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华
【摘要】王莽是在西汉后期儒家社会政治地位上升、社会政治环境急剧恶化背景下产生的人物。他沿着儒家教义打造的阶梯登上政治权力的巅峰。然而,当他试图以儒家经典中的古代制度改造现实社会时却遭遇失败。如果将王莽事迹和其身处时代结合起来研究,就会发现王莽并非乱臣贼子,而是一位虔诚的儒家信徒和失败了的改革家。
【关键词】王莽改制 非理性因素 理性分析
王莽篡汉,实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理念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结果,西汉晚期政治黑暗衰败,以王莽为核心的儒生集团,依托国家最高权力,试图以儒家经典指导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全面改革。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有明确指导思想的改革,也是儒家思想第一次触碰社会实践。此次改制虽然失败,但一次失败的改革似乎比一次成功改革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
需要改制的时代
西汉元帝以后,政治日趋衰败,皇帝皆沉溺于声色,不问政事。汉元帝时关东十一个郡国大水,人相食,而元帝却酒宴狩猎,“驰骋干戈,纵姿于野”①。汉成帝时徭役大兴,赋税大征,百姓困苦,辗转饿死于沟壑,且热衷微服出巡,寻欢作乐于市井之中。朝中政事交付太后王政君之家,以至很长时间公卿百僚不知其所在;汉哀帝昏庸胜过成帝,不仅继续将朝廷大政委系外戚,更为荒唐的是心系男宠董贤,赏赐无度。
与之相反,外戚宦官势力却不断增强,出现了专权结党营私的石显,权倾朝野的外戚傅太后一家及丁太后一家。汉哀帝宠臣董贤,年仅二十二岁,更是备位三公,其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高官、外戚、宠臣如此,朝中普通官吏则历经官场争斗,深知宦海浮沉,纷纷趁大权在手贪财好色,无心顾念朝廷政事,整个社会弥漫着末世心态的放任、焦虑和疯狂。公卿、列候、亲属、近臣等社会精英,本该引领社会风气,实际上确是奢侈逸豫,被服绮毅,钟磬鼓乐。当然,某些有识之士也曾试图扭转社会颓势,如大司马师丹提出限制占田亩数和占奴婢数量,但君臣上下俱无执行诚意,相反,竟然亲自参与兼并土地汉成帝“置私田于民间”②,丞相张禹、翟方进在民间广买田宅,其中翟方进为强占民田竟公然破坏汝南郡鸿隙坡水利设施。地方豪强更以雄厚经济实力横行乡里。谏议大夫龚胜称当时社会状况是百姓贫、盗贼多、官吏恶、制度苛、刑罚深、赋敛重。最可怜的是下层贫民,谏议大夫鲍宣说这些下层贫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在疯狂的兼并大潮中,他们或沦为奴婢,或成为盗贼。
儒家思想的深入发展
中国古人总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面对西汉晚期困局,人们相信诸子百家中会有一种学说使社会和谐。法家曾为秦王朝信奉,但秦短命而亡显示了法家治世的缺陷。汉初黄老思想曾作为治国信条,但到文景时期就积累了太多社会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将希望寄托在儒家身上。
先秦儒学被视作“无益于人之国的学问,汉初刘邦本不喜欢儒生,常解儒生之冠溲溺其中,也曾骂名儒丽食其为竖儒。汉初统治者对儒者态度的转变,得力于叔孙通和陆贾等人。但当刘邦得意宣称自己的天下是“居马上得之”读书有何用时,陆贾提醒刘邦骑马能得天下,但不能骑马治天下,即不能用打天下的心态治理天下,刘邦幡然醒悟。叔孙通认为“夫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城”,③并帮助刘邦整顿朝堂礼仪秩序,使刘邦感受到皇帝之尊贵,从此对儒生作用刮目相看。到汉文帝时,贾谊又帮助汉文帝将儒家宣称的“三代”树立为人类的理想时代和政治家治世的目标,“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去久”④,至此,儒家思想已在悄然影响西汉的政治生活。
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但武帝并非儒家虔诚信徒,曾对三代政治表示怀疑,尧舜时期无为而治,周文王则是食不甘味,勤恳辛劳,同样是治理天下,为什么无为可至治,勤勉亦可至治?所以他口头尊儒,但仅儒家的忠孝以行教化,日常政务仍是法家风格,汲黯曾经直言不讳:“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儒学地位于元帝时发生实质性转折,元帝做太子时就主张“宜用儒生”,即位后立即重用大批儒生。成帝更是以诏令的形式要求官员向朝廷举荐博学之士入朝为官,肯定了儒者师的作用。
随着当政者对儒家的重视,儒家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到汉成帝末,太学中生员弟子达三千人,到王莽秉政时,又有所增加,并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了一个儒生集团,他们以三代为治世蓝图,在践行儒家教义、割除社会弊政等诸多方面建立共识,视儒家经典为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企图把千疮百孔的西汉晚期政治舞台变成实践自己学说的场所。
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历史人物
就在儒家地位不断上升,西汉政治亟需改革之时,出生显赫、锐意改制、虔心向儒的王莽成为时代的焦点人物。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家族在元、成时期非常显赫,先后有十人封侯、五人官至大司马,势力遍居朝野。大将军王凤当政时,郡国守相刺史二千石皆出其门下。生活于这样的家族之中,王莽并没有变成纨绔子弟,相反,他拜沛郡陈参为师,虔心向学,成为那个黑暗时代的一个亮点。
王莽是一位虔诚的儒家信徒,格外注重修身。路遇年长者,总是退避一边,躬身等长者走过。每次拜见师长,都郑重其事地沐浴更衣,穿戴整齐。《汉书》称他地位越高越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对待下士越是谦恭,在继任大司马后任贤用能,对于朝廷给予的赏赐总是慷慨地分赐他人。在齐家方面,他上敬长辈,下抚孤幼。伯父王凤病后,王莽伺病床前,衣带不解。王莽哥哥王永早死,留下侄儿王光,王莽抚养侄儿如同自己儿子,为他选名师学习,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成家。不仅如此,王莽对子女要求甚严,王莽贬抑平帝外家卫皇后,长子王宇因担心平帝长大后祸及己身,先是让卫皇后上书要求留在京师,不愿呆在中山国,后又与其妻兄吕宽密谋在夜间血洒家门以警告王莽,事发后王莽迫其自杀。次子王获,曾杀死奴婢,让他自杀谢罪。如果情感与礼法发生冲突,他总是严格遵循儒家礼法,看似无情,这恰好表现出一个儒家士人对儒家教义的真诚与执着。正因如此,王莽的品行得到众多儒学名士的颂扬,也得到太皇太后的称赞。政治需要机遇,也需要真才干,王氏子弟大都不学无术,而王莽从中脱颖而出,精通典籍,学问出众,清廉自守,处事至公,他成了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道德反过来又为他打造了一架攀登政治舞臺的阶梯,由迁骑都尉、光禄大夫到大司马、安汉公、摄政皇上直至登基,当登上最高权力的位置时,王莽抓住机遇,把自己的政治舞台打造成了儒家理想的实践场,为儒家赢得了一次实践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
儒家思想理论指导下的改制
王莽摄政后,倡导儒学,礼遇儒生。追封周公后人,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立明堂、辟雍、学官,为学者筑舍万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凡是精通《礼》、《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书、钟律、月令、兵法、《史篇》的人,都能得到重用。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场用儒家政治伦理道德刷新朝纲的运动。
政治上,王莽依照《周礼》的记载改换官名,如大司农改名为羲和,改大理为作士,太常为秩宗,大鸿胪为典乐,少府为共工,水衡都尉为予虞,光禄勋为司中,太仆为太御,卫尉为太卫,执金吾为奋武,中尉为军正。地方太守改为大尹、都尉改为太尉、县令(长)改为宰。此外还增加了许多官职,如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置大赘官执掌舆服御物,后又典兵,位上卿;设司恭、司从、司明、司聪、司睿等五大夫;在地方,州置牧副,部置监副。另外,王莽还按照传说中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
经济上,首先恢复传说中的井田制度。公元九年四月,朝廷规定天下田更名王田,一对夫妇授田百亩,多余分给乡邻故族。实行十一税。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并特别说明这是三代所遵循的。诏令同时规定,若抵制井田制度,则流放至边境地区。其次,市场管理方面,在当时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个商业中心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管理市场物价并收取商业税,五均官于每月月中制定“市平”,即各种商品价格,利用官府库存商品平抑物价。最后,改革币制。币制改革共进行了三次,公元7年五月,王莽尚未上位,更造大钱,重十二铢,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和错刀两种货币,契刀状如刀形,长二寸,称作“契刀五百”。错刀,因用黄金铸造花纹,称“一刀直五千”。公元9年,民间纷纷谣传朝廷要禁止大钱流通,引发第二次币制改革,废除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按照儒家经典记载,更铸新的货币,称作“宝货”,含金、银、龟、贝、钱、布六品,但由于品名繁多,换算混乱,民皆弃用,只保留了小钱和大钱两种货币。公元14年,再次改革币制,废除大小钱,另铸货布、货泉两种货币,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珠,但此时社会急剧动荡,暴动四起,此次改革币制尚未推行,王莽政权即土崩瓦解。王莽币制改革最为混乱,但也最能显示其对儒家典籍的执着。
改制中非理性的必然性
王莽改制拘泥于儒家经典记载,几乎损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显得极不理性。但是抛开西汉的历史现实,却又发现非理性中隐含着某些必然性,因为王莽改制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并不具有时代特色,而是古代皇权体制社会的必然产物。
首先,秦统一以后,短命而亡,大一统王朝包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尚未显现。到西汉中后期,以往历史中不曾有过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土地、商业、货币、民族关系等,西汉王朝也一直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各种尝试。早在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儒者董仲舒曾主张恢复井田制,他认为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而贫无立锥之地”现状源于井田制被破坏。哀帝时,儒者师丹建言恢复井田制,同样认为井田制的破坏是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但上述建议都未能得以实现。王莽土地改制,正是这些努力的继续,他与董仲舒、师丹等人一样,认为土地和奴婢问题是井田制破坏的结果,于是按照《周礼》的规定颁布王田私属制。但他忽略时代发展这个事实,井田制的推行必须以国家掌握大量土地为前提,商鞅变法以来,土地私有深入人心,个人利益与专制利益之间存在着张力,如果靠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来完成这项改制,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拥有土地的人不愿交出土地,认为这项法令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没有土地的人得不到土地,认为法令欺骗了他们的感情。
其次,恢复几百名列侯、退休官员终身领退休金、给学者造住宅、扩大选官范围、取消吏民自备服兵役的物资、建造大量公共建筑等,这些措施的施行必须建立在社会财富整体增加的基础之上,都需要大量的、经常性的支出,这是西汉末年已经空虚的国库根本无法承担的。没有物质基础,再美好的前景描述也只能是空洞的许诺,所有的努力都是墙上画饼,似乎在设计一场骗局。
再次,对货币的管理方面,秦王朝统一了货币,但大一统背景下的金融管理政策一直处于探索之中。汉文帝时,贾谊认为民间私铸钱币必然导致币制混乱,投机取巧,但若完全禁止,又会导致“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于是他提出不禁止民间铸钱,但将铸钱原料铜统统由朝廷经营。汉武帝也进行过币制改革,制作工艺考究、重如其文的“五株钱”后,铸造钱币的成本大大提高后才遏制住民间铸钱的风气。但昭、宣之后,民间盗铸再次盛行。就此我们看,整个西汉王朝一直在探讨金融管理的策略,所以王莽改革币制同样是这种努力的继续,只不过他按照《周礼》记载,分货币成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以虚妄的历史记载面对残酷的现实,最后币制改革变成了对全民的掠夺,造成了“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结果而已。
最后,朝廷对工商业的垄断问题,这仍然是西汉王朝持续探索但不见效果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朝廷与民争利问题,这也是西汉王朝面临的新问题。昭帝时有人就提出,“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汉昭帝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元帝即位后,贡禹建议禁止各级官吏经商,得到朝廷支持。公元前43年,朝廷“罢盐铁官”,取消盐铁官营,但很快带来朝廷财政不足的问题,故又“复盐铁官”。王莽采取的五均赊贷六筦,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尝试。事实上,五均赊贷六筦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有一批廉洁奉公、精通经济运行规律的人为前提。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重用一批商人为官。王莽为推行五均赊贷六筦也以商人为官,但出现了官商勾结的局面,不但没有规范市场秩序,反而加剧了混乱,既损害了高利贷者、工商业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渔民、猎户、樵夫、工匠和织户等下层人的利益,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导致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王莽主持的这场改制,祭出了儒家大旗,他将自己醉心的儒家理想剧本搬上现实的舞台,但演出的结果,对西汉的现实来说是一场闹剧,对儒家来说是一场讽刺剧,对王莽个人来说更是一场悲剧。
小结
王莽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如土地兼并、金融管理、官府对市场的流通调节以及朝廷与民间的利益关系等,绝非王莽时代所特有,而是大一统王朝的必然产物。西汉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王朝,不斷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王莽为核心的西汉儒生集团,视儒家理想为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良方,将儒家理想付诸实践,仍然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尝试。
对此,如吕思勉先生曾评价说:“先秦之世,仁人志士,以其时之社会组织为不善,而思改正者甚多……新莽之所行,盖先秦以来志士仁人之公意,其成其败,其责皆当由抱此等见解者共负之,非莽一人所能尸其功罪也。新莽之为人也,迂阔而不切于事情,其行之诚不能无失,然苟审于事情,则此等大刀阔斧之举动,又终不能行矣。故曰:其成其败,皆非一人之责也。”⑤王莽凭着儒者的执着,踏着道德的阶梯,背负着时代的希望,登上权力顶峰,将儒家理论付诸了实践。但他所要解决的是古代专制体制的通病,如果不从打破专制体制入手,而是为维护专制体制去解决专制体制本身产生的问题,行为和目的皆处悖论之中,因此任何改制的尝试都逃不了失败命运。
(作者为山东泰山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泰山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05—1—07)
【注释】
①荀悦:《前汉纪》,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④贾谊:《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⑤吕思勉:《秦汉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责编/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