和构建概念模型,得出的研究结论各自不一,甚有相悖之处,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具有一定的偏颇和局限。根据组织间关系的内涵可知,其具有动态性、多维性和多层次性等显著特征,因此,理论上可以推断出组织间关系管理也具有多维度的管理结构。同时需要必要的实证检验对其有效性进行测度。

其三,现有研究以国外成果居多,国内尚未具有中国情境的研究氛围。组织间关系直接受地域差异、文化感知等情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Berhad和Tyler(2002)就曾明确提出,在西方国家价值体系下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亚太地区的实践,并呼吁在其他情境下对现有研究结论进行重新检验。

研究启示

组织间关系管理既是促进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提高竞争优势的手段,又是合作伙伴之间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在促进组织学习的基础上,保护自身的核心知识,培育持久社会资本的平台,同时达到“1+1>2”的双赢合作效果。

首先,由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中的各个成员互动关系是组织间关系管理的基础,但合作伙伴的经验差别、管理者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伙伴关系的结构性变化要求组织间关系管理必须动态适应合作基础的演化。此外,我国企业的跨组织合作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未来,通过有效的组织间关系管理构建庞大的关系资本,从而形成长期的合作氛围,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其次,传统理论观点中始终认为组织间关系管理更适合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型中的领导者企业采取的管理跟随者的控制机制,错误的将其视为处于主导位势企业的单方面战略选择,而忽视了处于组织间关系网络中各成员的双向互动。企业间的跨组织合作注重“双赢”的合作效果,致力于双重价值创造,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也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实施组织间关系管理战略,削弱领导者企业的谈判能力,从而规避由于领导者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等引发的不必要风险。

参考文献:

1.罗珉,何长见.组织间关系: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2.Jeffrey H.Dyer, Harbir Singh.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23(4)

3.何晴,张黎群.组织间管理控制模式与机制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0)

4.Michael Burkert, Bjorn Sven Ivens, Jialu Shan.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study[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41

5.Stefan Blumenberg,Daniel Beimborn,Wolfgang Koenig.Determinants of 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 conceptual model[C].Proceedings of the 41st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rnce on System Sciemces,2008

6.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最新研究视角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

7.姜骞,周海炜. IT外包组织间关系管理维度探析及其有效性测度[J].软科学,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