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秀芹
【摘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将此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予以安排部署。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还存在诸多阻滞因素,包括思想、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根源。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问题 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生态文明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以及实现中国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表明全党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改革内容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目前,切实推进生态文明进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由于受到各种根源性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生态现状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依然存在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相依共存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文明发展阶段,同时,在当前我国语境中是和物质、精神、政治与社会并列的文明的一个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等丰富的理念,这些理念中饱含朴素的生态观念,强调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统一。我们的祖先充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智慧,历来就强调人类不能单纯地征服自然,认为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但同时认为人类也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不能被动地受制于大自然,而应做大自然的朋友。
在儒家文化中,始终倡导一种“畏天命”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不能在大自然面前随心所欲满足人类自身的临时性需求,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在道家文化中,始终倡导一种“万物一体”的理念,将人和自然视为“一体”,在这个人和自然的整体中必须和谐相处。当然,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而是人们朴素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时的体现,甚至可能带有某种迷信的成分。但是这些我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念能够为后人对生态问题的反思提供有益启示,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渊源。
工业文明是农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同农业文明相比较而言,工业文明更具先进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在极大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由此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不断的反思,发现正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反过来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从本质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们承认自然界是存在一定规律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规律,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如果人类社会的活动不遵循自然规律而任意为之,就必定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还是一种人们的道德观念,即生态道德。人类的生态道德能够体现生态环境的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制约作用。在当前生态道德理念指导下,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必须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此,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决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而必须考虑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以此对人类的活动进行约束。
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理论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学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生态学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生态平衡”,也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构建起一种动态的关联,以维持某种平衡状态。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对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就会导致这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求人类社会在进行一切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生态平衡,避免人类遭受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也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动态过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工具的改善和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提升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从更为宽广的视野审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产习惯,从而倡导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语境下,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求人类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均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必须注重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在政治建设方面,生态文明语境下要求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予以部署和推进,通过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对生态环境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改变传统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方式,倡导绿色GDP,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对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并适当提高比重。在文化建设方面,生态文明语境下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开展活动。同时,应切实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生态道德教育,以生态道德观念约束人类行为。
在我国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第一次以专章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论述和部署,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安排,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安排。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条件,“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容乐观。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我们生存的自然界中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清洁的水源、更加宜居的城市,只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才谈得上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建设。人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好坏构成了人类生存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为此,联合国于1972年将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呼吸、共奋斗”,其目的就在于传递一种“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意识。①当前,我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法律措施、宣传教育措施,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环保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中,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依然多种多样,在对各种污染进行根治的过程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存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都十分严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破坏,成为当前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阻滞因素。
能源短缺的问题依然严峻。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能源作为支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少不了利用各种各样的能源。能源与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人类消耗的许多资源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或者说矿产等能源资源的再生需要特定的物理条件、化学条件和漫长的时间。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被更多地利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对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巨量消耗,使这些资源的存量急剧减少,与此同时还导致环境受到极大污染。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急剧上升,进入21世纪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迅速减少,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趋凸显,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疆域广阔,是一个资源能源大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我国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却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0%,人均矿产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0%。我国人均资源能源较少,却是世界上最浪费资源能源的国家之一。②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
土地利用的问题十分突出。土地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发展无法脱离土地而实现。土地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的保障。然而,人类在对土地资源破坏性利用实现了“暂时”的经济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导致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之前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即使在当前耕地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耕地受到重度和中度污染而不宜耕作,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由于矿产开采导致地表土层破坏、地下水超标准采集而影响了正常的耕种。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同样非常严峻,各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带来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③
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成因非常复杂。主要是:首先,从经济根源上考量,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单纯追求物质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能源资源被过度地消耗,空气和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经济根源;其次,从思想根源上考量,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注重对资源能源的开发,未从思想上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最后,从制度根源上考量,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相关法律法规长期未能及时修订。比如《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施行的,长期没有修订,和当前的生态环境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而某些新出台的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針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为:
切实转变消费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人们还没有普遍形成“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基于此,当前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两个转变”,同时也亟待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到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之中。牢固树立生态意识,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克服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短视行为。为此,要采取措施开展全民性的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社会民众能够形成生态意识,提升其生态素养。与此同时,要坚决杜绝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
切实改进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明显的经济因素,那就是过去许多年来我国主要是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总量攀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的同时,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巨大代价,许多资源能源被浪费和不当地消耗,导致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巨大冲击。为此,要切实改进发展模式,实现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来减少能源资源开发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三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减少企业生产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耗。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
切实完善政策指导,不断健全法律制度。政策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基于此,需要我们切实完善政策指导,不断健全法律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这都体现了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但是党的好政策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予以固定下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为此,必须着力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考核制度、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要通过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及时修订《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其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刑事司法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切实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惩。
(作者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顾瑞珍:“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4/23/c_124616002.htm,2013年4月23日。
②邹声文,周婷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40%,18亿亩红线面临挑战”,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1/02-25/100627187.html,2011年2月25日。
③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312/t20131230_1298865.htm,2013年12月30日。
责编/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