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景界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浙江 温州 325003)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困惑依然不少。在对某高职院2013级学生入学时做的一次问卷调查中了解到,25.5%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75~89分(满分150分)之间,40.9%的学生为74分及以下。41.8%的学生表示在中学阶段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习兴趣也不高,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和能力,就成了摆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教育设备和手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更新。例如,某高职院校在2010年建设了三个英语课程专用语音室,共有学生座机端190席,基本满足了多样化英语教学场地和方式的需要。2011年,引进了《空中英语教室英语学习节目音像库》(以下简称《空英》)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初级版《大家说英语》、中级版《空中英语教室》和高级版《彭蒙惠英语》等三个英语听说能力训练频道。2012年,该平台增添了“学习评量”频道,不仅为学生铺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评价渠道,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无纸化机考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
多媒体语音室、一座一机的电脑终端和《空英》网络学习平台这三者的有效结合,为探索建立以机考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条件。现以某校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来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1]。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在语言学习研究领域,近年来,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何莲珍(2003)通过分析国外语言学界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并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的能力[2]。这样的一种能力,如果仅依靠高职学生自身的努力,几乎难以实现。所以,非常有必要采用一种合适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全面的引导和监督,从而以强制性的外部因素来改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可分为三类:关于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学习性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和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第三类简称为促学评价,是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反馈(金艳,2010)[3]。形成性评价是实现促学评价的最有效手段。形成性评价关注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过程,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反馈改进意见和建议,因而能更有效地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评价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语言测试重视总体综合法,主张通过一次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这种终结性的评价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但形成性评价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指出: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4]。
在自主学习与测试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本研究建立了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POCA多元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POCA中的“P”代表“Daily Performance”(平时表现),“O”代表“Oral Test”(口试),“C”代表 “Computer-Based Test”(机考),“A”代表 “Classroom Assignment”(课堂大作业)。各项目占学期总评成绩的比例依次为15%、15%、40%和30%,机考在POCA测试体系中占了最大比重。
图1 POCA多元评价体系
“平时表现”是形成性评价最具体的执行方式,该项目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课外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分。
“口试”可根据不同类别班级的不同情况,由任课教师自定朗读、背诵、模拟对话、表演短剧或拍摄微电影等不同的口语能力考核形式,可在期中后的任一时段进行考核,并根据教研室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机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规定考试场地(即语音室),在计算机上用自己的账号登陆《空英》平台的学习评量系统频道,根据给定的试题完成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在该系统平台上,会有学生平时登陆学习的记录,也是判分的重要参考数据。
“课堂大作业”以写作与翻译等题型来检测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大作业题目由任课教师们出题,教研室汇总并修改后,形成若干套作业题,用于不同课堂时间的考核。因为全部都是需要时间思考和答题内容需个性化的主观题,这使得相邻座位的学生抄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POCA多元评价体系在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进行了三次实践,并逐次改善。现以2013级2013年秋冬学期的POCA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为例进行说明。
开学初,承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公共英语教研室就根据POCA多元评价体系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表。POCA的各操作环节在授课计划表中明确了实践形式和时间。“平时表现”重在形成性评价,要求任课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在保障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的基础上,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空英》内容的学习。“平时表现”成绩以100分为基准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节扣4分,无特殊原因的请假视同旷课。作业未按时上交一次扣2分。每次听写(一学期4~5次)成绩在60~79分之间的扣2分,59分及以下的扣4分。另外,《空英》平台的学习记录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子。该学习记录可设定不同时段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学生个体的在该时段内的学习时间、学习影音数量和影音总长度等信息一目了然,是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最客观真实的数据。授课计划表上规定了每周至少学习3小时一学期共计45小时,少1小时扣2分。
“口试”以拍摄微电影为主。各班一般在开学初就布置任务,并由学生以3~6人为单位,组合成多个学习小组。该小组会进行具体的分工,完成编剧、导演、表演、拍摄、后期视频剪辑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的作品在学期末的课堂上进行展演。该项目也以100分为基准分,构成的形式为:小组自评分(满分30分)+小组互评分(满分30分)+教师评分(满分40分)。其中每一小组的互评得分是由其他小组给分的平均分。
“机考”已经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和2013年12月进行了三次实践。2012级62个班级共2 477名学生参加了前两次的机考,2013级65个班级共2 694名学生参加了第三次的机考。机考准备与实施过程逐次改善,基本形成了以下这个流程:第一,任课教师必须在考试前检查每个班应考学生的账号,确保没有账号与人名不符、账号无法登陆等问题的存在。如有问题,汇报给《空英》后台管理员立即修正。第二,教研室制定各班考试时间安排表。考虑到语音室座位有限,要求在语音室上课的班级在规定的学周内在课堂上进行机考,没在语音室上课的班级统一到该周周末分时段进行机考。每个教室安排一名监考教师、另有一名教师负责处理三个考场的突发事情,比如账号登陆异常、系统崩溃等。第三,根据规定的要测试的《空英》音像节目频道和时间范围以及各班考试时间安排表,任课教师设定该班考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学生账号试题可见时间比考试开始时间早5分钟。由《空英》评量系统从题库中随机选题,并为每个考生随机设定题号,即相邻座位考生的试题虽相同但题序不同,这样可以避免抄袭答案等作弊情况的发生,也能保证机考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第四,按考试时间表的安排执行机考。每场考试必须检查核对考生本人与证件并签字。
“课堂大作业”评价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于一学期教材内容学习掌握的情况。由备课组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大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作弊的可能性,“课堂大作业”以翻译和写作题型等主观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素材全部来自一学期所学教材内容。时间以两节课时为限,学生若提前完成,可提前上交。任课教师根据作业完成的质量判分,满分也为100分。
完整的POCA多元评价完成后,经过数据统计,2013级共2 694名学生参与了评价。“平时表现”、“口试、“机考”和“课堂大作业”的平均分分别为84.3、83.6、64.1和77.9。学期成绩总评平均分为74.4,及格率97.7%。
POCA多元评价体系经过三次实践并不断改善,与以往以闭卷笔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相比,更全面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POCA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形成性评价,更好地监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能力,最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对2013级学生在POCA多元评价体系后的调查问卷发现,53.4%的学生最喜欢“平时表现”这一考核项目,50.7%的学生认为这一考核项目最容易得高分。大部分学生也认同其他考核项目也能够有效减轻闭卷笔试给他们带来的焦虑感和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学生为了增加《空英》平台学习记录中的学习时长,获取平时成绩的高分,会不断勉励自己登陆《空英》系统学习。在这样被迫的并且持续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英语能力有所提高,那么学生也就逐渐增加了学习兴趣。原本被迫的学习就能起到正向反拨作用,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进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该体系的实践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拓展了教师科研的新方向,降低了监考教师数量,节约了学校的考试成本。
当然,该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任课教师自主监测的“平时表现”、“口试”和“课堂大作业”三项成绩存在自由度过大的问题,这个有待通过更真实的数据来约束与管控;机考试题库由系统随机生成,其试题的信度与效度还有待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和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大增,对高职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应当随之有所改变。因此,应从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重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寻找多元的评价模式。POCA多元评价体系采用促学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积累,从而改善英语学习现状。POCA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以及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有着重大意义。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4):287-289.
[3]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外语,2010,33(1):68-111.
[4]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建达.现代技术与语言测试应用、影响及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3(152):46-51.
[6]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意义和反拨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9):3-18.
[7]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79-87.
[8]Stiggins,R.Student-involved Classroom Assessment(4th ed.)[M].NJ:Merrill-Prentice Hall,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