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文导入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对整堂语文课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那么,如何选准最佳切入口,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呢?以下做法值得一试:
1.新闻时事导入 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文学性,还应体现实用性,贴近生活。将最新的新闻时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时代感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包身工》这一课时,我先从当时正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集团员工屡屡跳楼自杀的事件谈起,继而联系一些工厂里的员工每天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和精神双重煎熬的情况,然后转入介绍中国旧社会的血汗工厂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一个群体——包身工,自然地引出了主题。这种导入形式一来能引发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二来可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百科常识导入 语文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而我在教学上,也能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进行导入。在教《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利用英文版的演讲I Have a Dream导入,让学生感觉译文与原文的不同。这是语文与英语的相通,都是语言教学。而在教《兰亭集序》时,则可以从书法常识导入,接着引出作者王羲之,再引出《兰亭集序》。在上《飞向太空的航程》时,可能把火箭升空与物理、化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其实语文课并不单纯是属于文学的,各学科之间是可以相通的,只要能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联姻,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的知识。
3.名人趣闻导入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作者,文章的内容也往往会涉及相关的人物对象。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与这些人物相关的趣事,精心设计导语。例如,由于人们对毛泽东的诗词都耳熟能详,在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选择了为学生们所不知的趣闻导入,如关于毛泽东“8341”的传说,还有流传于湖南韶山的关于在他诞辰一百周年铜像揭幕仪式上“日月同辉”、“六蝶飞舞”的奇闻趣谈,让学生听得啧啧称奇时,就趁热打铁导入:“这些传说可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却恰恰体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个出色的文学家,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的诗词世界,感受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和魅力吧。”
4.音乐导入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教《鸿门宴》时,我先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还有像《苏武传》的导入也可先播放《苏武牧羊》的箫声独奏,悲凉的箫曲立刻就能揪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苏武的经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亦可用《好汉歌》导入,让学生们先从音乐中感受英雄好汉的气概。音乐导入法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发挥,既可以让擅长唱歌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让全班同学集体合唱,增强集体感和凝聚力。
5.幽默笑话导入 在开始新课前,不妨先讲个与课文内容或作者相关的幽默故事或笑话,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再引出课题,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如在高三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这一专题时,不妨先朗读民国时期一位胸无点墨却爱附庸风雅的军阀韩复榘在山东大学的一篇笑料百出的演讲稿,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时,转而严肃地对学生说:“韩复榘短短数百字的演讲,却笑话百出,你们如果不想日后说话或演讲时用错词语而贻笑大方的话,就一定要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词语,这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新的专题——正确使用词语。”这样,既让学生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又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考点,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了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这一考点的重视,一举多得。
6.智力趣题导入 高中学生大多很喜欢一些有趣且有挑战性的东西,抓住他们这种心理,新课导入可以从一道智力趣题入手。高三复习关于作文如何立意的专题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文立意要新颖独特呢?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如果让你画一幅题为《深山藏古寺》的画,你将会怎样构思?如何体现这个“藏”字?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画一座大山,山上坐落一座破旧的寺庙;有的说画一片树林,露出寺庙的一角。后来有位学生提出可以不画寺庙,只画一座山,再画两个和尚挑着水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这个创意令同学们拍手叫好,此时就可以跟学生分析这一创意的妙处——立意新颖,与众不同,高考作文也应如此。有时,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一些猜谜或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智力题,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巧妙转入正题。
7.诗词佳句导入 诗词的特点是意境优美且富于韵律美,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导入新课时可根据课文的作者或内容,选取相关的诗词导入,先营造一种氛围,引领学生步入新课的意境之中。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文,可以选取词人蒋捷的《听雨》引入,这首词的标题和意境都与课文很接近,放在课前可以营造悲凉的氛围,带领学生感受淡淡的哀愁,引起情感的共鸣。
8.设问讨论导入 高中生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要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在学习《捕蝶者》时,不妨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教室里忽然飞进一只非常美丽而罕见的蝴蝶,扑闪着五彩晶莹的翅膀翩翩飞舞,你会把它捉下来制成标本珍藏起来还是远远地观赏之后任其自由飞走?”接着请同学们举手表态,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最后老师可以借机引入:“面对美好的事物时,我们应该将它据为己有好好珍藏起来还是应该远远地观赏它呢?哪种方式才能更好地留住它的美?我们将从《捕蝶者》一文中,得到答案。”这种设置疑问导入形式还可以在本课结束时加以探讨,得出结论,与课前导入形成首尾呼应。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能使我们的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巧设导语,能引人入胜,使语文课上满堂生辉!
作者单位:广东五华县安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