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青 韩金蓉
作者简介:郭艳青(1988.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应用统计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韩金蓉(1990.7-),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一、引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提出要深化“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6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同时,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且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在此形势下,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分析讨论了中国目前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情况以及排名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二、构建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选择现状
目前,以城市为载体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分析尚未成熟,国家相关部委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与探讨。科学性、操作性、适宜性、可持续性是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遵循的原则,目前相对全面的是中央编译局组织研究并与2009年7月8日发布的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此外,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定义为四大部分,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本文主要也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分析。
2.指标体系选择思路
a.生态经济主要指标为: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指标,数值越高生态建设支撑越牢固;三产占比反映经济结构,结构越合理生态污染越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反映循环经济力度,数值越高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b.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为: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淡水资源量、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单位GDP能耗、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生态环境直接反映生态建设质量好坏,是人们可以直观观察和感受到的。森林覆盖率、人均淡水资源量是自然资源情况,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基础;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是主要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这些指标情况好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生态环境的承载因素,是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和感觉到的;单位GDP能耗是环境效益指标,可以反映资源节约情况,有些研究将其放入到生态意识,但考虑到其也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故本文将其放入到生态环境。
c.生态意识(文化)指标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率、公众对环境滿意度、环保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比例等。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直接反映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弱,其值越高说明越重视生态建设;生活用水重复率直接反映人民生活中节约生态意识的高低,重复利用率越高说明生态意识越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率、公众对环境满意度以及环保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比都间接说明了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的情况。
d.生态制度指标为:政府绿色采购比例、生态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执行率、重点企业ISO认证率等。生态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弱项,很多地方仍然以GDP为大,不注重生态环境不重视集约发展;政府绿色采购比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执行率、重点企业ISO认证率等都是需要提升和重视的。
3.指标体系具体选择
在具体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指标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可算得,因此,我们进行了变通和剔除,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生态经济指标中工业用水重复率中工业重复用水量难以找到,所以我们以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代替。
生态环境指标中污水集中处理率难以算得,故我们用城镇污水处理率来代替。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现已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取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因为是总量指标,和地域及实际面积有很大关系,故将其剔除。
生态意识指标和生态制度指标中,很多都是实际现状中的弱项,在年鉴和公报中都难以找到,所以我们据以剔除,只保留生态意识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这项指标。
另因为西藏有很多数据没有,故也将其舍弃,只分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单位GDP能耗和森林覆盖率、人均淡水量和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均有相关关系,故我们剔除掉人均淡水量这项指标,因为单位GDP能耗和森林覆盖率均为生态建设比较重要指标,故两者均保留。
三、评价及分析
指标中存在一项逆指标——单位GDP能耗,我们先将其进行倒数转换趋同化处理,这样所有指标均为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生态建设就越好。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因为30个省市自治区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多是特征相似的,我们可将特征相似的省份进行聚类,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对变量间距离进行计算,看哪几个省份距离比较近,就把他们分为一类,以此类推即可得出不同省份的大致分类。本文主要通过不同的聚类方法得出具体省份分类情况,通过不同方法比较,我们最终选择WORD分类方法对30个省份进行了分析,大致将其分为6类,具体分类结果见下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30个省份分为六类最合适,即:
1、北京
2、上海、天津、山东、江苏
3、甘肃、黑龙江、新疆、青海
4、重庆、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
5、江西、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
6、河南、湖北、安徽、云南、贵州、湖南、吉林、辽宁、陕西、四川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北京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及地理位置,归为一类;上海、天津、山东、江苏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且有临海优势,所以他们生态文明建设比较相似归为一类;甘肃、黑龙江、新疆、青海属于边远地区,各方面资源和条件发展都比较落后,故其在生态建设方面归为一类;重庆、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有自己独特资源但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且生态经济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故将他们分为一类;江西、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这几个省份由于所處纬度及自然条件的优势,可归为一类;河南、湖北、安徽、云南、贵州、湖南、吉林、辽宁、陕西、四川这10个省份基本处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和生态情况基本类似故归为一类。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大概可以知道30个省份的分类情况,但此分类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指标距离近的分为一类,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不同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排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得到。
主成分分析主要指将原来的多项指标组合成一组相互无关的指标,并从中选择带有尽量多信息的综合指标。第一主成分方差最大,包含信息最多,并依此类推。数学表达式为:
Y1=aX1*+bX2*+cX3*+……其中a、b、c为特征向量,X1、X2、X3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首先验证能否用主成分分析: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495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129.338
df55
Sig..000
通过上表KMO和Bartlett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其Sig值较小,故拒绝原假设,我们认为相关系数阵不是单位阵,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从SPSS做出的解释方差结果看,前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63%>85%,故我们提取6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并作出他们的因子载荷矩阵,具体见图3。
通过因子载荷矩阵,除以各自主成分的方差,我们可以计算出特征向量矩阵,根据特征向量矩阵,结合标准化后的数据我们可以算得不同主成分得分情况,然后对不同主成分得分乘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出综合得分,对综合得分进行降序排序,我们可以得到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排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综合得分排序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分值大于零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值小于零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劣于全国水平。在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值大于零的为14个省份,分值小于零的为16个,说明仅有不足一半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高于平均水平,还有大部分省份生态文明建设低于平均水平。此外,在分值大于零的省份中,天津、江苏、北京、山东居前四位,得分均在0.85以上,往后依次为重庆、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内蒙古、宁夏、安徽、河北、江西。在分值小于零的省份中,新疆、青海、甘肃居后三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在综合排名中,天津、江苏、北京、山东、重庆、浙江、上海、广东居前八位,且综合得分均在0.5以上,因为本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中有生态经济大类指标,所以综合起来看,这几个地区排名靠前,还是可以理解的,且结合聚类分析来看,这几个省市距离也比较近,所以综合起来看这几个省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展较好,需要继续发扬和保持;此外,海南、云南、广西自然条件比较优厚,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还有欠缺,所以综合起来看排名比较靠后,而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经济建设均比较落后,所以综合排名也相应比较落后,这和聚类分析结果也比较吻合。所以根据省份排名并结合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不同省份发展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对应治理政策,加强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