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14-05-28 01:31李银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词语绘本课文

李银芳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61-02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更规范、更系统的写话教学,符合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其身心发展。实施新课程十一年来,我对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究,现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话,开头难免会遇到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多等情况。这使得一些学生对写话产生了畏难情绪,写话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被动的“要我写”。如何把这种被动转化为主动的“我爱写”,教师应该尽最大能力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调动写话积极性。

1.亲近写话,消除畏难情绪

把写话当成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明白写话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家畅所欲言地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先尽情地说,最后再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所以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平时,都要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很善于说,也乐于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活动结束后对身边的小伙伴说说自己活动的情况,相信学生一定会有话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口语交际和一些课文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尝试着写一写。刚开始对字数、语言等不做过多限制,可以只写一句话,等学生能够写好一句话后,教师再鼓励引导学生写两三句话,如此自然深入,循序渐进,学生就会觉得写话其实挺简单,自然也消除了畏难、排斥的情绪。

2.形式多样,激发说、写兴趣

在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写话的锻炼。

(1)用词说话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在学生读词语时说“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句话吗?”用一个词语说话是简单的,也是基础的。在学生会用一个词语说话后,老师就可以加大难度了,可以让学生试试几个词语连词成句甚至是连词成段。这样借由一个个的词语就达到了说话能力的锻炼,说好话,再把它写下来也就没那么难了。

(2)模仿写句

在低年级课本中,有些句式比较优美,也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一写,以此锻炼学生写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小语第二册的《识字四》时,我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学生仿照着课文编句子。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所有的句子都是以同样的形式呈现的,如“蜻蜒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刚开始我出示了一些图画,如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请学生们看着图画像课文一样来说一说。因为有图片,又有对课文的诵读,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创造。有的同学说:“青蛙河里把歌唱。”有的说:“青蛙池里呱呱叫。”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脱离画面,自己想一种小动物说一说。学生的反应都很激烈。有的说:“老鹰高空展翅飞。”有的说:“小鸟树上唱歌忙。”也有的说:“小熊树洞睡大觉。”等等。且不论学生说得如何,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确实有了说的兴趣。有了课堂中的说,作业本上写也就难不倒学生了。

其实这样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中还是很多的,我们要争取让说话、写话无处不在,使学生能感受到“说”的愉悦,“写”的乐趣。

二、丰富学生写话语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学生的写话才能更得心应手。词汇的积累十分重要。

1.开展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阅读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是大家的共识。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刚开始时,可以是师生共同读一本书。老师读,学生听,当读到优美的词句时,老师可以及时评价、推荐,使学生初步感受这些字词可以运用到哪些语境中。在学习了汉语拼音后,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多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最后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2.结合绘本教学

“绘本”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书籍,它利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结合,把一个个故事直观、鲜活地展现在了孩子们面前。而绘本潜在的节奏、细节、句型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利用的地方。比如,我在执教绘本学习《我妈妈》时,其中有一个句子是: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还像沙发一样舒适;我妈妈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这里有一个句式就是“像……一样……”这个句式在绘本中大量出现,我就先请学生读一读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好在哪里?并告诉学生在以后自己的写话中我们也可以用到这样的句型。这就充分地利用了绘本中的资源,把绘本教学和学生的积累词句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3.充分利用“采蜜本”

平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采蜜本”,让他们有意识地在上面摘录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这些词句可以是课堂中学到的,也可以是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看到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还可以用到剪贴的方法,把一些在报纸上看到的好词好句剪下来贴到自己的“采蜜本“中。让学生充分发挥“采蜜本”的功效,增加自己的词语、美文储备。

三、积累学生写话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低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的积累,但恰恰是精彩的生活体验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写话素材。

1.引导观察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又有很多事在发生,这些都是宝贵的写话素材。为了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就要锻炼、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我在教学语文第一单元,“春天”这个主题时,让学生课后走出家门去找找春天,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难,走出家门就是田野,就是山坡,带着“找春天”这个方向,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写的是桃花,有些写的是柳树、油菜花等等。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留心观察,就变得有话可说,写的话也言之有物了。在平时的活动或者游戏中,老师也可以多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想的?”等等,通过这些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大胆地说出来,甚至写出来。

2.创造生活素材

除了观察生活外,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获得写话的资源和素材。有一次双休日,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小日记,之后我又发了校讯通请家长在这个假期带孩子去做一件事,让孩子就写这件事。较之以前交上来的千篇一律的“流水账”。这次很多学生的日记有了不小的进步,全班写的内容也都很丰富,如“拔笋”“摘草莓”“去游乐园玩”等等。这些体验让孩子们有话可以写,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总之,低年级写话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促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高孩子写话兴趣,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说、写基础,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语绘本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绘本
绘本
绘本
背课文的小偷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