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
实习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教学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实习教学三大因素的作用,即实习教学实训设备的配置、科学使用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的合理配备。从车工实习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实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问题 随着职业教育大环境的不断改善,设备配置不断完善而且更加先进,但运行效果目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有些指导教师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历,会讲不会做;有些实训指导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实习,有的甚至出现误导;有的直接从工厂聘请而来,他们虽有着深厚的实践经验,但不能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很难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会做不会讲。
模式落后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学内容调整,使之更贴近企业实际,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但由于专业实训过程中没有构建起科学的合理的实训体系,未能达到理想的实训教学效果,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采用“三阶梯式”实训模式(图1)。
图1 “三阶梯式”车工实训模式
这种实训体系带来的问题包括:实训内容没有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实训没有企业这种真实的职业环境;设备不齐全,数量不足,指导教师不够;实训损耗大;缺少企业的信息反馈。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良好专业技能的形成,又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生源素质 进入职校的学生多为文化基础知识、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文化、专业基础课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专业技术没多大作为,学习不主动;有的在实训中,怕脏怕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训成绩不理想。
从上述实际情况出发,学校在数控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重新构建了一套“四阶梯式”实训体系,旨在建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深化“订单式教学”的内涵。
改进车工实训模式,分四个部分,称之为“四阶梯”(图2)。第一阶梯一般在第一、二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车工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梯安排在第三学期,在学校实训车间进行教学实习实训,主要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实习实训。第三阶梯是该模式的关键阶段,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在校企实训车间进行半顶岗教学实训,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身份不再仅仅是学生,还有职工的身分,考虑到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特点,每次顶岗时间为三小时。第四阶梯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学生下厂实习。
图2 “四阶梯式”车工实训模式
与“三阶梯式”车工实训相比,“四阶梯式”车工实训模式多了一个半顶岗教学实训阶段,它是在校企共建实训车间内进行,车间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来配置设备和组织生产,充分利用了企业的技术优势、设备和工艺,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训,同时也节省了实训成本。其次是各阶段之间都有逆向或交叉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各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和调整。
图3 “二级导师制”实训指导模式图
实训指导采用二级导师制 车工实训过程中,在校企实训车间配备7名企业技术工人和18名高三学生作为专职生产工人,其余岗位空缺(1/3左右)的目的是既能有效开展教学实习,又不能影响日常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高三实习生建立一级师徒关系。同时,在高二教学实习过程中,他们又成为兼职实习指导师,1名指导师带2名学生,建立二级师徒关系(见图3)。
学校采用二级导师制,一是解决了实训基地师资紧缺问题,二是解决管理过程不到位,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四是让学生做师傅,对学生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 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企业满意度高的技工,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因此从市场实际需要出发,真正做到就业需要什么岗位就培训什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图4)。
图4 车工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技能、技巧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对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效果十分必要。实习考核不仅起着监督作用,而且有积极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实习的重要管理手段。
学校数控专业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采取以学生、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新型考核体系(见图5)。
与“四阶梯”实训模式相适应的机电专业评价考核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图5 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评价网络结构图
1)日考核: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主要包括每项实习内容是否完成,有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实习过程是否规范等。通过这种形式能有效地控制实习过程,使学生实习有序化、标准化。考核形式包括自查与教师考核两种。
2)小项目考核:每一实习环节,由若干个训练小项目构成,每一个训练小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考试不合格者及时进行补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项目的实习。
3)阶梯性考核:当每个阶梯完成后,进行相应的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后续的相关实训。考核形式可采用书面考试、操作考试、口试等。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梯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达到的要求:①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并能看懂简单的车削加工图纸;②懂得车床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原理、普通车床的操作方法;③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常用指令,对简单零件能够进行程序编写;④熟悉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
第二阶梯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达到的要求:①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典型零件的画法及标注方法,对简单零件能进行独立测绘;②熟练CAD的基本操作,能运用CAD绘制零件图;③能查阅有关车工技术方面的手册和资料;④能对车床进行维护和保养;⑤会使用仿真软件,能按图纸编程并进行仿真演示;⑥能掌握初级车工应会的切削方法,并能对工件进行质量分析;⑦能正确操作数控车床。
第三阶梯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达到的要求:①能掌握中级车工应会的切削方法,并能对工件进行质量分析;②能独立进行数控编程、调试,能够根据图纸进行编程加工并生产出产品;③了解车削加工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④能独立制定中等复杂零件的车削工艺,并能根据实际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⑤熟悉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掌握数控机床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方法,对车床的一些简单故障能进行排除。
4)技能鉴定:完成了相关环节的实习任务,经考核合格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一般在第一阶梯结束时,组织一次测绘鉴定;在第二阶梯结束时,组织一次普车初级技能鉴定;在第三阶梯结束时,组织一次普车中级和数控车初级的技能鉴定;第四阶梯结束时,再组织一次普车中级和数控车中级的技能鉴定。
这一体系保证了学生实习训练中的过程控制,实训考核的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训考核体系。
车工实训体系更趋科学性 “四阶梯式”车工实训体系的构建,在大幅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还保证了实训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半顶岗教学实训环节中,采取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课前到实训车间就像工厂一样进行操作流程管理,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学生会体会到今后的职业要求,为了适应今后的工作,自然会更关注实训中的每个环节,更关注产品的质量,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打下基础。
实训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化 该模式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了解社会和职业规则,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
实训教学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建立“四阶梯式”车工实训模式,让实训课的教学手段、方法、操作有统一的目标要求,有统一的操作程序,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实训教学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在教学实训上建立了“双参”(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过程,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三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教学实训计划,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教学和实习过程,学校与企业联合检查教学实训质量)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1]寿祖平.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吴万荣.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傅伟永.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