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荣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03)
体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来强健体魄。各类体育教学模式的本源都旨在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针对排球运动内在的规律与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组合,选择与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是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体育指的是一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贯穿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由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体育技术、体育知识来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培养他们的个人意志及道德品质[1]。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程序和活动结构,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2]。它包括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相应的教法体系、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指导思想,它们集中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稳定性、理论性。
体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教学规律或者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或者课程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重视知识传授可以选择“系统教学模式”或“掌握教学模式”,想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相关活动可以采用“合作竞争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详见表1。
表1 体育教学模式分类
2.1.1 内容单调陈旧
目前,排球教学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忽略对个性、创造性的培养[3],而且教学内容的狭窄单一,教材使用周期过长,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1.2 方法手段滞后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高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室以辅助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排球理论教学中还停留在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写字的阶段,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
2.1.3 评价片面
排球教学活动本该是学生展示自我、尽情发挥的过程,应该是扣人心弦、充满悬念的。而“技评”和“达标”等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4]。
2.2.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全面发展
“竞技”和“育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若只重视“竞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竞技体育观念,将软排球、沙滩排球等娱乐性排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排球教学课程中,通过增强趣味性、娱乐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厚德博学”,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排球运动在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集体主义观念、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丰富自身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2.2 拓宽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
以往的排球教学更注重单一的技能训练和身体训练,而对学生的情感、个性、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所以选择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将多种教学方法搭配组合使用,拓宽适应面,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5]。排球教学中,应围绕学生素质的提高、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监控、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内容上,应改变在传统评价中以“技评”和“达标”为主的模式,形成综合性评价,即以个性发展、综合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为中心,变注重结果评价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在方法上,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个人技能与其在集体中的发挥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3.1.1 科学性
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观念的支配下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在排球教学中,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了某种体育教学模式,不代表教师按照其提供的相关策略和流程进行教学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科学、新颖,对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也应当科学、合理。
3.1.2 针对性
每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鲜明的主题,都有确定的目标和最佳的适用范围。如若不具备该体育教学模式所需的相关条件或超出了其适用范围,必定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场地设施条件、学生特征、自身能力和风格等,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
3.1.3 整体性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既要透彻了解各种教学模式的原理,又要切实掌握其程序步骤的操作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发挥多种模式综合效应,实现排球教学的目标。
3.1.4 创新性
教学模式大多是对以往教学活动中有效经验的概括和升华。体育教学要借鉴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知识结构和特点,加以调整和创新,使之更适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3.2.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排球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心理的差异,为其安排不同强度的排球活动内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2.2 考虑学生的智力特点
学生智力主要是由实践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组合构成。在排球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信念。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把握教学目标的制定,制定的教学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让学生有希望实现,也要让学生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够实现,并且各个目标之间要紧密衔接,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2.3 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条件
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球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教师在排球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6]。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大大提高,并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激励更多学生对排球学习产生兴趣,快乐学习。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感受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了解、熟知竞赛的方法和规则,提高基本技战术运用的能力。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轻松学会基本技能和技术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常常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体育游戏并非单纯玩乐,它的出发点是应用一定的假想和虚构来吸引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娱乐身心,并用一定的规则控制其竞争性和公平性。
3.3.1 准备活动实施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不是慢跑就是行进操,其内容单一、枯燥且重复率高,往往让学生感觉厌倦甚至厌恶。在排球教学的准备活动环节,可以在发展球性上采用自抛转身接反弹球,在发展灵活性上采用躲避击球等小游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更乐于融入排球教学气氛。
3.3.2 运动技能学习
相对来说,排球运动在体育项目中还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多是将动作分解,并从一个个分解后的单一动作开始亲力亲为、言传身教,虽然教师做得很认真、很到位、很辛苦,但分解动作破坏了动作的连贯性且重复性较高,学生对这种机械的模仿训练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在排球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将动作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在垫球学习中,采用对墙垫球比准度、迎面自垫球接力赛等,在传球学习中,采用越网传球、自传比多少等,在脚步移动学习中,采用愚公移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能提升教学质量。
3.3.3 身体素质训练
体育游戏的内容可以由排球教学的中心目标而定,在娱乐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练习中,教师可以采用蛙跳接力、立定跳比远等游戏;在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练习中,教师可以采用推人出圈、推小车等游戏;在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练习中,教师可以采用贴膏药、打龙尾等小游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运动的练习。
3.3.4 结束部分运用
在排球课程学习结束时,运动式恢复比平静式恢复要快且效果要好,所以可以采用一些负荷较小的游戏,如“发电报”“猎人与老虎”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恢复身体,直到放松身体。
体育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排球教学在选择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要随之改革、创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彰显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
[1]刘智华.体育院校排球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127 -128.
[2]傅凯.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排球教学[J].时代报告,2013(2):383.
[3]周萍.排球课程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6):80.
[4]毛振明,吴键,马铮,等.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18(6):5 -8.
[5]赵肖宁.排球教学中如何引用体育教学模式[J].新课程,2013(8):163.
[6]谢军,冯道光.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2):2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