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
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教育战线轰轰烈烈地兴起,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有的地方,有的学科效果不如人们预期的乐观。比如: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多数还停留在理念层次上,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新的实践体系和结构尚未成形。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尽快地解决。语文教学中“垃圾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却教的太多。语文教学的无效劳动、效率低下;语文教学疲于赶进度、苦于应付考试,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求改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下面我就加强语文学科的计划性、有效调控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重视语文备课三个方面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要加强学科计划的统筹安排安排
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之下,更应该注意合理调配时间,统筹安排,多方兼顾。既要有效地完成语文教材的教学,又要留有教师自选教材和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在新课程教学中,如果学期初仅仅是看看教材、教参,根据目录,三一三余一地把多少课文多少学时除出,那样学科计划形同虚设,课改就不会落到实处。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新的形式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期乃至高中三年的统筹安排。如: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高中一年级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二年级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三年级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些都要有个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又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具体到每一期的学科计划,还是就阅读板块来说,要排出精讲课文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2/5)。学生实践体验学习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1/5)。学生课堂自学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1/5)。剩余时间用于教师补充地方教材或时文佳作,大致安排在某些教学时段(1/5)。即在制定学科计划时,将语文教学纲要的目标分解,使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对某个阅读知识点的体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紧扣计划,心中有重点,步步求突破。三年下来各个击破,就会一步步达到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其他如写作也是如此,有通盘考虑,还要有具体安排、设想。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减少简单无效的重复劳动,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有效调控教学时间
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对语文教材怎样运用,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时间关系重大。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强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独特感悟等等,都很花时间。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安排,与考试成绩的提高这些矛盾怎样解决,我们语文课堂怎样处理教材,都要求我们要合理地调控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能较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又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这些都要求我们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标准,用最佳的形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语文课该如何教,是我们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杨启亮对此作过分析,他说:“在教师的教育中,懂得如何教总比懂得教什么更重要,而且越是在教什么的问题发生了重大变革或重大更新的情况下,如何教的问题就会意味着百倍的艰辛……”.
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学的同行,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了一些好办法:语文课的“长文短教”,教师的“课堂精讲”,(有的还规定每课教师讲解不得超过15分钟)是新课改中人们对语文如何教的有益探索,也都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之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调控,那么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还有我们说的“长文短教”就是要改革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的字、词、句、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统的形式。语文教学要能够打破常规,由文章的内容、特点决定教学策略、步骤。即使是精读课的教学,教师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也要各有侧重、灵活处理。如:高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有二篇精读课,重点讲一篇(9课),第10、第11课就可以只着重讲其文章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整体把握文章。这样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不强求整齐划一,彰显语文教学的灵活性。这样就可以避免语文教学中篇章分析的重复劳动。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的重复,可以说浪费了我们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长文短教”最关键的是要善于从课文中选准切入口。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由于篇幅长,思想内涵较深。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涵伟大”的话题串联教学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何有效地进行“长文短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3)抓住在全文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4)抓住关键性词语去感受。
只有合理挤出有效的教学时间,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想;师生对话、文本对话、拓展思维;为学生减负、不布置或者少布置课外作业,而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等,语文教学的“时空有限”与“需求多样”的矛盾,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我们现在只有进行大胆的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地探索语文课堂的教改之路,我们才能走出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迷津。这些都涉及到教时的合理安排,对语文教材的合理运用,只是还有待我们不断的摸索和认真地探讨。
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功夫,关键在认真备课
强调备课,是说备课要充分,准备要认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们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才有精力、时间去调空学生学习的动态。课前教师的备课准备得越充分,课堂课堂生成就越精彩灵动,就越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就越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有用知识。
1.备课也要统筹考虑,根据不同的类型课文教学特点,根据它在语文教学计划中的安排来精心准备
把一篇作品编入哪一册哪一单元,编者都赋予了它特定的任务,使它成为某些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编者的意图,着力引导学生落实某一两方面的目标。精讲课,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点课文,教师备课中要从达到三个维度目标方面认真思考和准备,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综合实践课,备课时教师要创设情景,设计学生活动体验的步骤、方式,设想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备适时指导、帮助;对学生课内自读课,教师也要根据课文特点,思考学生在自读学习中,在迁移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文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准备恰当的提示和解决的办法。
2.备课时,我们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
教师的知识要是储备不足,教学中尤其是新课程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正如庄子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文本的探索者,而非文本的传声筒。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只是对教参的图解,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讲解使自己茅塞顿开,有收获,学生当然就会对语文课采取冷淡的态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深厚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洞析观察,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审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总结;要求我们要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也即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具体工作,当然就包括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
3.教师反复诵读课文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我们不少好的语文教师,在备课中把朗读放在第一位。王尚文教授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钱理群教授也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反复诵读课文就是他备课的关键环节,他备课往往是反复诵读课文,力求读出自己的兴奋来,对有的文章他要一直读到自己热泪盈眶方才罢休。他说如果你读课文连自己都不能打动自己,又怎么去打动学生呢?诵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拓展课文之内蕴。诵读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通过“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融的审美境界。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新的急待解决的方面,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研究的领域。我们有困惑,同时也有机遇;我们有责任,当然也会有喜悦。我们只有一往直前,努力奋进。我们坚信语文教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语文教学的新篇章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中书写!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